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实审视及实现路径

2018-01-16

关键词:亲和力教育者话语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传播、多种价值交锋、多样生态共存的以“多”“新”“快”为主要特征的开放型网络空间逐渐构建起来,其辐射式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意义上的固定主客体关系及较为闭塞的信息获取通道,新媒体技术运用的“开源形式”造就了教育领域的“开放空间”。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新媒体带来的影响远非简述一下外部客观环境上的变化就可阐释清楚的,更为关键的是在由新媒体建构起来的整个场域中,个体与整体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了深层次改变。这种深层次改变的最突出表征,即是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实效性在教育环境为新媒体所解构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教育者、教育对象及教育环境之间的一致性关系被打破。然而,这种人与环境的失衡状态并不会永远持续,因为人的自觉能动性能够在“变革的实践”[1]中找寻再平衡的办法,用以重新续接人与环境的一致性关系,人也因此才能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也就是说,新媒体打破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定模式环境会随着人的能动性发挥而发生嬗变,从而营造出一种人与新媒体互融互通的全新环境。

那么,这个办法具体是指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和期待”[2]。即是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是使人与环境一致性关系恢复到平衡状态的着力点。针对性是能被较好理解的,即思想政治教育在问题导向下的“有的放矢”;那么,亲和力又该如何来把握呢?就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本质来说,它就是使教育对象在情感层面主动接近、高度认可、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归属感,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顺畅地实现身份、价值及未来发展的自我建构与他者建构,即是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对象喜欢上自己的能力。那么,是否意味着只要“投教育对象所好”就能提升亲和力呢?亲和力绝对不是迎合力,而是朝着预期教育目标的引导力,让教育对象成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需要的那类人,而非随心所欲地成为精致的个人主义者。尤其是在新媒体语境中,人人都具有教育的话语权及做出实际话语行动的可能性,如何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异化,呈现原原本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新媒体语境视野

新媒体平台作为一种可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种途径,有两种基本解释维度:其一,技术观维度,即对某类技术的好与坏、优与劣、有用与无用等的评价;其二,语境维度,即某类技术给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造成了何种影响,这些影响整合在一起,就是我们平常所言的语境[3]。夯实与提升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必须正视新媒体作为教育语境这个重要的前提,从语境中把握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技术不适用性,从而打造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视野。

(一) 新媒体语境的本质即隐喻

语境是环境的近义词,二者都表示对某一具体存在物起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时间、空间、情感等各种因素的集合。但语境不能等同于环境,这是因为“语”是一种更为特殊的意义性存在,它是由人建构起来的、用以投射及表达特定“意识”的必要介质,是人能够实现自我对话及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关键手段。形成语境的有几个要素:一是公认的概念,即公众都认同某一“语”及由此派生出来的词义;二是能借由介质进行传播,可复制,并形成一定的影响;三是这种影响具有弥久性,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会被取代;四是可更迭,具有能让人产生联想的文化意境。因此,新媒体语境指借由新媒体传播手段,诸如微信、微博、QQ、论坛、贴吧等新媒体平台,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及虚拟互动,在公众之间培育共认共享意识,从而让人产生联想,以此具有弥久影响的文化意境。

然而,新媒体作为语境,与以往任何其他技术语境相比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全部技术表征在其作为语境的运用过程中被抽空了,即没有人会刻意察觉到新媒体给使用者所带来的深层技术体验,而只是关注由技术所编织的信息交互视觉触感体验,强调与现实生活平行的网络虚拟生活。此时的新媒体语境已经成为了一种隐喻——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做比较来揭示该事物实质的办法,本体是现实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活动,喻体是现实投射在网络空间中的虚拟交往活动,通过隐蔽但有力的喻体暗示来展现本体世界。具体来说:其一,语境以人的交往为前提产生,在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网络空间中,人不是真实在场,而是以虚拟的符号存在,并以符号实现意义在场,客观形成“人-符号”的隐喻起点;其二,新媒体语境中人的自主性获得极大“释放”,这正是人的交往需求、自由渴望、价值认同等社会属性的隐喻,人所产生的一切意识都不至于脱离这个世界,网络空间中构建起的社交关系是现实中的延伸,形成“现实-虚拟”的隐喻;其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改进,交往方式实现了由以文字为中心向以形象为中心的转换,表现为“读图时代”的到来。表情包、GIF动图、小视频、直播等逐渐成为新媒体的宠儿,这种视觉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使人的信息处置效率、信息情感关联达到最大化。例如,我们可以快速地从一张图中可以读出快乐,也可以读出悲伤;可以读出年轻少女,也可以读出耄耋老妇,不一而足,从而形成“图像-情感”的隐喻。总体而言,在新媒体语境中,数字化的存在成为人继肉体存在、精神存在的另一存在形式,人们在三者之间构建起交叉的隐喻关系,通过此关系“帮我们将这个世界进行分类、排序、构建、放大、缩小和着色,并且证明一切存在的理由”[4](11)。

