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 乡村民宿"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018-01-15符义和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民宿景区村民

符义和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开始全面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意见强调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其中,首次提出发展乡村民宿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民宿,最早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后经法国、美国,到了日本和台湾,如今已遍布世界各地。尽管民宿在台湾发展比大陆早,但近几年,大陆民宿发展迅速,很多地方已经超过台湾水准。从湖南卫视的《亲爱的客栈》、浙江卫视《漂亮的房子》、东方卫视《青春旅社》、江苏卫视《三个院子》等几档综艺节目以及近几年,风靡全国的“民宿热”,可见一斑。

民宿是什么?民是空间,宿是体验。民宿是指利用城乡居民自有住宅、集体用房或其他配套建筑设施,结合当地人文、自然资源、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等,为旅游者体验当地文化和生活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度假等服务的处所。

也就是说,民宿作为一种经济业态,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和匠心打造,将农村的“青山绿水、田园野趣”这些“沉睡的资源”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本和产业发展优势。一方面通过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让乡村振兴拥有产业依托;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当地独特人文和传统手工技艺相结合,繁荣乡村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同时,通过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恢复乡村活力,让生活富裕拥有源头活水。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公布的数据,当前中国有近6亿农村户籍人口,全国农民工总量2.8亿,其中,外出农民工近1.7亿。这些外出打工的,通常是村里年轻人,大量青壮年离乡,不仅让乡村日益空心化,也让越来越多的乡村变得了无生机,缺乏活力。儿时的记忆,如今的乡愁,正是发展乡村民宿产业和唤醒乡村“沉睡资源”的先决动力。将这些资源唤醒,打造乡村民宿,有了游客,有了产业,有了钱赚,就能产生示范效应;有人带头,有人返乡,有人创业,就能让乡村振兴有了产业依托,让农村集体经济有了强援,让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一旦空心村不空,贫困者不贫,乡愁者不愁,田园成为花园,乡村振兴就有了持续后劲。

民宿,作为一种新兴业态迅速兴起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配套服务难跟上,规范化任重道远,懂行专业人才少,同质化严重精品缺失,缺乏文化特色、整体规划和运营思路等。往往没特色,规模小,加上缺乏行业平台,很少有机会参加专业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往往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那么,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做好民宿产业,民宿又如何做到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关键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发展乡村旅游是前提。民宿是乡村旅游的附属产品,是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产业新业态。民宿的发展不可能脱离景区景点,独立吸引客源。纵观国内民宿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大多靠近景区,例如浙江莫干山、云南大理、丽江等。即使是一些小的民宿村落,在进行改造之前,大多也已经有了乡村旅游的雏形,如采摘园、四季花海、农耕、农家乐等。民宿的灵魂不是宿,而是配合着玩。因此,民宿业的兴旺与否,乡村旅游发展是先决条件,但也要破除“纯乡村旅游”,综合利用农村资源,做到一二三产业全面融合。

我市是省会副中心城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但要根据宁乡地区特色培育和完善乡村旅游业态。比如可以将宁乡全域分成六个片区:沩山—黄材景区、花明楼—道林景区、灰汤—回龙山景区、关山—香山景区、炭坝景区、流沙河、青山桥镇景区。大力实施“引客入宁”工程,探索实行宁乡旅游景区“一票通”。联合周边配套景区(点),推出精品线路,发展、壮大乡村旅游。

独具匠心的设计是核心。对传统村落不断消失的追忆,对当今乡村“千村一面”的反叛,对多彩风格和差异性旅游的需求,促使民宿的设计必须独具匠心。对于民宿来说,建筑、情景设计需要情怀,更需要逻辑思维。无论是改建还是新建,都是为了更好的提炼出历史、人文中的建筑语言。要求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做到独具匠心,别具一格,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全。民宿不一定要高大上的服务,要的只是人性化、贴心、差异性服务。例如灰汤有温泉,可以做温泉民宿;巷子口镇民居有特色,就做特色民居民宿;沩山有密印寺——沩仰庭祖庭,可以做类似无锡拈花湾小镇这样的禅意小镇,游客过来就是放空和休息;此外还可以独辟蹊径,做集装箱民宿、房车露营民宿等,这也是民宿吸引游客,做大做强、提升价值的核心竞争力。

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键在人。不管是乡村振兴还是民宿的发展始终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现在乡村民宿大多是一些农家乐、采摘园这种比较低端的形式,人員素质岑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民宿产业的发展。要把民宿做大做强,还必须有民宿专业人才的介入。专业人才的介入能将最好的理念、最好的技术、最具乡土的情怀引入进来,带动民宿产业的发展。当然要带动本地区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专业人才还不够,作为本地区最具威信的乡村干部,最有能力的乡村带头人,最有工匠精神的乡村传统技艺和能工巧匠,最具营销理念的经营业主及服务人员,以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村官,扶贫干部都要加入进来。只有民宿产业实用人才队伍充实,乡村民宿产业发展才可持续。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民宿服务质量也要与时俱进,要加强对民宿从业人员开展经营理念、服务和礼仪培训,打造品牌民宿。

村民的参与是运营保障。发展乡村民宿的目的是要带动当地村民增收。将当地村民排除在外,或者使其成为“局外人”,则有违中央一号文件的倡导精神。成功的民宿,一般都是吸引当地村民参与其中,除了收取闲置民房租金外,还可在民宿运营企业中打工。例如山东乳山市“一泊花港”民宿旅游项目,从项目开工到项目建成以及项目的运营全部雇佣当地村民,常年雇佣村民20多人,最多时每天用工达50多人。仅此一项就可增加村民每月收入2000元。有些地方还鼓励村民入股,成为民宿的股东,共同经营民宿,参与收入分红。一方面增加的当地村民参与民宿的热情,增加家庭收入;另一方面也可最大限度降低投资人在房租、人工、维护等方面的成本,提升竞争力。

此外,村民参与还将有效破除景区“门票经济”依赖症。在经营景区时,经营者通常以收取门票作为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这种“门票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经营者的利益,但长期来看反而制约了景区发展。况且门票收入最终都被企业或者少数人拿走了,对本地的村民来说,反而得不到多少好处,所以近年来,取缔“门票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人认为取消了门票,景区就没有了收入,维护景区将无比艰难,甚至导致景区无法发展。其实不然。如儋州千年古盐田景区,它就是完全开放的,游客可以随进随出。景区村民日常生活就是原滋原味传承千百年来的古法制盐,也是景区最大卖点。景区游客可以参与其中,体验制盐法,村民生产的盐还可作为商品进行买卖,每天三百多元的收入,也是不错的。儋州千年古盐田景区的成功,得益于村民的参与,一方面村民参与其中增加了收入,使得村民自愿去维护景区环境,另一方面保障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使得传统制盐法这种非物质文化得以传承。

未来乡村不单单是产业振兴,应当还是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依靠单个产业无法实现,需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民宿可以说正是适应了这种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经济业态。

猜你喜欢

民宿景区村民
孪生院子民宿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摘牌』
“摘牌”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某景区留念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你是民宿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