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新华镇甜叶菊田菟丝子危害调查初报
2018-01-16陈叶陈述章
陈叶 ,陈述章
(1.河西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2.甘肃省高校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 张掖 734300)
菟丝子为旋花科菟丝子属一年生寄生性草本植物,以种子繁殖,是世界性的恶性寄生杂草,被我国列为检疫对象。菟丝子叶褪化,茎呈黄色或橙色,无叶绿素,靠吸器吸附在寄生植物上,从寄主体内吸取营养和水分。具有寄主广泛、蔓延迅速、危害较重的特点。农田中一旦有菟丝子危害,会造成寄主植物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发育滞后。有关菟丝子危害作物的报道较多[1-4],而菟丝子危害甜叶菊的情况笔者未见报道。2017年6—9月,笔者在临泽县新华镇甜叶菊农田中发现有菟丝子危害,被侵害的农田约为5%,为此,笔者对危害甜叶菊田的菟丝子种类进行了鉴定,对危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以期为甜叶菊田内菟丝子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1 调查鉴定方法
以临泽县新华镇甜叶菊田为调查对象,随机选择10块面积为450~710m2的甜叶菊田,每块田采用梅花型调查法选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1m2,观察并记录样方菟丝子的覆盖度,调查甜叶菊的受害情况。计算侵染率和危害指数。
侵染率(%)=侵染样方数/总样方数×100%
危害指数=(0×x1+1×x2+2×x3+3×x4+4×x5)/[5×(x1+x2+x3+x4+x5)]×100%
式中 0、1、2、3、4、5 为菟丝子的目测覆盖等级,x1、x2、x3、x4、x5为各等级出现的样方数。 覆盖度分级标准,0级:未感染菟丝子,1级:覆盖度 1%~5%,2级:覆盖度 6%~25%,3级:覆盖度 26%~50%,4级:51%~75%[5]。
2017年6月—9月,每15天定期观察菟丝子的发生及生长情况,记录其生长蔓延情况和环境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甜叶菊菟丝子的种类鉴定
2017年8—9月,经对临泽县新华镇甜叶菊田菟丝子进行采集,由河西学院植物教研室鉴定后,确定危害甜叶菊田的菟丝子为日本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 Choisy)。成片发生的菟丝子是单一种群,没有发现其它种类的菟丝子危害。
2.2甜叶菊田菟丝子的危害程度
2.2.1危害症状日本菟丝子为一年生缠绕型的草本寄生性种子植物,茎呈淡黄色,叶退化为鳞片状。种子萌发后幼苗伸长10~15cm,碰到寄主就缠绕其上,其茎与甜叶菊(寄主)的茎在接触处形成吸根,并伸入寄主组织内,部分细胞组织分化为导管和筛管,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从寄主体内吸取养分和水分,从此寄生关系建立。寄生约一周左右菟丝子的茎上产生分枝,且分枝借助于寄主的茎不断产生新分枝而蔓延,除紧缠初寄主外,向临近植株侵染蔓延,并逐渐连接成片状。甜叶菊被菟丝子缠绕后导致养分缺失,生长缓慢或停滞,植株矮化,叶片薄而小、黄化、枯萎、脱落、长势衰落,造成局部成片枯黄或死亡,导致大幅减产,同时,由于菟丝子缠绕茎不断产生分支,发生较严重时将整株寄主布满菟丝子,形似“狮子头”。如果将撕断的菟丝子茎随意丢弃在甜叶菊植株上,丢弃部分会继续危害寄主。日本菟丝子主要以藤茎繁殖危害,一旦寄生,即生长迅速,产生大量吸器,其生物量大,使寄主营养不良。因临泽县新华镇从5月底才移栽甜叶菊,日本菟丝子一般在6月上旬幼苗出土,6月中旬开始缠绕初寄主,6月底到7月初向四周蔓延。由于其蔓延性较强,很快从中心株缠绕临近的甜叶菊植株,危害直径一般在1~3m。
2.2.2危害程度通过样方调查统计,危害甜叶菊田的日本菟丝子的侵染率<10%,危害指数为12.4。结果表明,危害程度相对较轻。其原因是发生菟丝子危害的甜叶菊田因农户采用了人工拔除方法防治,虽不能达到彻底清除草害蔓延的目的,但减缓了其危害速度。经调查,发生菟丝子危害的农田,株高下降5~11cm,减产幅度在 5.4%~14.6%。
