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家发现晚期癌症恶化的新机制

2018-01-16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红系亚群脾脏

《细胞》杂志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在晚期癌症肿大的脾脏中发现了一种称之为Ter细胞的新型红细胞样亚群,此细胞能够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artemin而促进癌症恶性进展,该发现为癌症预后判断和干预治疗提出了新思路。

目前认为,癌症是一种发生于局部而累及全身多器官功能的系统性疾病,例如晚期患者往往脾脏肿大。以往对于癌症发生发展机制和诊断治疗的研究多集中于癌细胞本身,而对于原发瘤体之外机体远端器官异常在癌症免疫逃逸和侵袭转移等恶化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曹雪涛院士与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韩岩梅、刘秋燕和侯晋课题组通力合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上海方肝胆外科医院等单位联合攻关,通过系统分析晚期癌症宿主器官中免疫细胞的异常变化,在脾脏中发现了一群能够促进癌症恶性进展的新型细胞亚群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癌症原发灶通过向血液中释放β型转化生长因子,诱导脾脏红系发育障碍并产生一类表达Ter-119红系细胞标志的新型细胞亚群,由此将其命名为Ter细胞。位于脾脏内的该细胞能分泌大量神经营养因子artemin,导致血中artemin水平显著升高,进而促进癌细胞侵袭转移并伴随恶性贫血。通过多个临床中心的肝癌患者队列研究发现,肝癌患者血清artemin水平越高,预后越差。通过抗体阻断artemin作用可以抑制癌症进展并显著延长宿主存活期。

猜你喜欢

红系亚群脾脏
TB-IGRA、T淋巴细胞亚群与结核免疫的研究进展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4A3(PTP4A3)促进小鼠胎肝来源红系细胞脱核
核转录因子NFYB和NFYC促进红系终末分化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microRNA- 144~451基因簇促进红系分化
疣状胃炎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