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护理

2018-01-16邓曼蔡本龙何冬琴李涛

医药前沿 2018年27期
关键词:室间隔心动图心电图

邓曼 蔡本龙 何冬琴 李涛

(十堰市太和医院儿科Ⅱ病区 湖北 十堰 442008)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多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畸形合并存在[1]。1988年Lock等[2]首次应用双面伞关闭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1994年Sideris等[3]报道纽扣式补片法封堵VSD,但上述方法由于操作复杂、并发症多均未获推广应用。1998年后 Amplatzer肌部和膜周部VSD封堵装置相继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4-5],尤其是2002年以来国内在 Amplatzer VSD封堵器的基础上对封堵器进行了改进和完善,VSD介入治疗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将我科从2015年1月1日 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的44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成功地进行了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我院行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患儿有44例,其中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3.8岁。所有患儿术前均行经临床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TEE)明确诊断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44例患儿均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下进行介入操作。膜周部室间隔缺损1.5mm~8.5mm。使用4mm~10mm规格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

1.2 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麻醉后穿刺股静脉及股动脉,以造影管行左心室造影,确定室间隔缺损大小及位置,建立股静脉—右心室—VSD—左心室—股动脉的输送轨道,选用合适的VSD封堵器,在X线透视及超声心动图肌的监测下, 将与输送钢缆相连的VSD封堵器送于长鞘内,送至VSD处。同时猪尾导管于左心室造影。显示封堵器位置及有无残余分流。如果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则旋转输送钢缆,最后释放封堵器,撤去长鞘及导管后压迫止血。

1.3 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死亡。术后复查心脏彩超、心电图、胸片、动态心电图。术后并发症:左向右分流 1例,三尖瓣少量返流7例,降主动脉血流速度增快1例。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患儿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一天晚上不得外出,注意保暖预防感冒。观察患儿有无发热、咳嗽。向患儿及家属进行术前指导及健康宣教,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特点予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紧张心理,保证介入术前晚充足睡眠。

2.1.2 患儿给予禁食 术前一天晚上正常饮食,术前6~8小时禁食水(凌晨3点以后)。

2.1.3 建立输液通路 为患儿备一条静脉通道,保证手术过程中用药通畅,以及术前备血。

2.1.4 加强手术区皮肤护理 尤其是手术部位两侧腹股沟(大腿根部)皮肤清洁。术前一天检查手术区皮肤有无皮疹,红肿破溃,必要时备皮。

2.1.5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床边备好心电监护、氧气装置、抢救设施及药品。

2.1.6 患儿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肝炎标志物,梅毒、艾滋病抗体,心电图,大小便,心脏彩超,胸片等检查,配好血型。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1)全麻患儿术后返回病房给予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等生命征监护。全麻未醒患儿去枕平卧4~6小时,头偏向一侧,常规准备吸引器,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并给予氧气吸入2L/分,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对麻醉苏醒期间出现的躁动,给予适当约束肢体,密切看护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2)手术肢体禁止活动,穿刺动脉肢体制动24小时,穿刺静脉肢体制动12小时。定期检查足背动脉搏动和伤口有无出血和血肿。

(3)本组患儿均系基础麻醉,清醒后6小时给予饮水,进食顺序以少量温开水、流质饮食、普食过渡。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富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2.2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出血。术后患儿出现哭吵、烦躁,拔管后压迫时间不够,压迫位置不当或下肢活动易引起局部出血,少量出血造成局部血肿。责任护士应特别注意手术时间、术后应用肝素量及手术中出血情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压迫位置有无继续出血情况。

(2)心律失常。术后持续心电监护24小时,收集心电图资料,密切观察心率、节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重视患者主诉,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可给予激素、白蛋白、营养心肌药物治疗。

(3)溶血。多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严密观察患者心脏杂音的变化。睑结膜及尿液颜色,有无腰背痛、头痛、呕吐、黄疸、面色苍白等,鼓励多饮水。如果患者面色苍白,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至70g/L以下,则表明严重溶血[6]。应告知医生有关情况,并及时诊断处理。

(4)封堵器脱落。多发生于术后12小时内。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脱落是一种极罕见的严重并发症,首发表现为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或血流动力学异常,如发生上述情况,需立刻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5)残余分流。术后协助患者复查超声心动图。术后应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者脸色、神态及有无临床症状,密切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及尿量。

2.2.3 出院指导

按剂量口服抗凝药如阿司匹林 3~6个月,适当活动,避免剧烈活动及感冒,保持情绪愉快。终生禁做磁共振检查。术后1、3、6、12个月门诊复查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无异常即可正常生活。出现气促、胸闷等不适症状及早到医院就诊。

2.2.4 小结

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留疤痕、痛苦少、患儿恢复快等优点。但任何手术均有风险,小儿又是特殊的人群,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细致地观察力,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及早汇报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儿身心健康,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猜你喜欢

室间隔心动图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成功救治1例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