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如何助力精准灭荒工程

2018-01-16杨春惠

湖北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荒山造林林业

杨春惠

(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武汉 430079)

1 湖北省荒山概况

1.1 基本情况

根据省林业厅卫星遥感监测和实地调查统计,全省有荒山13.87万hm2,分布在13个市州,53个县市区,其中面积超过0.67万hm2的有崇阳县、通山县、竹溪县、阳新县、丹江口市、竹山县、大悟县、郧阳区共9个县(市、区),秦巴山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武陵山区三峡工程坝库区所在地、幕阜山区生态安全屏障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是荒山的重点分布区。

1.2 主要类型及特点

目前对荒山的分类尚未见明确的标准和方法,根据湖北省的特点,可以大致分为9种:

(1)剧烈侵蚀型荒山。由于人为活动的干扰(如垦荒),造成了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此类荒山土壤贫瘠,植被盖度底,水土流失严重,多数分布在山脊、山坡和丘陵岗地。

(2)草丛荒山。主要是茅草地,物种相对单一,系统的排异性强,茅草的萌蘖能力强,超常繁衍,快速蔓延,栽种树种难以对抗其生长优势,在部分地区构成入侵危害,全省均有分布,其中鄂西北的竹溪县、竹山县,鄂东南的通山、阳新县等地有较大面积的分布。此外还有部分以菊科植物为主的草丛荒山,主要分布在鄂西北、鄂西南的高山、半高山地带。

(3)灌丛荒山。荆棘丛生,多为过度采伐、开垦撂荒所形成的,造林整地时清理难度大。主要分布在丘陵岗地,人为活动较为密集的城郊、乡村居民点附近。

(4)裸岩荒山。岩石裸露,土少干旱,植被盖度低,石漠化程度深,土壤流失严重,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立地条件极差,造林难度大。鄂西有较大面积的石灰岩裸岩荒山,鄂北、鄂东有加大面积的花岗岩裸岩荒山。

(5)破损山体型荒山。由工程建设造成了山体破损,原有生态系统遭被严重破坏,形成的荒山,山体结构松散,坡度大,表层熟土层被破坏。新近修建的铁路、公里沿线,采石采矿区,新城开发区,电力工程、引水工程等重大建设工程区域均有分布。

(6)地质灾害型荒山。塌方、塌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了原有生态系统遭被严重破坏,生态功能急剧退化,结构松散,泥石混杂,造林实施过程中,进场施工难。全省均有分布,山区居多。

(7)火烧迹地型荒山。由于森林火灾植被遭到毁坏,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自然恢复尚未完成,此种类型的荒山,土壤肥力较好,后期更新造林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全省均有分布,鄂北、鄂东南是主要分布区。

(8)采伐迹地型荒山。由于皆伐形成的荒山,全省现有面积不大,成点状分布,主要是马尾松纯林、杨树纯林感染病虫害,为进行防治实行皆伐清理。更新造林时需进行病虫害防治,营造混交林,提高抗性。

(9)造林失败型荒山。由于树种选择、造林方式、造林季节选择不当,灾后管理不及时,以及遇上干旱、洪涝极端天气等因素造成苗木成活率低,不能成林形成的荒山。

2 荒山造林的主要制约因素

(1)荒山分布不均、立地条件差。经过全省上下多年的努力,特别是三年绿满荆楚行动,容易造林的地方基本上都已经造了,还剩下一些地理位置偏远、立地条件非常差的荒山。这些荒山,多位于远山、大山、深山及河谷沿线,交通不便,给造林抚育管理带来困难。立地条件差,土层脊薄且石砾含量高,坡度陡,腐殖质层很薄,保水保肥性差,造林施工难度大,成活率低。有些灌丛荒山和草丛荒山立地条件较好,但由于造林前砍灌及造林地清理工作量很大,造林也十分困难。

(2)经济状况薄弱。一般来说,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荒山所在地县经济状况薄弱,我省9个主要荒山区县的农村社会总产值,农民纯收人都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县(区)对补贴造林和造林后抚育管理等所铸资金困难。

