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理念在护理质量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综述

2018-01-16谢艳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品管品管圈科室

谢艳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 玉林 537000)

1.品管圈活动的发展史

1.1 国外品管圈由戴明博士1950年代在日本最初启蒙,裘兰博士、费根宝博士延伸应用到各行业。他们成就了日企的品质管理基础,随着日本产品质量声誉日隆,品管圈思想相应在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品质管理上大范围展开应用[1]。

1.2 国内1990年代我国台湾引进品管圈理念,为了推广这种管理方法,1999年起开始筹备“医品圈发表暨竞赛活动”,2000年开始举办竞赛,并逐渐在台湾医疗机构开展品管圈活动并取得很好的成效[2]。

2004年我国大陆正式引进品管圈应用于医院管理。2010年,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高级顾问刘庭芳以“品管圈在我国医院的适宜性应用”为题启动推广转化研究。2011年,在他的推动下,“应用现代管理方法与工具改进医疗质量”编入我国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并成立“中国医院品管圈联盟”[3]。2014—2015年分别举办第二、三届全国品管圈大赛,报名参赛圈数由80个圈上升到300多个圈。

2.品管圈活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在中国知网文献高级检索中,主题选用“品管圈”,文献目录勾选“医药卫生科技”检索后获得结果。2004—2008年有关文献每年低于10篇,2012年100篇,2013年500篇,2014年1079篇[4]。2015—2017年有关品管圈的文献每年在1500篇以上。

2018年4月6日在中国知网文献高级检索中,主题选用“品管圈”,文献目录勾选“医药卫生科技”检索后获得有关文章6778篇,在主题“并含”输入“护理”结果中检索,有关文章为3898篇,主题有“护理”的文章占医药卫生科技中的58%,主题中没有护理两个字但属于护理的品管圈笔者暂时无很好的统计方法,例如“品管圈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品管圈在降低监护病房新生儿皮肤损伤中的应用”“品管圈在降低神经外科责任护士床边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等均属于护理的文章[5-7]。

有关文献报道,医院有关品管圈的文章护士所写的占80%,我国医院QCC联盟大会时,参会人员多为护士[8]。这种情况说明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作用。

3.品管圈现状存在问题

3.1 少部分人参加了某项目某环节质量管理

品管圈是由部分(5~11)人,在一个周期内对某项工作的质量改善,以同一个工作性质由下而上的人员组成。圈长、辅导员由圈员推荐产生,圈长作为圈的组织者,组织圈活动,定期开圈会,收集意见与做法;辅导员对圈计划,对策拟定、实施、品管圈的准确使用等过程予合理的指导及适当建议,协助活动的顺利开展[9]。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局限于少部分人的活动,注重某个项目或环节上的质量改善。

3.2 人人参与的全员护理质量控制尚未建立

品管圈不同于以往的管理工具,它是由基层自下而上的形式,发动每个圈员一起参与,将管理理念发挥到每个流程、每个部门精细的环节[10]。

目前大部分医院是某护理单元或部门每年开展1~2个品管圈,医院每年举办成果发布会,赛后予激励。而临床护理工作是多环节多项目的繁琐工作,日常质量管理目标是希望人人利用品管圈理念参与质量控制,当前多数医院尚未做到。如何把品管圈理念应用到全员参与全面品质管理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问题。

3.3 品管圈的品管工具绘图比较费事,需多维度多方面的能力

目前国内医院推行的QCC管理,有效提高了医疗护理的质量及管理水平,但是往往过于注重品管圈的形式,有些圈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值,修改相应数据,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品管圈的统计结果及展示成果的形式上,往往忽略了问题的真因和整改措施的实施[1]。

品管圈活动在医疗护理领域中起步较晚,临床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9]。品管工具绘图较费事,难以下手,需多维度多方面的能力,对于大部分护理人员来说品管工具绘图仍然是难事[11]。

由于品管工具使用不便,如何简化绘图及使用方法,提高效率,让护理人员在琐碎繁忙的护理工作中有效开展品管圈活动,需深入的探索研究。

4.改进措施

4.1 应用品管工具护理质量小结电子模板,缩短品管工具的绘图时间及护理质量小结时间,利用PDCA理念开展日常品质管理工作。梁业梅、谢艳等利用Excel的格式、函数计算、循环计算公式等功能设计了“快速管制图数据模板”,“快速柏拉图数据模板”等,能快速绘制品管圈常用表等,并配合文字,PDCA循环分析,自行设计了品管工具护理质量小结模板[11-14]。把品管圈柏拉图、管制图、柱形图及查检表一起灵活应用到各个病房每月的二三级护理质量检查中,找到每次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重点整改科室,并由科室及质控组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采取措施有效整改,并定时追踪查检确认效果。利用管制图和查检表,找出重点整改科室,并进行系列整改举措追踪,有效管理落后科室解决质控的瓶颈问题[14],护理质量管理量化、有的放矢,可前后追朔更具有科学性。统一了各个检查标准项目的护理质量控制小结的模板,提高护理管理效能。

4.2 护理质量信息化管理。朱新青等研究提出关于护理质量管理的NIS系统模块,护理部把质量标准嵌入系统并作为参考依据,组织质控小组成员对每个专项质量检查项目进行定期督查,以查检表形式逐项检查,特殊问题作简要说明,问题数量画正字记录次数,检查后立即反馈给当事人或护士长并在查检表上确认签名。督查者在护理信息系统质量管理模块录入结果反馈给各护理单元后,系统自动生成存在问题柏拉图,科室成绩管制图。对各科室的护理质量分运用管控图进行分析,寻找需整改的科室;质控员一起脑力激荡列出要因,在系统上相应框填入原因分析的文字后,系统自动绘制鱼骨图,圈出主要原因,通过PDCA循环对护理质量问题进行持续改善。运用系统自动生成的柏拉图找出优先解决的关键问题。系统可每月自动生成护理质量信息简报,通过系统反馈给各临床科室并长期保存,每月自动统计全院各护理单元质量分。质控组也可以导出全年存在问题,把数据录入品管工具电子模板中进行分析,找出全年主要存在问题,以便制定次年质控计划方向及标准。护士长可导出本科室阶段性存在问题,并录入品管工具电子模板中,自动生成各种品管图表进行分析,有效整改等[15]。

4.3 发展360度,人人参与质控,达到护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目前我院护理部研发了《全员参与持续质量改进电子模板》,应用成熟后嵌入护理质量信息系统,基层护士及其他部门的员工在上班时间积极参与本科室及涉及科室的质量控制,与护理部及大科质控组每季度的质量控制检查,实现了360度三位一体全面全员的护理质控管理理念,也实现了护理质量信息化管理。该研究解决了360度三位一体质量信息化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确定74个护理质量不良指标,及其标准RPN值(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优先解决指数);提炼39个环节质量的敏感质量指标;改革传统单项、定期检查方式方法,建立360度的护理质量信息化防控体系。

品管圈由戴明博士最初的启蒙、裘兰博士、费根宝博士延伸应用到各行各业。台湾最先引进国内应用,在刘庭芳的推动下,把“应用现代管理方法与工具改进医疗质量”编入我国医院评审标准并推广应用。国内针对现状存在问题,开发了品管圈电子模板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出360度三位一体护理质量信息化管理理念,利用信息技术具有的高效、智能、自动的特点,以实现公正、公开、实时的评价与监控,有利于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全面应用品管圈,以持续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品管品管圈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上海市护理学会举办2020 年度优秀青年人才育苗计划入选对象公共课程培训
品管圈活动在妇科口服给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