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半干旱区黑膜全膜马铃薯种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技术
2018-01-16郭月琴漆文选
郭月琴,漆文选
(1.渭源县庆坪镇政府农业服务中心,甘肃 渭源 748209;2.渭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渭源 748200)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海拔高,气候冷凉,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种植马铃薯比较效益高,已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但在渭源北部海拔2 100~2 500 m、年降雨量300~450 mm、年均气温4.5~5.7 ℃、无霜期135 d左右的半干旱地区,低温、干旱导致马铃薯产量低而不稳,制约着马铃薯产量的提升和农民进一步的增产增收[1-2]。通过多年实施省、市马铃薯标准化栽培及旱作高产等科技项目,引进交流并不断改进半干旱区全膜覆盖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使得马铃薯高产田块667 m2产量达到2.5 t左右,商品率80%以上。现将实践中总结出的渭源县半干旱区黑膜全膜马铃薯高产栽培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同类地区农户在生产中参考应用。
1 黑膜全膜马铃薯在推广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渭源县北部属半干旱区,从2012年引进并不断试验黑膜全膜马铃薯栽培技术。全膜马铃薯,是指垄面、垄沟用地膜全覆盖;覆黑色地膜在增加土壤温度、防止土壤失墒、有效提高降水利用率的同时,兼具抑制杂草、中后期降低地温以及减少青头薯的作用,可实现马铃薯增产30%以上。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种植推广中出现了以下影响高产的突出问题急需改进[3]。(1)整地质量不过关,田间地表不平整,影响覆膜质量。(2)起垄不规范,大小垄高度不够;垄距过宽或过窄,垄面不平整。(3)膜与膜在小垄中间重叠15~20 cm,每667 m2用膜量9 kg以上,增加了生产成本。(4)小垄中间压土过多或过少,过多影响膜面集留雨水,过少造成大风揭膜。(5)不打渗水孔或打孔过少;垄沟内留土过多,影响雨水集留和下渗。(6)不施农家肥,或施肥量不够,导致后期脱肥,影响产量。(7)优良品种应用率较低;药剂拌种针对性差,导致中后期病虫害大发生。(8)播期过迟,株距过大,播种密度过小。(9)播种质量差,播种深浅不一,出苗不齐和“错位苗”多。
2 黑膜全膜马铃薯高产栽培改进技术
2.1 选茬整地
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种植,不选土质瘠薄、土层薄、杂草多的地块。前茬以小麦、豆类、玉米等茬口为好,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不连做。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翻耕,深耕20~30 cm,积雨蓄墒。秋末结合浅耕,收墒整地,从而达到地平土细,以利起垄覆膜[2]。
2.2 精选良种
选陇薯系列马铃薯为主栽品种。如陇薯3号、陇薯5号、陇薯7号、陇薯10号和青薯9号等品种,品种选定后,最好分离培养制成脱毒种薯。
2.3 种薯处理
3月中旬,选购的出窖种薯表皮潮湿,常带有病菌和虫卵,且混有病杂薯,播种10~15 d前晒种并严格选种,剔除病、烂薯,尽量精选50~100 g、无病的小中薯作种薯,并进行晒种催芽。催芽后,于播前1~2 d将种薯切成30~50 g大小的薯块,每个薯块带1~2个芽眼,切薯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刀具进行消毒。薯块切好后,用甲霜灵锰锌拌种,在阴凉处晾干后即可播种。作种以50 g左右小整薯为好。
2.4 起垄覆膜
2.4.1 起垄
川台地按种植走向开沟起垄,缓坡地沿等高线开沟起垄,应起大小垄,大垄宽70 cm、高15 cm,小垄宽40 cm、高10 cm,每个垄幅对应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个垄面。要求垄和垄沟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有条件时可机械起垄,能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
2.4.2 覆膜
全膜马铃薯,需垄面、垄沟地膜全覆盖,垄幅(110 cm)包括一大一小两个垄。覆膜时选幅宽120 cm、厚度0.01 mm的黑地膜,起好垄后及时覆盖。铺设第1膜时,黑膜先置于大垄垄边,然后拉开展平;第1膜铺完后留茬口在小垄中央,铺第2膜时,第1膜与第2膜相接在小垄中间龙脊处,首尾重叠搭接后用细土压住地膜接合部,然后再拉开展平地膜,铺完第1垄幅,依此类推,覆盖全部田块,同时结合覆膜在垄沟内每隔50 cm打一渗水微孔,使垄沟内的降水能及时渗入土壤中,每隔2~3 m还要压1条土腰带,以防大风揭膜。覆膜时要将地膜拉展铺平,压严压实,地膜与垄面、垄壁贴紧,提高覆膜质量。
2.5 规范点种
4月中下旬播种马铃薯较为适宜,在大垄上播种,1垄种2行,每667 m2保苗3 500~4 000株,株距30~40 cm。播种时最好要3个人配合,2人用人工移土点播器在大垄两侧开点播孔,将土提出,1人及时往孔内点籽,点好籽后,去除土中的杂草、废膜,将提出的土放入播种孔内打平表土,压严地膜,再打第2个点播孔,依此类推,播完全田。
2.6 加强田间管理
2.6.1 除草、破除土壤板结
全膜马铃薯出苗期应勤观察,及时破除封口板结,以利出苗,同时及时拔除田间杂草。
2.6.2 及时放苗
发现幼苗与播种孔错位,要及时放苗,防止烧苗,出苗不齐时,应及时补栽。
2.6.3 生长期保护地膜
在松土、拔除杂草时,防止破坏地膜,并随时压严压实地膜破损处,防止地膜被大风吹起卷走。
2.7 合理施肥
黑膜全膜马铃薯播种后至收获前在覆膜下生长,马铃薯为喜肥喜钾作物,应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作物长势特征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全生育期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同时重视追施钾肥。每667 m2施农家肥1 500~3 000 kg、尿素16 kg、过磷酸钙55 kg、硫酸钾14 kg或磷酸二氢钾20 kg。春季施肥时将有机肥和化肥混合,随播前整地施入耕作层;夏季施肥主要是结合降雨,在块茎形成期进行追肥,追肥量为每667 m2追施尿素8~10 kg。作物开花后,每667 m2可叶面喷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混合液45 kg,以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物质积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3 防治病虫害
全膜马铃薯上发生的主要病害为早疫病和晚疫病,应以预防为主,积极防治,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出深埋;发病时及时交替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高效药剂,每隔7~10 d喷施1次,连喷3次以上[4]。
全膜马铃薯上发生的主要虫害为地下害虫和蚜虫。地下害虫主要采用轮作倒茬、铲除杂草、清洁田园、深耕改土等措施,恶化地下害虫生存环境。另外,地下害虫发生严重地块,应结合耕翻地或播种,每667 m2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250 mL对水3~5 kg,拌25 kg细干土(沙),制成毒土(沙),进行土壤处理[5]。
出苗后,田间蚜虫与瓢虫之比大于150∶1,蚜株率大于50%时,可选用新农药——噻虫嗪,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2 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还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2.5%天王星乳油、20%灭扫利乳油叶面喷施防治[5]。
4 适时收获
9月下旬马铃薯茎叶枯黄、2/3的叶片变黄时,可及时选择晴天收获。收获前先割去地上茎叶,揭去地膜,晾干地表土壤再采挖,收后结合耕翻土壤,再次清除废膜,以免对土壤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