(二)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要素与过程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并不只是一个简单讨论让人“喜欢”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问题。要妥善回答且处理好这个问题,必须着眼于基本范畴,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之间本质与稳定的特性关系。即强调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以及“主体与客体、思想与行为、灌输与疏导、内化与外化”[5]出发,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要素及过程分析清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主要有四要素,即主体亲和力、客体亲和力、介体亲和力以及环体亲和力。其一,所谓主体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必须要具备并提升其自身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情感魅力、道德魅力、形象魅力等,使得教育对象能够从教育者丰满的形象中获得亲密感与认同感,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够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6]其二,所谓客体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环”完整闭合的另一端,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水平、人际关系、参与教育活动的意愿”[7]等,没有教育客体的积极配合,教育主体的任何主观教育建构都是毫无用处的。其三,所谓介体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及方法等,对教育对象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与塑造应具有正向积极作用,即以介体的科学性、价值性、真理性、和谐性、实践性、贴合性等使得教育对象如沐春风、乐于接受。就当前而言,介体的亲和力的重要评价标准,就是指介体在多大程度上遵循“立德树人”的目标,介体的亲和力能量就有多大。其四,所谓环体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发生的具体时空环境必须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及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协同发展,环境是否美丽和谐、是否宽松自由、是否具有文化氛围与人文关怀等,都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指标。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过程而言,主要应关注四个过程,即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过程、思想与行为的匹配过程、灌输与疏导的调适过程以及内化与外化的同一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形成与提质过程必须依托于四个过程聚合完成。其一,对于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过程而言,亲和力产生于主客双方相互认识、赞赏、鼓励、信任等接触之中,没有主客体的彼此正视、尊重与包容,情感层面的亲和力也便无从谈起。其二,对于思想与行为的匹配过程而言,亲和力既彰显为思想上的肯定,也表现为行动上的认同,但思想与行为不合一、不匹配是常态,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出现就是思想作为行为先导、行为作为思想检验、思想同行为相辅相成的必然结果。其三,对于灌输与疏导的调适过程而言,亲和力还产出于思想政治教育灌输与疏导的平衡状态中,“灌而不疏”将导致内容过载、压力过大、信息过滞,“疏而不灌”又将使得目标不明、规范不够、后劲不足,灌输与疏导的有机结合才是形成亲和力的最佳教育土壤。其四,对于内化与外化的同一过程而言,亲和力的最高境界在于将“他者教育”视为“自我教育”,而要达到“自我教育”就必须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即用思想政治教育说服自我、感动自我、实践自我,从自我出发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最具亲和力。

(三) 亲和力研究纳入新媒体语境的缘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必然要纳入新媒体语境,新媒体语境也必然要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视野,这是形势使然。一方面,以隐喻为本质的新媒体语境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知、情、意、信、行方式:一是模糊了教育关系中的主客体界限,隐匿了主客体的真实身份,避免了直接教育中双方的角色定位和局限;二是瓦解了较为封闭的教育场域,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网络交往空间具有开放性,使网民的主体性极大张扬,直接教育的固定时间、地点的场域被“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技术特征所瓦解;三是新媒体语境注重“信息黏度”,即什么东西吸引人,什么东西就能黏住教育对象,就能“增粉”,如商业化的运营模式就因能够紧扣教育对象心理而粉丝甚众,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审慎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从另一个方面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新媒体语境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毕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发挥新媒体语境正向作用是可同构的,原因有三:一是主体的亲缘性,当前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原住居民”,是新媒体技术使用的主力,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新媒体账号,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对象在哪,工作就要做到哪;二是目标的一致性,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牢牢把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阵地是当前网络安全建设的根本目标,同样,在新媒体语境中促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旨归,两者具有一致性;三是理念的契合性,新媒体语境开放共享的理念悦纳不同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可以通过提升教育对象的亲近感、认同感而获得其对所传递价值理念的悦纳,二者理念契合。

