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换乘站的客运组织优化方案探讨
2018-01-15杨歆宇袁希龙宗小波
杨歆宇 袁希龙 宗小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在不断的进步,轨道交通作为新的方便人们出行的方式也会出现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轨道交通的换乘站是最直接关系社会秩序的一方面,要想实现轨道交通的效率优化和社会秩序的优化,就要考虑到轨道交通的各个方面,使轨道交通的发展更加人性化,与乘客心里的理想情况更加贴合,轨道交通换乘站虽然只是个站点的选择,但是要比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站考虑的方面要多,社会的需求使得轨道交通产生,但是绝不能给社会带来困扰,这时候对轨道交通换乘站的客运组织进行方案的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轨道交通;换乘站;客运组织;优化方案
轨道交通的运行理想中很好地满足了乘客的许多心理需求,但是推行起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乘客习惯了以往的乘车地点、时间和方式,改变实在不容易,轨道交通虽然以一种很理想化的形式出现,但有着坎坷的推行过程,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反差,要想克服轨道交通在现实中推行中的困难,就要从轨道交通换乘站的客运组织优化方案入手,人们把这些为乘客着想的措施看在眼里,自然会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这个方案实施起来就要简单许多。
一、轨道交通换乘站的客运组织优化方案存在的问题
1.客流过分集聚拥挤
轨道交通的运行必然伴随的是售检票设备、出入口和楼梯布局位置,这些人流量较大的地点都要进行合理疏散、合理安排才能避免因客流量过大所产生的问题,如果乘客流动线路不明确、混乱,就会使乘客措手无策,从而就会降低客流流动的效率,造成拥挤,给乘客的感觉极其不好,乘客的差评对轨道交通的运行是十分不利的,得不到群众拥护的交通方式面临的结果无疑就是衰落,这种还没成为主角就要落寞的交通设计无疑是种失败,看似只是不合理的布局,其实关键部分会决定着整个大局。
2.换乘条件的不适宜
轨道交通的产生本就对其他交通造成了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改变的绝不是整个大局,不可能要其他固有的交通方式为轨道交通让路,只能轨道交通去融入这个大环境,要想实现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的和谐相处,就要保证轨道交通间和其他交通工具间得到顺利衔接,但是这个问题却没有那么容易解决。这种交通方式间的衔接称作换乘条件,但是这种换乘条件并没有很好地满足乘客的需求,首先没有构成一条完整的出行线路,各个交通方式之间仿佛是独立互不相干的,没有很好的配合,给不了乘客换乘的舒适感和方便感。
二、轨道交通换乘站的客运组织优化方案的作用
1.缓解客流拥挤问题
轨道交通换乘站的客运组织优化方案能够为轨道交通换乘站的规划提供更为合理的指引,軌道交通换乘站作为轨道交通这一交通方式的重要一部分势必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一交通的运行,优化后的方案使得轨道交通的优势在众多出行方式中更加突出,也更能被人们所接受。客流的拥挤是很多交通方式运行中都会存在的问题,那么轨道交通假如能够优化好换乘站的问题,缓解线路换乘站的客流拥挤的情况,也是对交通方式的丰富和对交通问题的解决。
2.满足乘客出行需求
轨道交通为人们的出行搭起桥梁,人们在享受着轨道交通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希望得到更多的乘坐满足感、舒适感,与其他交通更好的衔接使得乘客换乘更加方便,也更加节省时间,乘客在换乘时也免去了那些烧脑的线路规划。换乘方便无疑是给了群众出行的动力,相比起之前拥挤不堪的人挤人的局面,宽松的换乘站当然是给了乘客一种舒适感,为出行也增加了一丝喜悦和轻快。
三、轨道交通换乘站的客运组织优化方案的策略
1.因地制宜优化客运组织方案
轨道交通换乘站虽然要更大程度上满足乘客需求,但是更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其安全性,选址要选在稳定地带,避开不利地带,这是最基本的选址要求,其次就是考虑社会因素,根据客流量多少规划简单明确的乘客流动线路,要注意完善导流系统。换乘站本就是人群容易集中的地区,客运组织优化方案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最普遍的问题。
2.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人流密集区就是危险高发区,应对突发事件时对人流的疏散极为重要,积极、完善的应对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损失,把不利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首先就是要检查换乘站是否有安全隐患,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乘客的安全是客运组织档案中必须要保证的,无论出现怎样的情况都要及时应对,给乘客一个无忧的乘车环境。
四、结束语
轨道交通换乘站加强了乘客和客运中心的联系,只有保证乘客的获得感、舒适感,才是对客运组织者最好的回馈,乘客的需求为客运发展指明了方向,促使轨道交通既要保证安全又要保证效率,群众既是最大的阻碍力也是最大的推动力,得到民心无疑是为这个方案助力,可见轨道交通换乘站是解决这个方案的入手点,也是关键点。因此,轨道交通换乘站的客运组织方案要不断的优化,来应对社会的变化和群众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董书龙.探究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优化改进的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17(10):255.
[2]胡立强,石玉晶,何朝峰.大型换乘站客流组织优化技术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7,34(01):148-151+161.
[3]周菁楠,李伟.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实时预测与客运组织应用[J].中国铁路,2013(08):81-84.
[4]汪波,韩宝明,战明辉,李得伟.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计算及加强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6(04):38-43.
作者简介:
杨歆宇(1990—),男,汉族,四川自贡人,本科学历,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行车安全管理,行车组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