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2018-01-16王霄霞王呼萍王士东赵瑞芬
王霄霞,王呼萍,王士东,赵瑞芬
作者单位:1 010050 内蒙古,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临床应用广泛,其术后的远期效果是心血管介入领域关注的重点。PCI术后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活动耐量增加),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尤其是应用了新型药物洗脱支架及抗血小板药物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有了进一步提高,既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降低了高危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2]。有研究证明如果冠心病危险因素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复发率和冠状动脉再狭窄率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3]。本文研究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规范化的指导方案提供依据,进行综述。
1 PCI的概念
PCI是指经桡动脉、肱动脉或股动脉等途径将心导管送入冠状动脉内进行的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激光血管成形术及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旋切术等。在冠心病治疗领域中,PCI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疗效好等优点[5]。
2 遵医行为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1 遵医行为的概念 在中国,阮芳赋[6]首次译出并应用了“遵医行为”。遵医行为是指在治疗和疾病预防方面,患者的行为与医生的处方相符合程度。现代健康概念中把遵医行为分两类:①患者对医疗措施的遵从;②患者对避免危险因素、健康教育与行为指导预防措施的遵从,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疾病康复的重要保证是要有良好的遵医行为。疾病的治愈不仅取决于医护人员的有效治疗,还取决于患者的积极配合和主动参与。研究显示,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对治疗的依从性会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不良生活及行为方式又重新回到生活中[7]。最重要的遵医行为是服药遵医,可严重影响临床结果[8]。Lappé等[9]研究提示不良服药依从性与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相关,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可减低心绞痛等症状的发生。
2.2 影响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
2.2.1 性别 研究显示PCI术后女性患者服药依从性更好[10],Hyman等[11]关于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也说明女性较男性的服药依从性高。原因可能由于女性不良生活习惯较少,在经历一次重大负性事件后,会主动配合治疗;而男性患者随着术后症状的改善,认为手术解决了所有问题,产生懈怠情绪,不关注疗效,且对治疗措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消极对待服药治疗,导致出院后影响其服药、饮食、运动、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
2.2.2 年龄 研究显示影响对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的重要原因是年龄[12]。老年患者发生不遵医行为较中青年患者多,老年患者的记忆力和分辨力减退,由于药品种类和剂型多,易出现漏服、多服等现象。且随着年龄增长,患者生理机能、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导致反应及理解能力降低,同时出现孤独、抑郁等负性情绪,削弱患者对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定期复查等方面的遵守。
2.2.3 经济费用 患者的收入水平越低其遵医行为越差。经济状况不佳的患者自行减少药物的剂量,试图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常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13]。
2.2.4 家庭及社会支持 Kim等[14]研究发现,应对策略的选择会受到社会支持程度的严重影响,对于自费或报销率较低的患者,由于冠状动脉支架费用过高,PCI术后通常会担心增加家庭的财务负担,自行减少药量和复查的次数。此外,研究显示家庭成员、朋友的情感支持和帮助可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2]。
2.2.5 文化程度 患者文化水平越低其遵医行为越差[12,15],一方面患者文化水平低,医学知识相对匮乏,另外由于知识面狭窄,自我保健意识淡化,获得和接受医疗信息的途径较少,在长期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没有正确理解和感觉医疗意向,导致PCI术后对预防血栓的知识的认知发生偏差,无法认识到遵医行为可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
2.2.6 信息化手段 大部分患者出院后远离了医护人员的视线,在没有医护人员的监督和指导下,容易淡忘医嘱及疾病健康指导的相关内容[16]。电话随访教育,体现出快捷、方便,易于合作,使患者自觉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17]。
2.2.7 医护人员 大部分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繁忙而疏忽或不愿与患者交流,治疗过程中其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复查时间及整个治疗过程遵医行为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并没有向患者解释或交待清楚,患者没有足够重视,这可能导致不遵医行为的发生[18]。此外,Ren[19]提出,在某种程度上医护人员的年龄、性别及工作性质也会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患者的遵医行为会因为年龄较大或男性医护人员为其提供医疗服务而有所下降,但对护士和医师助手提供的护理和治疗方案患者的依从性会高于医师,原因可能是女性更愿意多花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及交流。
2.2.8 对疾病的认知 患者对冠心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的程度和治疗康复的依从性呈正相关,对疾病越了解,其运动及生活方式的依从性就会越高[20],为了保持患者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就需要向其提供更多的支持与随访[21]。随着病程延长,患者相关健康知识及专业指导增加,其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加强,其遵医行为就会提高,家庭和医院的双重监督、指导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2]。
3 遵医不良应对策略
3.1 强化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疾病预防知识、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精神健康、遵医服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冠心病康复的重要性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方法,通过将普及疾病知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引入慢性疾病管理的诊断和服务体系[23,24]。
3.2 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 冠心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包括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锻炼,某些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和抑郁,以及低社会经济地位等[25]。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更好的控制血压,降低心脏对急性应激的反应[26]。
3.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患者信任为其服务的医护人员,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复查及随访工作,若能将患者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与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有效的结合起来,对于提升自我管理质量有重要意义[27],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促进与患者和家属的相互信任,调动其积极性,提高遵医行为,利于康复。
3.4 信息干预 通过电话跟踪PCI术后患者的遵医行为,确定术后患者是否存在胸痛复发及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配合医生给予的合理干预,对于减少院外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存在重要意义[28],提高PCI术后患者的遵医率及生存质量,任何干预方式都必须做到长期、连续、个体化[29]。
3.5 建立长期有效的干预机制 建立长期有效的干预机制对冠心病患者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至关重要,加强对出院患者进行宣教,健全医院随访制度,发挥社区健康教育作用,加强社会宣传力度等方法,使其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方法,提高生存质量。
4 小结
综上所述,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费用、家庭及社会支持、信息化手段、医护人员及患者对疾病的认知。PCI术后患者并不意味着完全康复,有再狭窄的可能,所以出院后要严格遵照医嘱,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定期复查及健康行为等方面。对导致患者产生不良遵医行为的因素,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正确面对疾病,了解和评价现状,以减少各种压力源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