二、机遇与困境: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实审视

现实审视即实践的现象学审视,即强调在实践辩证法基础上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材料、内容、表征及原则的批判性认知。新媒体语境不是一个纯正向语境,也不是一个纯负向语境,而是一个中性的人文技术语境。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实审视,就是既要看到这一全新语境所带来的机遇,也要理性思考它可能所带来的困境。

(一)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面临的机遇

第一,教育主体吸引力增强的机遇。新媒体语境客观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大众媒介正演变为个人化的双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给消费者,相反,人们将所需要的信息拉出来,并参与到信息的活动中”[8]。去中心化、去权威化打破了明显的教育主客体分野,处在不同网络端口的主体以平等姿态处于同一场域,形成相互探讨的教育格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将自己置于新媒体语境,想学生之所想,用学生之所用,化身为“网红”“段子手”,在相互了解、倾听、交流中做出理性、科学的评判,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互动。教育者可以充分发挥理论素养深厚的优势,用隐喻将想要传达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配成一道道可口的“菜肴”,通过微博、微信推送、直播、小视频等方式实现价值渗透。

第二,教育时效提升的机遇。高校传统的课程思政教育形式存在传播瓶颈。一则教师数量有限,要承担整个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大水漫灌”的形式会削弱教育效果;二则空间固定,下课即意味着“离场”;三则时间有限,致使传递的内容有限。新媒体语境改变了这种时空受限的局面,教育者通过多样的途径发布、点赞、分享、转发相关的信息,可以极大提高传播效率;再者,全体教育者在自己的朋友圈推出具有教育意味的内容,能基本覆盖全体学生,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场合,这是传统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学生在新媒体语境中自由表达观点、看法,其留下的信息可以让教育者了解到其真实的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滴灌”。

第三,教育形式丰富的机遇。新媒体时代,快捷、便利、多样的移动终端和开放软件,极大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形式。如在当前的网络直播中,学生可以通过评论、弹幕等形式进行实时互动;如微信公众号,可以通过推文、H5页面等图、文、声、色,获得更直观、更持续的感受;如虚拟现实VR技术,通过仿真视觉体验实现历史情境的“穿越”,深化教育的效果。有学生的地方,有交流的地方,都可以在当前新媒体技术为主导的语境下实现教育的融入。

(二)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面临的困境

新媒体语境之为“新”,在于其颠覆、改变了以往的形式,这既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推陈出新的机遇,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在形成和传播上面临着困境——“形成难”困境与“圈层化”困境。

亲和力“形成难”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维结构上存在差异。当前高校大学生年龄构成以“95后”居多,这一代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代,其对网络具有天生的敏感度、接受度、依赖度、信任度。任何新兴网络事物都必然会迅速进入他们的视野,并快速“上手上道”,可以说,这是含有互联网基因的一代。相较之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都为60后、70后和80后,由于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业已成型,其对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网络还存在一定的“钝感”,在接受度、应用度上远不如95后,这种思维结构的差异,体现为教育的“鸿沟和隔阂”。如在当前大学生中流行的网络用语,教育者可能听不懂、听不进、听不惯;在大学生对动漫、cosplay、手机网游、亚文化的追崇上表现出不解和拒斥,就会造成“你不接受我的freestyle,我自然不接受你的教育方式”的恶性循环,进而无法实现教育的亲和力。