3 菟丝子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3.1菟丝子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3.1.1形态特征日本菟丝子为一年生寄生草本。叶退化为鳞片状。茎呈攀缘性,丝状且光滑,直径约1mm,淡黄色,植株以吸器附着寄主而生存。花多数,簇生成球状,具有极短的柄,花萼5裂,大约与花冠等长,花冠5裂,呈短钟型,约2cm,雄蕊5枚,花柱2枚。蒴果为球形,稍扁,种子形状变化较大,褐色[1]。
3.1.2生物学特性日本菟丝子种子在临泽县新华镇8月开花,9月份种子陆续成熟,蒴果开裂后,种子落入土中,过冬后到次年夏初时萌发。萌发时胚根伸入土中,胚芽脱种壳而伸出地面,有时则将种壳顶出土面。根呈圆柱状,不分枝,其上生许多细短的绒毛,形状如一般植物的根毛,地上部分呈丝状的菟丝,菟丝生长较快,一般每天约生长1~2cm。在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之前,茎尚不分枝,幼小时茎尖端有3~4cm的一段稍呈现淡绿色,向光性较强。后茎伸长速度加快,且自由地旋转,当碰到寄主茎叶时就顺势缠绕其上,并在与寄主接触处形成吸盘。吸盘形成后 ,茎的的生长加速,并不断在寄主接触处形成吸盘。主要靠缠绕生长,且蔓延迅速,如果断茎后,与寄主相连的部分可继续生长。一株菟丝子产粒在2800~11000粒,种子千粒重小,表面光滑,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
3.2菟丝子的发生规律
日本菟丝子在甘肃河西地区8月开花,9月种子陆续成熟,种子落入土中经休眠越冬,或到第二年2—3月至6月落入土壤,陆续发芽,遇寄主后缠绕危害。根据调查,临泽县新华镇均采用育苗移栽,日本菟丝子种子来源尚处于调查阶段。根据田间生长情况看,土壤肥力好的农田菟丝子发生较重,土壤贫瘠的农田发生较轻;甜叶菊长势好的农田菟丝子发生较重,甜叶菊长势弱的农田发生较轻;高温湿度大的季节菟丝子发生较重,干燥条件下菟丝子发生较轻;放任菟丝子生长的田块,菟丝子发生较重,采用撕除菟丝子茎的农田菟丝子发生较轻。
4 建议
4.1查清种源。菟丝子寄主范围广,危害甜叶菊田在本地区才初次发现,其种子来源不明。为此要开展种源调查,相关部门做好植物检疫工作,杜绝种源传播之路,以防菟丝子给本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损失。
4.2进行防治研究工作。因甜叶菊田中的菟丝子防治方法未见有研究报道,农户和技术人员不敢冒然用药防治,农户对受害的甜叶菊田只好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虽减缓了危害速度,但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清除其危害,损失再所难免。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方法试验,筛选出高效、安全的药剂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郭凤根,李扬汉.云南省日本菟丝子危害性的调查研究[J].杂草科学,1999(3):11-12.
[2]王朝晖,王云,徐兆林.湘北地区菟丝子种类、分布及危害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2):366-369.
[3]席家文,娄巍,洪权春,等.珲春地区菟丝子种类、分布、危害以及主要寄主的调查[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0,22(4):275-279.
[4]赵儒.南方菟丝子在四川部分地区的发生和防治研究[J].植物保护,1990,16(3):30-31.
[5]马跃峰,郭成林,马永林,等.广西园林菟丝子发生危害情况调查与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12):200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