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018-01-16苏若群
苏若群
中国改革开放从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至今已经40年。在这40年里,整个世界的局势发生了很复杂的变化,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多极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持续深入发展,高新科技革命不断推进,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进一步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同。但是,这个世界仍不安宁。影响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家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愈加增多,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愈加明显有,世界各地敏感地区冲突发生愈加频繁,环境、恐怖主义、能源、网络等世界性问题日益凸显。在这40年里,中国经济社会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国际竞争力影响力不断增大,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蒸蒸日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为世人所景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无一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科学理论正确指导的结果。而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路线和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进程,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不断突破、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
中国共产党97年的历史已经反复证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策策略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之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1]23。
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能够更好地继承马克思主义认识观,更准确地判断党情、国情、世情,并据此制定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在这一前无古人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初期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正本清源
1976年10月,随着“四人帮”的覆灭,“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造成的巨大破坏和极其严重的经济形势,全党和全国人民热切期盼党中央能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拨乱反正,以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安定团结,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然而,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多时间,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却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困局。一方面,针对极左的拨乱反正工作已经部分展开,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逐步走向正轨;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大革命”和长时期“左”倾错误造成的政治和思想禁锢不容易在短期内消除,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延续,从而使党和国家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破解这一困局的症结在于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换言之,是继续维护“文化大革命”包括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还是对其坚决纠正。在“文革”刚刚结束、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气氛依然浓重的背景下,只有首先对待毛泽东思想,才可能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开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正本清源的工作拉开了大幕。
(一)“‘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党内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科学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这两种不同的态度首先集中体现在以何种世界观方法论认识毛泽东思想,怎样理解毛泽东思想和如何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思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这不仅是中央层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问题,也是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坚持教条主义两种思想路线的分水岭。
因此,在“文革”结束后,马克思主义与教条主义的首次交锋就表现在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态度上,其导火索是“两个凡是”的出台。“两个凡是”的提出有其现实和历史的必然性。首先,这是由于“文革”前十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错误思想理论和实践,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再加上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左”的错误思想在党内长期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样长达20年的“左”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在党内造成的思想惯性还在延续;第二,正是这种“左”的思想惯性,使得“文革”结束之后中央在处理“四人帮”的问题上,延续了“文革”时期的做法,并要求批判“四人帮”的“极右实质”;第三,也是更重要的,是中央此时还没有认识到“‘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2]811;没有认识到“两个凡是”的问题是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否科学的问题,因而要求在揭批“四人帮”的同时肯定“文化大革命”,在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同时肯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的“成果”。
如何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破解困局的关键。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理论家的魄力,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命题。打开了对马克思主义正本清源的大门。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的兴起,按下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启动键。
(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从而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大讨论。1978年5月30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筹备会上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思想、哲学、理论、方法的概括。它同各种机会主义思想都是完全对立的,……我们讲要继承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培育的优良传统,首先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实事求是”[3]66-67。从1978年5月底6月初开始到9月中旬三个多月的时间里,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公开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讲话、谈话,不仅大大提高了人们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信心,而且促成了思想大解放,为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境界。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史的角度看,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只不过是重申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常识,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但这场讨论的真正价值在于使全党确立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重在把握其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而不是寻章摘句教条地固守个别结论。在真理标准讨论基础上达成的原则共识,为中国共产党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认识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也为此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正确的认识论航道。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路线问题
邓小平不仅支持真理标准的讨论以形成思想解放运动,而且在去东北三省和唐山、天津等地视察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观阐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禁区对党的重要意义。
1978年9月,邓小平访问朝鲜回国后开始视察东北三省。在视察中,邓小平始终强调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切从实际出发。1978年9月16日,邓小平在长春明确指出:“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3]165。邓小平认为,不论搞农业,搞工业,搞科学研究,搞现代化,都要实事求是,老老实实[3]165。
在一系列的谈话中,邓小平坚持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观,从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题,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接着号召要开动脑筋、打破禁区,从实际出发,思想就不会僵化,思想僵化的根源是设置“禁区”,不能碰“禁区”,因此告诫千万不要搞“禁区”;进而强调全党全国的中心问题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落脚于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用邓小平的话说这就是:“一个是实事求是,一个是怎样高举,一个是怎样发展生产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可以说,这实际上已经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任务。这一任务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得以顺利完成。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强调,要正确地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他要求全党要重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邓小平的讲话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口号,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此后直到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立场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讲得最多的词汇,但很清楚,解放思想的前提是实事求是。
可以看出,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观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在这一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的理论难题,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改革开放初期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发展
(一)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