二是传统话语惯性。在新媒体语境中,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关注自身的需求和发展,期望彰显自我,他们更愿意接受贴近日常生活、表达个性情感的新媒体话语。“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多以政治话语、文本话语、权力话语呈现,疏离了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解释与关照。”[9]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惯性支配地位,使其忽视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感受,导致教育因缺乏对人情感的关怀而亲和力不足,被学生贴上“教条化”“枯燥化”“呆板化”的标签。惯性的势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从传统的话语体系中抽离出来,传统语境必然会与新媒体语境形成冲突。面对这种冲突,有些教育者未能及时察觉学生接受方式的变化;有的察觉到了但囿于长期以来的理念的固化而难以“转型”;有的则刻意回避与排斥,在教育过程中无所适从。因此,自然谈不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圈层化”困境主要体现为:新媒体的发展推动了信息传播模式的更迭,推动了信息生产方式和交流方式的改变,尤为突出的是它顺应了大学生对信息发布、获取的个性化需求,大学生能够获得较为封闭和独立的信息空间,形成因“价值观而聚合,以兴趣点而分众”的圈群。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面临传播中的“圈层化”困境:一是有亲和力内容却无法传递,学生有专属信息获取通道,对非圈层内的信息会进行过滤。由于很难保证这些内容跟大学生圈层信息同频共振,具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会在信息传递中失灵。二是教育者难以获得学生圈层内的信息,很难进入圈层内部,更不必说对不良信息进行把关、引导、干预。三是大学生圈层内的信息是大学生思想动态较为真实的体现,但若学生的设置准入要求,教育者也就无法捕捉把握到学生的真实动态。这种圈层化的信息壁垒阻碍了真实信息的有效传播,一定程度上使教育者、教育对象陷入信息交互困境中。

总体来说,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困境就是外在亲和力困境及内在亲和力困境。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外在与内在的有机统一,“形”与“神”的完美结合[10],即思想政治教育在外在形式上需要做到形式灵活多样、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令人喜闻乐见;在内在实质上需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将心比心。而一方面,新媒体虽然适用范围非常广,但新媒体语境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代际之间的差异、教育话语之间的张力,在形式上无法做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同频同拍;另一方面,新媒体语境因为信息选择阅读、定向流动、自设门槛等特点,使得理不可阐明、情无法伸张、心无力交融,这样必然导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甚至教育对象之间的隔阂。这导致的最终结果是“形”散“神”消,新媒体语境成为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一道“铁幕”。

三、话语转变: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实现路径

语境以“语”为要,无论在何种教育活动中,都以语言为基本载体,只不过语言的外延随时代变化而日益宽泛罢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其亲和力必定要以话语为载体,在新媒体语境下,话语亲和力不足,语境自然无法成型,隐喻的力量也就无法有效发挥。因此,完成话语转变是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实现的有效路径。

(一) 权力话语向权利话语转变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教育者是话语的中心,拥有向受教育者阐释一定价值观念和设定道德规范的权力,在整个教育关系中,教育者表现出权力话语特征。一是话语的排他性,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人,必然具有正当排斥错误价值观念、不良社会思潮的权力;二是教育法规制度所赋予的教育强制力,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就明确指出要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三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带来的知识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表现为教育交往中的主导及给予他者必须服从的压力。如前文所述,新媒体语境中的传播遵循分散、辐射、多中心的网状模式,权力话语自然消解,若依旧抱守权力话语则无法实现亲和力。完成权力话语到权利话语的转变也就势在必行。

权利话语注重教育对象在教育关系中的感受和地位。然而,实现权力话语到权利话语的转变并非让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必须以坚定的政治定力实现话语权的主导;也不能一味地寻求点击率、点赞率、转载率、曝光率而丧失底线、原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庸俗、低俗、媚俗。

在坚持基本原则下该如何转变。一是营造亲和场域。在新媒体语境下,场域的塑造就是培育新媒体运用上的良性互动机制与互信氛围,就是把新媒体语境统领下的现实教育指向,以一种非外在强迫式的、和谐自觉式的教育模式呈现出来,来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场域。这就要求教育者把握规律,对拥有平等的姿态、渊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语言、乐于持久投入的热情。

二是实现平等对话。平等的对话是双方进行精神交流、思想碰撞的前提。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和话语权,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以贴近他们的话语开展对话,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明辨是非,在对话中提供论据及论证的工具,让学生在行动中做出自己的抉择,并认知到自己所负责任的意义。

三是融注真情实感。情感在亲和力实现中有催化剂作用,不得不说,新媒体语境消融了具象化的个体,而以符号作为隐喻,越是如此,学生越渴望教育过程中情感的注入,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需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引导学生情感的注入,从而实现其对教育的亲近。

