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的临床诊疗分析

2018-01-16任晓军

医药前沿 2018年3期
关键词:脏器外伤休克

任晓军

(太原市中心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09)

临床上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往往会存在着多脏器损伤现象,患者由于伤势较重且病情复杂较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并致使患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障碍综合征,有着极高的临床死亡率[1]。为提高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文就以我院所收治的74例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74例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15~76岁,平均年龄(42.5±12.3)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46例,钝器砸伤及锐器刺伤16例,高处坠落12例。

1.2 创伤严重程度与分布

采用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对患者展开创伤严重程度分数评价,本次研究患者最低分为16分,最高分75分。因此,共分为四种程度,其中每种程度的具体患者比例为:16~30分32例,31~40分22例,41~50分16例,51~75分4例。同时有27例患者合并存在有失血性休克症状,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7.4%。部分患者除腹部外其余身体部位也存在不同程度损伤,其中胸部受损患者36例,四肢骨盆21例,头颈部位13例,表层皮肤10例。

所有患者的腹部损伤类型主要就包括有:闭合性损伤52例(70.27%),开放性损伤22例(29.73%)。患者腹腔中的各种脏器损伤分布主要适宜实质性脏器为主其中肾脏损伤14例,脾破裂12例,回肠肠破裂20例,结肠及直肠破裂18例,腹膜后血肿6例,肠系膜损伤6例,膀胱破裂5例,输尿管断裂2例。1处内脏器官受损患者共37例,2处患者内脏器官受损患者共25例,3处内脏器官受损患者共10例,>3处患者共2例。

1.3 方法

对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保持其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尽快会诊,具备实施手术治疗的要尽快采取手术治疗,无法实施手术治疗的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包括:脾切除16例;肝修补3例,肠道破裂损伤5例;胰腺修补1例;胃修补12例,胃部分切除4例;结直肠破裂修补9例,结直肠造口1例;空、回肠破裂修补23例;肾修补3例;膀胱修补3例,膀胱造口2例;剖腹后无需特殊处理患者共7例。

2.结果

2.1 患者的治疗情况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74例患者,其中46例(62.16%)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开放性腹部损伤患者22例(100%)均接受了手术治疗;28例(47.84%)患者接受了非手术治疗。其中共治愈患者66例(89.19%);死亡8例(18.81%)。死亡原因: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严重失血性休克2例,肠破裂中毒性休克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2.2 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共有1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并发症情况,其中弥漫性腹膜炎6例,切口感染2例,腹腔脓肿2例,浓度血症1例,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16.22%。

3.讨论

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最为显著的一项临床特征即病情复杂,伤势严重且病情不稳,患者较易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有着较高的死亡率。临床上在诊治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时要求做到尽快诊治,降低误诊、漏诊率。先要能够在尽可能短的一段时间内充分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是否有禁忌症及既往病史情况,全面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受伤时间与位置,确定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不仅要对患者实施全身系统性的体检,同时还需针对患者腹部位置采取重点检查,在全面综合检查资料的情况下做出诊断评价,尽快开展手术治疗。在临床检查过程中针对意识清楚且生命体征区域平稳的患者,可采取血、尿常规检验,并采用CT拍片及X线平片来辅助进行临床诊断;针对实质性脏器受损严重患者可实施腹部B超、CT等检查项目,若有需要还可进行腹腔穿以得到确定性的检查结果。诊断性腹部穿刺检查是应用最为简便也是最常应用到的一种检查方法,尤其是针对昏迷亦或是腹部症状被其它症状所掩盖的患者价值更大,针对穿刺检查结果为阳性的而患者必须即刻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无需在进行其他多项检查;而针对穿刺检查阴性结果患者应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改变,实施多次腹部穿刺、B超、血常规等检查项目,以避免造成漏诊情况。如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处于昏迷、休克状况,则应在入院后即刻采取抗休克治疗措施,同时确保患者能够始终保持呼吸畅通,若对患者采取抗休克治疗效果显著且情况允许还可对患者实施B超及CT扫描检查,以确定出现病理性改变的具体位置,辅助选取适当的治疗方案,若患者病情紧急,还应当首先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待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再实施相应的临床检查。针对检查结果为阴性但是无法排除腹部损伤的患者,还应即刻实施剖腹探查。只有对患者做到及时、准确的诊断,才能够实现对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提升。

在治疗过程中,针对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首要治疗原则即先保障患者的生命,再根据患者的受伤程度及部位开展相应的治疗措施。合理化的抢救顺序异常关键,必须严格按照先重后轻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首先需处理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循环与呼吸不畅的伤病情况,针对存在窒息情况的患者必须确保呼吸产痛,若情况危急还可采取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治疗措施;针对血气胸、张力性气胸等症状应即刻采取胸腔闭式引流;一旦患者发生大规模出血情况时则应当采取紧急止血、补液等治疗措施。腹部创伤性病症患者时常还会同时合并出现休克情况,在本组研究中同时有27例患者合并存在有失血性休克症状,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7.4%。针对出现休克情况的患者应当在其入院后便采取液体复苏措施,控制患者的出血情况;确保患者呼吸畅通,给予充足的氧气插管治疗,并采取抗休克治疗措施,开通不少于两条静脉通路,若有需要还可采取静脉置管治疗,给予患者晶体液、胶体液,及血液输注,以避免患者出现MODS情况[2]。在抗体休克治疗期间,要为手术治疗做到积极的前期准备工作,实施剖腹探查,切忌由于辅助检查而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针对腹部严重性创伤患者的抢救,最关键的是要在早期开展确定性抢救手术治疗,主要可分为早期简化手术、重症监护复苏手术以及分期确定性手术三阶段手术治疗方式。在手术过程中应先对患者的出血及腹腔污染情况进行有效控制,而后关闭腹腔实施重症监护采取有效复苏与监护治疗,对患者体温、凝血功能、水电解质等予以有效纠正;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再实施最后一阶段的分期确定性手术[3]。综上,临床上在治疗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时,应尽可能做到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在治疗过程中应可能采取手术治疗,采取床上控制性手术措施,对患者出血现象尽快予以控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1]黎永胜,陈英杰,林重辉,等.多发伤中腹部外伤的急诊救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44(18):46-47.

[2]邱兆磊,王振杰,纪忠,等.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急诊一体化临床救治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1):99-100.

[3]何鹏飞.多发伤中腹部外伤82例急诊救治的有效性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2):403-404.

猜你喜欢

脏器外伤休克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谨防过敏性休克
在达古雪山巅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37例临床分析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