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青海省互助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1-16许得洪

吉林蔬菜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互助县农产品生产

许得洪

(互助县红崖子沟乡社会经济服务中心 青海·互助 810500)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目的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是政府推动的公益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是促进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重要手段。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采取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模式,运用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的指导思想,打破了过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分行业、分环节管理的理念,强调以生产过程控制为重点,以产品管理为主线,以市场准人为切入点,以保证最终产品消费安全为基本目标。

1 互助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状

青海省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是青海省农业大县,也是全省重要的“菜篮子”基地。2017年底统计互助县无公害农畜产品认证的生产单位12家,产品25个。其中畜禽产品生产单位8家,产品16个(生猪及猪肉各4个、肉羊及羊肉各3个、活鸡及鲜鸡蛋各1个),农产品生产单位4家,产品9个(甜脆豆、娃娃菜、蚕豆、萝卜、大白菜、菠菜、普通白菜、辣椒、汉尧油菜籽)。

绿色食品认证后到期不复查换证的有青海介实农产品科技有限公司,产品1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后不复查换证有青海汉尧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产品1个,认证后还未申请复查换证的有互助县玉财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产品2个。

2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存在的问题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政府行为,认证不收费。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由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制定并发布,是加施于获得全国统一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证明性标识。

印制在包装、标签、广告、说明书上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不能作为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该标志的使用涉及政府对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的保证和对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是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及相关部门对无公害农产品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求所有获证产品以“无公害农产品”称谓进入市场流通,均需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加贴标志。

2.1 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认知程度偏低

由于宣传认识不到位,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认识水平还比较低,标识使用率相对也较低。互助县农产品尤其是蔬菜销售市场多种多样,早市、菜铺、便民销售点等,买菜时均无包装。早市销售人员一般为威远镇附近农户,有上市蔬菜时出摊,无上市蔬菜时不出摊,难于管理;我县大部分果蔬店产品均来自县外或省外市场,没有统一包装,无公害产品标识使用率极低。加之对无公害农产品知识宣传少,造成很多消费者认为不使用农药化肥生产的农产品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生产的农产品更安全的认知错误,严重误导了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2.2 缺乏专门机构和专业人才

专门机构和专业人才的缺乏制约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推广和普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涉及大量的专业知识,在受理工作中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目前认证和受理工作主要由县和乡镇一级政府涉农部门工作人员负责,在效率和专业知识水平上均无法很好的满足目前认证工作的需要,也限制了对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咨询。

2.3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后优势不明显,保障体制不完善

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者都需要有利可图,互助县超市有限,而进超市的农产品更是寥寥无几,对农产品的生产者来说认证与否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有有实力的企业可以以品牌扩大市场,提高价格,其他单位和企业认证后效果不大,只能依赖一些项目维持。

2.4 缺乏有效的证后监管手段,重视不够

部分获证单位的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不健全,生产记录不完善,甚至造假。内检员不能有效的控制内部质量安全生产,不按标准和规范生产,质量不达标,对此类问题无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追责,缺乏有力的抓手。

3 对策建议

3.1 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提高全民的品牌意识。

3.2 组建专业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层机构。

3.3 依法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市场检查,确保无公害农产品包装标识合法。

3.4 大力开展证后监管监督检查、产品质量抽检等工作。

猜你喜欢

互助县农产品生产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用旧的生产新的!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农产品争奇斗艳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
互助县杨树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关于互助县农村苗木基地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