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放射影像研究

2018-01-16牟红卫

医药前沿 2018年4期
关键词:股骨头髋关节缺血性

牟红卫

(合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 泸州 64620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医学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发因素相对较多[1]。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方式日益转变的环境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发率显著上升。本研究为探讨放射影响检查方法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选择49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4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21例。年龄为28岁~85岁,平均年龄为(41.36±10.52)岁。病程为5个月~10年,平均病程为(6.17±0.48)年。主要临床表现为,髋关节酸痛或是刺痛,行走时间过长时疼痛加重,有轻微的跛行。49例患者中,右髋关节外伤史的患者例数为20例,长期酗酒的患者例数为15例,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例数为14例。

1.2 方法

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症状诊断,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患者分别实施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第一,对患者实施X线检查。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在检查前应注意的问题,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的姿势,对患者实施胸部X线扫描,摄患者双侧髋关节正位片。选择型号为佳能CXDI-DR数字成像系统,利用于X光透射原理,对患者实施实施监测分析,并将检测分析结果进行记录和保存。第二,对患者实施CT检查。医护人员要对检查中所用到的相关医用器械进行消毒,避免检查中发生感染现象。同时,选择型号为AQUILIO-16层螺旋CT机,在对患者实施检查前,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设置好相应的层间距和层厚。将层间距和层厚度均设置为5mm,对患者实施股骨头轴位连续性扫描,将扫描后的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第三,对患者实施MRI检查。采用型号为ECHOSTR-1.5T的核磁共振机,向患者讲述在检查前和检查期间应注意的问题,指导患者严格按照检测医生的叮嘱完成检测。同时,在检测时,应明确患者的检测部位,对患者的股骨头冠状位和轴位进行全面扫描。科学合理的设置扫描时的相应参数,一般情况下,采用体线圈和大视野序列进行扫描,将层间距设置为2mm,将层厚度设置为5mm,矩阵设置为128×128,T1WITR设置为450~650ms,TE为35~45ms;T2WITR设置为1400~1900ms,TE为65~85ms。将MRI扫描结果以成像的方式进行记录,并对所判定的检查结果加以保存。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将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对上述检查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加以分析,观察三种影像学检查下,患者髋关节的病变情况。根据对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影像学综合性检查诊断,判断患者所患疾病。

2.结果

2.1 X线检查结果分析

49例患者经过X检查,15例患者的早期股骨头外形正常,关节间隙无改变,3例患者股骨头出现裂隙样透光线。31例患者中期股骨头关节面不整,存在凹陷的现象,股骨头软骨下骨密度增高,其间可见碎裂,关节间隙轻度狭窄。

2.2 CT检查结果分析

49例患者经过CT检查,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骨小梁变形,少数患者的骨小梁消失,同时股骨头前部出现囊状低密度区。其中,35例患者出现股骨头碎裂或是变形的现象,其碎裂或变形多出现于股骨头上方,关节间隙明显增宽,股骨头呈现点状或条状趋势,髋臼骨质有增生和硬化的症状。

2.3 MRI检查结果分析

49例患者经过MRI检查,所有患者的股骨头和颈部,均出现骨髓水肿信号,城片状T1和T2信号。其中,20例患者为股骨头坏死部位T1W1、T2W2均为低信号,T2W1为等信号,并且在此信号边缘上发现双线征。18例患者为股骨头坏死部位T1W1为低信号。11例患者为股骨头坏死部位T1W1为低信号,T2W1为高低混合信号。

3.讨论

目前,在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治疗时,对患者疾病的确诊是十分重要的[2]。医学界诸多学者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方法观点不一,部分学者认为X线对该疾病的诊断效果较好,少数学者认为CT和MRI影像学检查的效果好。为了明确X线、CT和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该疾病的诊断效果,本研究展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研究结果表明,MRI影像学检查中,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患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最终经过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确实均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RI在医学领域中全称为磁共振成像[3]。在临床中的应用原理表现为,通过对磁共振现象的利用,探测人体内的电磁信号,将相关数据和图形加以处理形成影像,达到了解患者关节软骨的病变情况的目的。

综上所述,经过对三种放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分析,明确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能够实现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但MRI影像学检查方法是目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最理想方法。

[1]李红,周令飞,王磊.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累及髋臼的影像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6,08(04):298-300.

[2]张德洲,易雪冰,钟鉴.不同病因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对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02(48):8455-8460.

[3]刘春玉,武乐.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01(23):3254-3256.

猜你喜欢

股骨头髋关节缺血性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