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2018-01-16陈敏
陈敏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216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260例患者,包括男性143例,女性117例;年龄13~79岁,平均年龄(46.0±6.5)岁。
1.2 检测方法
1.2.1 检测仪器 本研究所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为ABX-120型,采用原装配套试剂;光学显微镜用OlympusCX21型;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真空抗凝管及瑞氏染液。
1.2.2 镜检复检标准 根据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定是否复检,附件标准为:(1)WBC、PLT、RBC中,至少有1项指标发生改变,当分析仪未发出警报提示时,WBC为15.0×109/L以上或在3.0×109/L以内,RBC为6.0×1012/L以上或在2.0×1012/L以内,PLT为300.0×109/L以上或在60.0×109/L以内。(2)WBC分类异常。(3)Hb在150g/L以上或60g/L以内,MCV在100fl以上或低于70fl。(4)分析仪发出报警提示,WBC、PLT、RBC计数存在异常,并伴有直方图异常。
1.2.3 检测方法 取2ml肘静脉血,置入真空抗凝管中混匀,在室温下,2h内完成检测,同时制作厚薄适宜的2张血片,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按照瑞士法染色进行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大小、分类、数量等。内容有:以WBC分类计数:(1)每位患者每张血涂片分类200个WBC,观察其形态。(2)估算WBC和PLT数量。(3)是否存在巨大PIT和PLT聚集。(4)观察RBC和PIT大小及形态。(5)是否存在RBC和血液寄生虫。所有血液标本的检测和复检需在5d内完成,尽可能避免结果变异现象发生。
1.3 统计学
研究数据运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通过χ2检验进行数据比较,计量资料以(±s)表示,通过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式的分类结果比较
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260份标本中,有79份DC异常标本,占30.38%。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的γ值依次为0.935、0.928、0.865、0.819、0.534。说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嗜碱性粒细胞中的取得理想的分类效果,但对于MO分类的结果不太理想。
2.2 两种检测方式对幼稚细胞/核左移原始细胞以及异形淋巴细胞筛选结果
本研究中,共有260份标本,其中DC异常标本累计79份,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DC异常细胞,其核左移原始细胞及异形淋巴细胞的γ值为0.329和0.268,证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核左移原始细胞及异形淋巴细胞中的分类效果不够理想,前者特异度为76.5%,后者特异度为86.9%;灵敏度分别为63.5%和76.8%。
3.讨论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是根据电学原理和光学原理进行检验的,电学原理中包括射频电导法和电阻抗法,光学原理中包括分光光度法和激光射散法,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采集静脉血或末梢血,采用全自动逐步稀释法完成RBC、WBC、PLT、血球体积、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的检测,其操作简单,准确率高,重复性好,检验结果稳定性好,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普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对异常细胞进行筛选,但其对存在体积过大、细胞核严重异常等问题的血液细胞无法进行准确识别,如有核红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幼稚细胞等,检验结果存在假阳性率。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诊断患者是否存在血液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血涂片中细胞的形态特点,并与正常细胞进行对比,找出其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分析异常血液细胞的形态变化,以提供医疗佐证。
4.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血常规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但也无法全部代替显微镜镜检,因此,将两种检查方式充分结合,并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既能保证质量,又能提高检测准确性,减少漏检、漏诊。
[1]韩临凤.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349-350.
[2]项琼莲.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探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13):68.
[3]肖叙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15):37-38,55.
[4]王双荷,曾丽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4):4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