社会主义本质论和根本任务论,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认识史上一个重要的成果。“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具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是检验其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不断追问“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中,得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认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起点是贫穷拷问着社会主义中国。1992年南方谈话时,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为此,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增强、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思想、理念,方式、方法就都应当采用。对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正确把握,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认识史上另一重大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写进了党的正式文件,但是由于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论述,人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重要理论问题的关注度并不高。因此,直至党的十三大之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还只是一个用以回答和说明问题的新角度新说法而已。这个任务只能由党的十三大来完成。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总结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这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其根据就在这里;只能采取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采取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其根据就在这里;必须长期地、稳定地采取这样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而不是短期地、临时的采取这样的路线和政策,其根据就在这里;必须充分认识和清醒估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其根据就在这里;从认识根源上解决“左”右偏差,消除疑惑,排除干扰,弥合纷争。总之,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阐述,是立足国情实行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总依据。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认识史上又一重大成果。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不相容,这一认识早已成为一种铁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实际上开启了此后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渐进式改革进程。
从1979年开始,党和国家以什么样的思路进行经济建设,即成为党中央必须考虑的重大战略问题。邓小平在设计中国改革开放的路径之初,就开始考虑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他提到:“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然而,邓小平的这一看法并未引起注意。1985年,邓小平再次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在邓小平的推动下,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三大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但是邓小平的探索并未止步。1990年12月24日,1991年2月和1992年春天,邓小平都在不同场合阐释了自己的观点。由此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做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经正式确认,便成为一系列深化改革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的依据或母体。从一定意义上说,正因为有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追求和思想指导,才会有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讨,对按劳分配制度的探索,才有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明确认识和举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创新。
从固守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转变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以邓小平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理论创新勇气和政治胆识,终于推动全党实现了在重大理论认识问题上的根本转变。
三、改革开放初期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经验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历史。正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才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今天这样伟大的成就。换言之,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密切相关。
(一)对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历程向人们展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始终将中国共产党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直接运用于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每当改革开放的实践遇到问题时,中国共产党总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突破僵化教条的禁锢,实现理论创新,进而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前进。如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必然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就需要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胆识,在坚持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便科学地分析问题,正确地指导实践。因此,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历程,总结这一时期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来指导实践的经验,对于更好地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抵制、反对各种错误思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上曾多次出现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及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反对改革开放的各种错误思潮,而每一次错误思潮的出现都或多或少地影响、迟滞或阻碍了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前进的每一步,都展示和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决心。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历程,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对当代世界形势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为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和认同,世界和平的力量在增长。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开始重新调整,加之高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整个国际局势更加复杂,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难度由此日益加大。因此,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观为指导,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就成为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形势,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应对各种挑战,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引领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发展大局,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形势,制定适合中国改革开放需要的,同时也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内外政策,与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观不无关系。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历程,对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永立时代潮头,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国际关系,准确定位中国在世界的坐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创新、运用,具有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高度思考中国的国情和未来的发展道路,在总结和反思中国共产党96年历史中成功经验和挫折教训的基础上,继承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思想,结合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时代发展的特点,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科学的指导思想。这一理论的提出指明了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征程中,党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有了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而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离不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和发展。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应用需要与时俱进,这就需要帮助人们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等。至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民族化、大众化,更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具有吸引力、说服力,避免自说自话、表面繁荣,是一个具有重大挑战性的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从国际情况看,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处在经济与文化强势的情况下,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如何“走出去”,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表达打造了坚实的基础。从国内情况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多元化的演进,以及人们价值观选择的多样多元多变,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在体制力量的支持下不断增强自身的魅力,靠自身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可近和可亲性,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的自觉接受和选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其进行了理论升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研究改革开放初期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历史过程的基础上、怀揣对世界、对中国的现实关怀,在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在实践中应用并在实践中升华为新的理论创新。研究改革开放初期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历史过程,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创新、运用,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中央文献研究室.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 中央文献研究室. 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