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约束下的西部地区湿地生态资源恢复与景观开发对策分析
2018-01-15黄海燕
摘 要:西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湿地资源恢复,合理规划开发湿地景观资源,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从宁夏地区水资源现状入手,提出了湿地规划建设原则、生态恢复技术措施和景观开发的可持续对策,为今后本地区湿地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湿地;水资源约束;生态恢复;景观开发
前言
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合理规划建设城市湿地已是众势所趋。湿地具有净化水质、稳定环境、维持土壤稳定、防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保持物种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并能为人类生活提供多种物质资源,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肾”。西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和环境变化季度敏感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湿地资源恢复,合理规划开发湿地景观资源,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 宁夏地区湿地建设受水资源影响的现状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黄河中上游,黄河纵贯13个县市397公里。宁夏境内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现有各类湿地面积25.6万公顷。目前,全区已建立各类型湿地自然保护区共4个,即一个盐池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为青铜峡库区、沙湖和西吉震湖;不同级别湿地公园9个,通过湿地水系建设,湿地植被恢复,湿地环境综合治理等措施,使湿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湿地功能得到逐步发挥,但在地区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西部地区湿地功能衰退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宁夏地区降水量稀少,地表蒸发强烈,水资源整体状况量少质差,而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宁夏黄河境内水资源,这也是绝大部分西部地区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宁夏多年平均降水总量149.5亿m3,折合降水深289mm,不足全国平均值的一半。宁夏大部分地区日照多、湿度小、风大,蒸发强烈。全区平均年水面蒸发量1250mm,是全国水面蒸发量较大的省区之一,平均年径流深18.3mm,是黄河流域平均值的1/3,是全国均值的1/15。而且年径流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有山地大、台地小,南部大、北部小的特点。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围湖开发建设、工业和生活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湿地生态恶化的局面愈发严峻,银川市部分地下水漏斗地区中心水位下降速率已达0.4524m/a。虽然区域内的人工湿地面积在不断增加,但河流湿地、湖泊湿地的面积逐渐减小,湿地的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剧。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湿地生态恢复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湿地生态资源的恢复及其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仍然是西部地区十分迫切的生态问题。
2 水资源约束地区“一环四区”的湿地规划理念
水资源约束地区可依据湿地整体资源分布、当地景观风貌,结合湿地的定性和发展战略,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恢复保护的实际需要出发,妥善处理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功能,对湿地公园进行区位分区和总体空间布局。区位设计应为“一环四区”,其中:
“一环”为沿湖岸贯穿整个水域、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环湖景观水道,其串联了湿地的重要景点和分割陆地区,承担了水体由入水到出水的循环功能,是整个湿地水系结构的骨架和水系连通带,应合理配置生态系统水资源,确保水源质量,调节地面径流,维持水生态系统平衡;
“四区”分别为以“湿地保护保育区”“科普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示范区”“综合管理服务区”功能为主划分的四片功能区。“四区”的划分必须以自然生态保护区划分的方法为基础,首先明确区位定位,先确立核心禁入区域、缓冲保护区域、开放试验区域,然后进行功能设计,对人的活动范围进行分析来确定湿地公园的功能性分区,做到互相连通且互不干扰。
生态旅游作为湿地景观开发的主要项目,应合理利用湿地的生态资源,在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同,逐渐完善针对市民的休憩设施、健身设施、科普设施。
3 水资源约束地区湿地资源恢复的技术措施
在水资源约束地区进行湿地生态恢复应运用现代湿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理论,对湿地现有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严格的保护和恢复,以提高湿地生境的异质性和稳定性,恢复和构筑良性循环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建立比较完善的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和科研监测体系,以提高湿地的保护管理能力,使湿地资源和景观资源永续利用,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得到较好发挥,使之成为具有浓郁地域文化、湿地文化特色的生态资源,促进西部經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3.1水源及水质保护工程
(1)加强湿地的水系连通能力
水资源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是湿地存在的源泉,对湿地水资源的保护是湿地保护的最主要对象。西部地区湿地水源主要是周边区域的退水、渗水和人工渠道补水,由于人工渠多为农业灌溉的引黄灌溉渠道,承担着中下游农业灌溉的重任,为了缓解旱季湿地补水与农业灌溉用水矛盾,保障湿地公园外部水源补给,对湿地周边地区的排水及引水系统应进行调整,应开挖引水渠,形成联通水系,引水渠以混凝土预制板主要并进行边坡砌护,渠堤栽植防护林,形成护岸生态廊道。同时采取雨洪管理办法,综合利用雨水进行湿地水源补给,强化湿地水系的自我净化能力,促使湿地水系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2)加强湿地的调蓄能力
为保证湿地水源补给的及时性和可控性,保障湿地各个水域区的水位和水量稳定,保障水体的流通性和充分交换,需通过节制闸保持水域与主要进水、过水口、排水口之间的水量平衡,一方面在旱季保证湖泊水量充沛,水流通畅,另一方面在雨季可及时排除多余水量,避免出现水灾等危害。
修建节制闸能保证湿地水体流动,促进水体自我更新和水系连通性,从而保证了各斑块之间的关联度,使生物活动与生存空间相对扩展,进一步提高生物繁衍场地环境,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3)加强湿地的水质净化能力