(3)造林成本高,融资困难。一是因自然环境条件限制,林地清理、整地、植苗、管护等工作难度大,费时费工,需要一定量的经费投入;二是运输条件不便,尤其是进山后全靠肩挑背驮,苗木根系易受伤和失水,影响成活,增加了造林成本;三是荒山多为土层瘠薄山地,植苗造林苗木所需水分、养分供应不足,造林成活率低,补植工作量大,增加了成本;四是后期管护成本高。荒山造林由于交通、造林、管护等成本都高于普通宜林地造林,导致造林成本困难且短期内难以见到收益,亦造成融资困难。

(4)劳动力缺乏、素质较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由于荒山所在地区大多在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劳动力流失更是严重,在家的绝大多数都是劳动能力和文化水平相对较弱的老人、妇女、儿童等,导致农村建设后继乏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多是50岁至70岁的老人,他们不懂现代林业技术,仍使用最初级的方法劳作,这也成为制约精准灭荒的严重制约因素。

(5)科技支撑力弱,影响造林成效。荒山荒地立地条件差,对造林技术要求高,少数地方因对科技兴林认识不足,缺少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和方术设施,苗木成活率低下,甚至导致造林失败。

3 精准灭荒工作开展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方式和手段

(1)加强宣传,提高全民造林灭荒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林业、大办林业的良好氛围。精准灭荒必须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切实把省委省政府的《湖北省精准灭荒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宣传到千家万户,方方面面,人人皆知。要把《方案》中确定的完成任务时限、决策措施原原本本地告诉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要在宣传工作,重点宣传:一是造林灭荒是一项优化美化环境的生态建设工程,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二是灭荒是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要靠社会共同参与。三是灭荒工作要求高,难度大,管护困难,必须高标准实现灭荒。四是要注意宣传灭荒典型、先进经验,调动广大群众自觉投入灭荒的积极性。通过宣传,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进行造林。

(2)紧抓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精准灭荒工程科技含量。应大力推广应用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和林业实用技术。依靠科技带动精准灭荒工作,提高灭荒工程质量。在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应当着重抓好: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造林标准和林业行业标准及我省质量技术监督发布的相关地方标准。二是在造林规划设计中推广应用林业生态治理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模式选择技术,科学选用“乔灌结合、针阔混交,多树搭配”的造林混交模式。在选择树种时,尽量选用乡土树种造林,结合各地情况,按照生态学和生物学的特征,对乡土树种进行分类,单个树种与多个树种之间的组合搭配,做到适地适树。三是按照不同立地类型,大力推广“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围栏封育”植被集成恢复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石漠化治理技术、困难立地造林技术等实用技术。四是推广ABT生根粉、稀土常乐益植素,根宝、保水剂、抗旱剂等林业科技产品。

(3)抓好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示范作用。科技示范是最直观的技术推广方式,好的示范园更是展示科技成果,组装配套技术,传播先进实用技术的场所。在精准灭荒工程建设中,应大力建造科技示范平台,充分发挥科技示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运用成熟的技术和科研成果,采取组装配套、集成的方法,形成精准灭荒造林典型示范样板,辐射带动全省精准灭荒工程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

(4)大力举办培训班,办好多种形式的林业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林业科技水平。精准灭荒工作,要结合工程建设,大力组织林业技术技能培训、林业科技推广和农户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培养有一批能够起带头作用的业务骨干,带一批农民徒弟,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林业科技水平。在各项造林工程实施前,亦应在施工地对造林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和技术示范,从规划设计、育苗、栽植到林地管理各个环节对广大林农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水平。通过多形式学习培训,提高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造林施工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为提高精准灭荒工程建设质量打牢基础。

(5)深入开展林业科技下乡活动和热线电话、网络建群、微信公众号等技术咨询服务。林业科技下乡和热线电话、网络建群、微信公众号等服务平台建设,是大力提高林农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种植水平的有效举措,还是当前推动林业科技进步,转变林业增长方式的着力点。因此要充分发挥林业行业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开展林业科技下乡活动林业科技下乡活动和热线电话、网络建群、微信公众号等技术咨询服务,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或者在线服务,推广示范林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

4 讨论

湖北省荒山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复杂,生态系统退化严重,仅依靠自然力无法实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必须采用相应的生态工程措施才能解决,精准灭荒”程的正是应这一要求而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是生产质量和科技进步相互结合的关键和根本,应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和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把先进、实用技术推普及到精准灭荒工程建设中去,把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作为提高精准灭荒工程科技含量,全面提高林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确保精准灭荒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

荒山造林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land produces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缪带弟:姐妹齐心 荒山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