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热液脉型铅锌矿床重磁特征及找矿规律
2018-01-15陈明德
陈明德
摘 要: 本次研究在分析了矿区重磁异常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重磁异常特征与矿体的关系,探讨了重磁法在找矿中的有效性。找矿模式,可以指导深部及周边地区的勘探,在此基础上,可以扩大找矿范围,增加资源储量,为国家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 热液脉型; 铅锌矿床; 重磁; 特征; 找矿; 规律
与其他类型矿床相比,热液脉型铅锌矿的形成往往经历了更加复杂的过程,而且影响因素甚多[1]。关于热液脉型铅锌矿的重磁特征及找矿规律,一直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并存在不同的观点。次研究探讨热液脉型铅锌矿床重磁特征,也就是说利用重磁物探方法,探索发生重磁异常的诱因。热液脉型铅锌矿床主要分布在断裂带中,西部地区积聚较多我,因此,本次研究以西藏纳多弄作为研究背景,展开阐述[2]。构造破碎带中部有条带状方解石和重晶石脉。静脉是连续和稳定的。它是找矿构造的直接标志。矿体赋存于该构造中,间接发现该构造[3]。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分析重磁异常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解释磁性异常的地质成因,推断磁性异常的性质和磁性体的埋藏深度,推断磁性体的产状。有利条件下矿体的赋存状态和控矿构造的空间特征。对间接寻找非磁性铅锌多金属矿的经验进行了测定。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研究地区地质背景与地球物理特征
藏东洛隆县纳多弄地区在三江地带的复合部位,而本次研究的热液脉型铅锌矿即形成在公湖以东,在怒江西北段,由压性断裂所致,出现南北断裂,为一级张性断裂。该地产于岩体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由岩浆分泌出来的含矿热液以充填交代方式形成的矿床[4]。与矿化有关的岩体多为中酸性、酸性及碱性(复式)小岩体。矿体(脉)产于岩体的顶部、边部、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可出现有规律的分带(正向和逆向)。成矿时间与岩体侵入成岩时代近于一致或稍晚。
该地区没有出现大的岩浆岩露现象,在鼓玉桥附近出现过超基性岩体,数量可能为6个左右,面积为1km2。另外,有花岗岩出露,数量约为2个。此特征为前者岩墙,后为贮存器株,可以确定为燕山时期,在此阶段的中晚期产生。
2地质构造推断与重磁场特征简述
本次研究的地质推断,其构造主要以北西向,也就是说北西向出现断裂,以此为主要构造,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矿脉多充填于剪切裂隙、张剪复合裂隙中,成矿方式以充填作用为主。此地区主要以云英岩型钨、锡石英脉矿床、钠长岩型稀有、稀土元素矿床为主要特征。确定其为中温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矿物中富含氧化物和含氧盐类,其次是硫化物。含有较多的含矿化剂的矿物,如电气石、黄玉、云母等。金属矿物组合,包括磁铁矿、磁黄铁矿、锡石、白钨矿、黑钨矿、赤铁矿、辉钼矿、辉铋矿、铁闪锌矿、毒砂、自然金等;非金属矿物:石英、长石、锂云母、角闪石等。 具体该地区矿床概述如下:
(1)矿石组构:粗粒结构,带状或对称带状构造。
(2)成矿方式:充填方式、交代方式。
(3)矿体形态:不规则的脉状、串珠状等,常沿一个方向呈雁行状排列,也见沿层面交代形成扁豆状或似层状矿体。
(4)矿床的规模:中小型为主,部分规模很大。
由图2可见,在航拍磁平面图上的C与G,所呈现的航磁走向异常地带是一个过度的梯级带,由南至北行走,但此异常强度不为明显。在西部地带我们能看到磁异常区,但起波动浮度与前者相比更为放缓与平稳。东部地区出现磁异常,该地区异常值可达-22nt,以及+24nt,我们能继续看到在航磁感应下,大部分出现的等值线波动均为负磁值,北部形成较为明显的异常圈,负值可达,西南部更为广泛,且强度逐步增大,形成椭圆形状,数值可达。
3找矿规律
找矿规律可遵循以下流程执行:
(1)在断层构造两侧,推导出一系列次级断层。在这一系列次生断层中,往往含有闪锌矿、铅锌矿、白钨矿等。所述矿物能够成为直接找矿标志,即可认定为找矿规律。
(2)了解热液脉型铅锌矿床成生与演化过程,即根据热液找矿。
(3)因矿石构造十分复杂,因此需了解矿石形成的特征,如条带状、浸染状、角砾状、块状、晶洞状等构造等,可根据矿石构造找矿。
(4)矿体受构造控制,矿体形状与构造和成矿方式有关,充填矿床矿体为脉状、网脉状;交代矿床矿体为不规则状、凸镜状、似层状,可根据矿体找矿。
(5)可根据航磁异常圈的区域来找到矿床,即磁方法找到矿。
4结束语
本次研究结合实例深入阐述,最終明确热液脉型铅锌矿床重磁特征及找矿规律。通过科学的区域地质、地球特征的阐述与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解当地区域条件,根据地质特征,矿体形成等推断地质构造走向,明确热液脉型铅锌矿床重磁特征,从而根据科学的技术方法,确定几种行之有效的找矿规律。期待未来找矿,能够通过更多的学术性研究,总结更为简单便捷的方法,为我国热液脉型铅锌矿床重磁特征及找矿规律发展的推进,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Xie S S, Cai S K, Xiao-Jie W U.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ILU IRON ORE DISTRICT AND DEEP PROSPECTING[J]. Geophysical &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2011, 35(3):313-318.
[2]Zhu D, Liu T Y, Yang Y S.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bodies and ore-prospecting orientation in the southeast of Hubei Province[J]. Geophysical &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2017.
[3]赵正, 陈毓川, 曾载淋,等. 江西银坑W-Ag-Au多金属矿田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兼论华南两个成矿系列叠加问题[J]. 地学前缘, 2017, 24(5):54-61.
[4]丁帅.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斯弄多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成岩与成矿作用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