为保证周边汇水和退水不对湿地水质产生直接影响,应在湿地周边区域的主要汇水区建设湿地生态滤场。湿地生态滤场的构建,可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及提高水体透明度,并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
湿地生态滤场建设可控制水深在约50~60cm,坡降比5.0‰。在部分池底地段自下而上可分别设置20cm的粘土层、60cm的细碎石和10cm的上覆土层。植物种类选择以芦苇、香蒲、金鱼藻、菖蒲、为主。在芦苇等挺水植物前、后可分别搭配浮萍等浮水植物和苦草等沉水植物。
3.2湿地水岸保护工程
3.2.1湖滨植物带建设
针对目前西部地区湿地水生、陆地植物种类相对单一的现状,为了更好地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完善生態链,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打造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应选择乡土水生植物,在湿地的湖汊、静水区,按照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的序列进行人工栽培水生植物,以促进水生植物自然恢复。
(1)在浅水区种植芦苇、菰草等。要考虑芦苇、菰草原有自然分布,这样有利于植被的自然生长和扩散。
(2)在水位相对较深的湖区,种植莲、菱、茭白等组成的挺水、浮叶混合植物以及苦草、眼子菜和沮草等沉水植物。
(3)常水位线以上应为灌木乔木带,以柽柳、柳树、沙枣为主,带宽3.0米。灌木的初次种植可按1.2米×1.2米进行栽植。配置方式为混种或块状混交。乔木初植密度控制在行距4.0米,株距1.5米。
3.2.3生态隔离带建设
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应进行湿地外围的生态隔离带建设。生态隔离带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形成良好的景观带,为动物尤其是水鸟提供较好的栖息地,另一方面,形成良好的外围保护圈,减少湿地生态系统的受干扰频度和程度。
(1)生态隔离带主要通过营造近自然状态下的植被群落,植被主要以适和西部地区的乔木、杨树、国槐、柳树、沙枣等为主。同时,在树种选择上可以有针对地考虑鸟类的需求和景观的需要,但禁止引进有害树种。
(2)生态隔离带宽度应为4.0-6.0米,以栽种2-3行树组成的林带为主体。同时,可以采取立体混交的模式进行营建,从而提高生态隔离的效果。
3.3湿地水环境恢复工程
湖泊淤泥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是湖泊营养物质循环的核心要素。淤泥不仅可以间接地反映湿地水体的污染情况、湿地水系水动力状态,而且淤泥在外界水动力因素影响下会向上覆水体释放营养成分,影响了湖体水质。淤泥中积累了大量有害、有毒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这些底泥中的污染物在适当条件下会重新释放,造成湿地水质的二次污染,导致上覆水体富营养化。
为了有效治理湿地的富营养化,应及时在湿地开展生态清淤,底泥清除深度控制在0.5m~0.7m,在生态清淤时要防止淤泥的二次污染发生。清淤的土方应尽可能的用于生境岛的建设,既节约施工成本,又减少环境污染。施工过程中应该维护区域水文地质结构的完整性,不铺设防水层,不破坏现有水文地质结构,严禁一切不利于地表水渗漏、补给地下水的工程。
4 水资源约束地区湿地景观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水资源约束地区的湿地景观开发要遵循保护自然资源,适度利用的原则,合理利用方式以湿地生态种植、湿地生态养殖、湿地生态旅游为主。
(1)保护优先、适度利用、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原则
湿地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湿地保护方向,坚持保护优先,利用强度不能超出湿地环境容量,开发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利用可更新的自然资源,且利用量应低于资源的更新量,不得利用不可更新资源。水面与土地资源实现永续利用,并且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有利于增加生态效益。湿地公园的建设必须与环境保护建设同步进行。建设项目只有在通过严格的环评可行之后才能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建设,并在建设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游客人数必须控制在环境容量以内。
(2)商业开发科普教育相结合原则
湿地景观的合理利用要把环境保护、生态教育、休闲娱乐融为一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利用形式,使游人享受自然、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和修养身心的同时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3)整体协调、联动发展原则
湿地合理利用既要纳入到当地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同时加强与旅游及其他部门的联动发展,与其他行业规划相协调。旅游项目建设要与基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同步进行,满足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过程中享受舒适、安全、便捷的要求。
(4)市场导向、突出特色原则
湿地合理利用要体现市场的杠杆作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市场运行规律和模式。结合客源市场的需要,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找出旅游资源的差异性,突出旅游资源特征和特色,形成旅游品牌和精品,大力弘扬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风情民俗,合理利用项目和服务接待设施的建设要突出自然特点、本地特色及民族风格,促进合理利用项目多元化,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有效的推动湿地的向前发展。
5 结论
水资源约束地区的湿地恢复项目建设和景观开发,将有效地保护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水禽栖息地,保障候鸟迁徙生态通道安全,将有效维护区域水资源平衡,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有利于完善当地水资源保护网络体系,充分发挥湿地在净化污染物、调节气候、休闲娱乐和文化科研等方面的功能,从质与量上提高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障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海龙,陈晓冬.《人工湿地公园的生态与景观一从成都活水公园说开去》[J];西昌学院学报.2005,19.
[2]陈亮明,朱凯.《广州大学城湿地公园营建技术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
[3]骆林川,管永键.《湿地公园与建设模式初探》[J];科学研究月刊,2005,4.
[4] 陈钰; 耿小娟; 王雅琼.《水资源约束下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湿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河西走廊为例 》[J];经济研究导刊,2014,4.
作者简介:
黄海燕(1978.07.27-)河南, 女,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土木工程类课程授课工作,兼系部党建和学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