(二) 宏大叙事话语向微小叙事话语转变

在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偏重于宏观的价值预设,并以此为主线进行叙事,宏大叙事诚然能引导学生将自身发展、成长系于国家民族的富强振兴,然而持续性的宏大叙事由于过于关注宏大层面的要求,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的“小确幸”,而被贴上“庙堂之上”的标签。新媒体语境下每个个体的自我表达都是生活中的细细碎碎,这些微小的叙事因离自身更近而显得更有温度,如此,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实现也需完成宏大叙事话语向微小叙事话语的转变。

如,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风格给我们以启示,他既有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心系人类命运的深沉情怀,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也有“打铁还需自身硬”“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穿了才知道”“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等微小叙事话语,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接受和认可,并被尊称为“习大大”,在新媒体语境中广为传播。

微小叙事话语的主要特征就是接地气、生活化。人们除了更为高远的精神世界,也有生动质朴的生活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学生的生活世界,要构建的是精神世界。大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接纳、尊重、理解其生活的多样性,并走入他们的世界,从他们鲜活的生活中挖掘、提取、凝练、传播话语素材。新媒体语境已经渗透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育者应主动与学生共建生活化场景,用他们的话语内容、话语符号、话语风格等,主动地融入到他们的“圈层”中,与他们互访互动、互评互赞,用真心真情打破“圈层化”的信息壁垒。除了融入学生的生活圈子外,把学生拉到教育者的圈子也是破解“圈层化”困境的有效路径。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川将“党课”讲得入心入耳,场场爆满,其话语风格从不迎合听众,但十分受欢迎;既有意思,又有意义;十分通俗,又不庸俗,赢得一大批学生“粉丝”。总之,话语只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才能真正具有亲和力。

(三) 文本话语向形象话语转变

“我们的文化正处于以文字为中心向以形象为中心转变。”[4](10)在新媒体语境中,正经历着以文字为中心的“铅字文化形态”向以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形态”的转型,“文字的重要性被逐渐降低,人们也会尽量地把文字简单化、形象化、符号化,成为视觉图像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补充”[11]。抽象的认知方式逐渐让位于形象的认知方式,表情包、gif动图、小视频、微电影、漫画、直播等逐渐成为新媒体语境中的主要表达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顺应趋势,把握运用形象话语。常用形象话语,有图有真相,一图胜千言,在高校不同的场地,如教室、寝室、图书馆、路标、办公场所等都可以设置教育化形象,在不同的载体如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等都可以传播教育化形象;也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作才能,结合一定的教育素材,创造多样的形象。当前新媒体具有可以一次发布九张图的功能,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这一功能,长发图、发好图,以象征、隐喻、叙事的形式将图中蕴含的教育信息传递给学生。巧用形象话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12]形象话语具有文本话语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放大这一优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和形式来表达,如“图说”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十九大报告等通过图,以漫画的形式将严肃的政治话语转化成浅显易懂的生活话语;如漫画版的中南大学“三起救人事件”,在学生和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弘扬了真善美的价值导向;再比如中南大学法学院的铜豌豆工作室推出的“不一样的马哲大课堂”系列漫画,将马列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知识融入到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中,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造就广泛影响。总之,在新媒体语境中,形象话语素材来源广泛、形象活泼有趣、传播迅速便捷,但也要注意防止形象话语中可能蕴含的非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信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意识形态的消解,真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引导力。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只要形象话语而抛弃文字话语呢?这种绝对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情况而言,文本话语依然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文本话语的理解与运用不仅仅关系着传统的教育惯性,更为关键的是文本话语更能够提高教育双方的认知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价值判断能力。可行之法是,文本话语向形象话语转变过程中要把握一个度,要走文本话语与形象话语有机结合的教育发展之路,尤其是在新媒体语境下,这种话语的有机结合是极为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廉的,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迈向更深层次。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9.

[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6−12−09(01).

[3]倪钢.技术本质的隐喻理解及其微观解释[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4(6): 75−78.

[4]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 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5.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15−23.

[6]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155.

[7]李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构成要素及形成机理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7(3): 36−39.

[8]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 范海燕, 译,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6: 49.

[9]毕红梅, 付林溪.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15(5): 12−15.

[10]白显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把握的几重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 2017(4): 17−22.

[11]孙婷婷, 骆郁廷.图像时代的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J].教学与研究, 2016(1): 70−78.

[1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10−15(01).

猜你喜欢

亲和力教育者话语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