APP下载

手机课堂让农民玩转“智慧渔业”

2018-01-16

今日农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鱼塘厦门贫困户

“我家养的鱼2018年比以前增加了30%多,加上懂得水质管理,我家的养殖业终于走上正轨了。”来自福建省永安县的养殖户林亦伟讲述了到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收获。这是该校依托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助力扶贫攻坚工作的一个侧影。

像林亦伟这样,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养殖技能并致富的农民学员还有不少。从2013年起,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将培养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开展3年专科学历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培训,推动形成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骨干队伍。

精准招生,“扶贫”和“带头致富”并举

在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看来,要实现扶贫的目的,一方面要找准贫困户,让他们直接受益;另一方面也要找出一些“能人”,让他们培训后能 “带头致富”,带动贫困户脱贫。

学校与基层政府联系,将部分贫困农民列入培育行列,采取“笔试+面试摸底+补漏补缺”的“两试两补”模式,对福建省23个重点扶贫县及贫困农民进行摸底,找准贫困户培训对象。入学采取统一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面试时对贫困户倾斜。同时,学校还通过地方政府,找出一些能人来培训,让他们日后能成为带头人。培训以函授为主,面授、网络教学和实地现场指导相结合,集中面授时间选择在农闲时间。学员学习结束,考试合格后,将获得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大专学历证书和渔业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学员免学费、免杂费、免书本费、免职业技能鉴定报名考试费,集中学习期间免住宿费,并适当补贴生活费。

课堂开到鱼塘边,跟踪指导送一程

来自福州的郑秋真现在拥有自己的渔业公司。他通过在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习,学会了使用循环水。现在,他的养殖场每天用水量1 000多吨,公司引进循环用水设备,将废水进行二次处理,节约用水,降低了成本,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系教授李林春说,学校将课程分为几个模块,包括育苗模块、水质调控模块、饵料营养模块等。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现场授课外,学校还会把课堂移到鱼塘边、养殖车间,让学员现场学习。

该校成教部主任刘秋林告诉记者,培训课程充分考虑学员的实际需要,本着实用原则开课。他展示了一份课程表,里面有“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管理学基础”“水质监测”“饵料培养”等课程。

培训期间,学员可以根据需要“点课”,觉得自己最想学什么,直接向教师反映。如果是个别需要,教师可单独辅导;如果需要的人比较多,学校会进行课程调整,专门开设学员需要的课程。

学员毕业后,教师会对他们进行跟踪指导,实现“送一程”的目的。郑秋真毕业后,教师从养殖基地建设到循环用水设计,都手把手地指导,有的图纸和方案,甚至直接由教师帮忙绘制。现在,郑秋真已完成三批次现代渔业基地建设。

手机直播课程,农民“点菜”学习

一名学员发来照片,向学校的外聘专家陈明仁请教自己养殖的观赏鱼患上的病症。陈明仁在看完照片后,用微信回答了学员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方案。

据介绍,学校还建起了“网络课堂”。学员回去后,学校会定期在晚上发起“直播”,教师会就某一个小专题进行讲解,学员用手机就可以观看,还可以提问互动。现在,学校逐步建立起云课堂,学员可以搜索自己想学的课程,用手机观看学习。

清流县嵩口镇的陈志仁,原来懂一些电子技术,在学校学习期间,他又学会使用“自动化云服务平台”。他只要打开手机,进入界面,登录平台,轻轻一按,鱼塘边的增氧设备就会打开。陈志仁说:“有了它,随时可以在手机上监测鱼塘的含氧量、酸碱度、温度,轻松完成投料机、增氧机开关;鱼塘停电还会自动报警。”来自福建清流县的学员李林宝说,以前,养殖户在家养殖,大多是单干,很少有这么多同行一起交流。现在,大家聚在一起,成了同学,有的做饲料,有的有鱼苗,这些都是平时需要的资源。

几年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的精准培育模式取得了辐射效应,直接受益农民学员达1 400多人,其中,来自23个省级贫困县的学员有近900人,直接和间接带动1000余户家庭脱贫。来自省级贫困县的连城县益丰渔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吉明,帮扶了12个贫困户开展池塘养殖而脱贫,其专业合作社获评“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项目示范县渔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陈志仁、李吉明还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据《中国教育报》)

猜你喜欢

鱼塘厦门贫困户
厦门正新
鱼塘的面积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偶”遇厦门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