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长楼阳生:全力抓好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2018-01-16

今日农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谷贫困县农业

科学制定战略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体现“多规合一”,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六大有机旱作农业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到2020年实现零增长。支持长治市和五个县整建制建设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推进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发展杂粮、中药材、草牧业、干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开发功能食品和药食同源产品,支持忻州建设优质杂粮示范区和国家级杂粮产地交易市场。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保障粮食安全。抓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培育壮大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扶持一批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和农业企业。

提高供销社、农信社服务 “三农”水平。推进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支持运城果业出口平台建设。依托开发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功能食品龙头企业。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扶持发展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和农业信息化平台,提升特色农产品竞争力。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促进土地有序流转。探索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宅基地及农房使用权“三权分置”具体实现形式,抓好泽州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全面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抓好3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试点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深化林权、水权制度改革。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科学规划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探索粪污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方法,建立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农村风貌管控,继承发扬乡村优秀历史文化,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家园和美丽宜居乡村。

高标准建设山西农谷。围绕农谷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项目,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一批示范基地,推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太谷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山西农谷园艺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支持农谷与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加快推进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科技平台、台湾产业园等项目落地。支持农谷与山西农大、省农科院深度融合,在技术示范、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引领全省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贫困一定要攻克!要持续落实好精准扶贫方略,分类指导,精准发力,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县,打造脱贫特色县,巩固提升摘帽县。扎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铺开剩余15.93万贫困人口、6.61万同步人口搬迁任务,当年项目全部开工,竣工率达到60%以上;深入推进生态脱贫,完善“五大项目”联动机制,重点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和贫困县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鼓励林业新型经营主体与林农开展股份合作经营;大力实施贫困村产业扶贫提升工程,突出抓好深度贫困县脱贫主导产业发展,提高特色农业、光伏、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带贫增收能力;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人口转变观念、掌握技能、提升素质,实现8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以退出贫困村为重点集中实施整村提升工程。跟进完善保障性扶贫举措,落实好教育扶贫资助政策、“三保险”“三救助”制度,实施覆盖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24种大病集中救治工程,继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稳定实现农村低保和国家扶贫标准有效衔接。确保实现17个国定贫困县和9个省定贫困县摘帽、2 200个左右贫困村退出、61万贫困人口脱贫,实现脱贫攻坚连战连胜![

猜你喜欢

农谷贫困县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2021年晋台特优农业农谷论坛举办
山西农谷大讲堂开课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山西农谷:让『好米』变『名米』 『名米』卖『好价』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南菜北种”花开农谷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