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还有客家学吗?
2018-01-15谭元亨
谭元亨
一
现在还有客家学吗?
时下,客家研究可说是众声喧哗,此起彼伏,一个声音高过一个声音,尤其是高校里,更是热闹非凡,几乎所有的客家研究所都升格为“研究院”了,似乎不叫院就不够响亮,不够规格,不够……级别。而各种客家的学术著作,每本都洋洋上十万字,用来“拍砖”都令人恐怖。所谓的大师更拿到了一个个课题,滋养得脑满肥肠,经费用不完——凭此,能不说客家学在兴旺发达,凯歌高奏么?
却偏偏有人不识时务,质疑客家学的有无。
而质疑者,偏偏还是白发苍苍、学富五车的老学者,当然,也不乏对当前客家研究颇为关注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客家社团。
一个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竟可以成大问题了么?
猝然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开始,我似乎也有点发懵了,怎么现在就没有了客家学了呢?
要问现在还有没有客家学,当然得搞清楚,客家学是什么?它又是怎么来的?
刚进入19世纪,因珠江三角洲周遭发生的土客矛盾,和平县人徐旭曾写了篇《丰湖杂记》,被视为“客家宣言”,最早提出客家人来自中原。而后,增城人赖际熙在20世纪初创立最早客家社团“崇正总会”时,更有一篇颇为详尽的《崇正同人谱 源流》阐述了客家的形成、迁徙,[1]到30年代,罗香林的《客家研究导论》及其后的《客家源流考》则最终奠定了客家学的基础,为客家人的民族归属正名,以“大迁徙”历史确立客家的移民属性。
当然,不少客家学者,如古直、温仲和、温廷敬、邹鲁、钟用和,还有非客籍学者章太炎、罗常培等对建立客家学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丘逢甲、黄遵宪,乃至陈寅恪等客籍大家更提升了客家影响力。而太平天国的发生,瑞典人韩山文亲撰的《太平天国起义记》(中译名)更让世界知道了客家,这是19世纪60年代,也就是这时,外国传教士纷纷进入客属地,不约而同地对客家人予以颇高的评价——恰恰与土客矛盾引发的对客家人的污名化成鲜明对照。
客家学的建构,其核心价值,当因此形成。
其实,从命名便可以基本了解。“客”者,外来者,也就是移民,所以人们常把客家人与犹太人等族群相比较,移民便是最根本的属性,相对于原住民土著而言,否则,何以为“客”?况且,近千年来,这个族群形成之后,也不曾停止过脚步:走得出去是条龙,走不出去是条虫,这是基本的生存观;而“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则是移民属性引伸出来的文化价值观,如同犹太人敬重“教书先生”一样。抽掉了移民属性,也就没有了客家人——这正是客家学之本。
而汉民族身份的认同,也就是客家学的核心,即“中原说”,客家人来自中原,姑且不论是否“华夏贵胄”“衣冠士族”,但族源是不可改变的。当年,客家人的正名,正是由此而起,这关系到民族自尊、历史担当,尤其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正统观念——承袭这种观念,本身就是客家人对自己汉民族的身份的强调,不愿被边缘化、不愿作化外之民,不愿被贬抑、被排斥。无论是汉族身份,还是中原之源,这都是客家学创立时的根基。
我们更不难发现,无论“贵胄”“士族”是否涵盖全体客家人,客家学强调的中原文化,无论是山歌、围屋,还是习俗、文艺,均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尤其是近現代出现了那么多的文化名人、将军领袖,都在证明其高素质、高品位与所谓不开化的土著拉开距离,把自身塑造成形而上的,精神高贵的族群——这在相邻的族群中几乎没有,强调到了近乎病态。这也是客家学形成之际的历史背景所造就的,但也与近千年,尤其是近现代客家人的历史主动精神所分不开的。
作为客家学这样一门学问,当今已成为“显学”,它所跨的学科,不仅仅是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还有经济学、文化学、语言学,以及中国传统说的不分家的文史哲。再分,则与迁徙史、革命史、文明史密切相连,而从精神领域上看,客家人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乃到生命观,都值得深入探究。应当站在更高的层面,更广的视野去审视这一门学问。尤其是它与其他同类学问的不同之处,从而有所鉴别,区分。
上面几点,当是学者的共识,同样,也是普通老百姓所认可的,这是显而易见的,可归于常识之列。
可这样的众所周知的常识,如今却被那些故作高深、玩弄辞藻的象牙塔中的“高手”弄得似是而非,不知所云了。这才有文前不少人提出的问题:现在还有客家学么?
是提问者故作惊人之词,还是被提问者的装腔作势?
当常识受到质疑时,则意味着这个世界——至少是学术界已颠三倒四了。
二
先从客家一致公认的标准——非地域性文化说起。这本来就不是问题,作为一个移民族群,近千年一直在流动之中,从中原,到近海的山区,从山区到滨海,从乡村到都市,从海内到海外,直至全世界。移民文化自然也是非区域文化,其文化正是在移动即迁徙中形成与发展,并与沿途不同的文化发生交织,“客”字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这表述十分清晰的非区域文化,却一下子被颠覆为区域文化,乍一听,简直匪夷所思。毕竟,南方十一个省都有客家人,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地域称呼。不过,偷换概念每每是学术高手所擅长的,他们提出来的是,赣闽粤边聚集有最多的客家人,而这连成一片的三省边地就可以称之为其共同的地域,所以客家就是这个地域的文化,客家社会就是这个地域。(其实,广西客家人口就比这三省之一的福建多上百万,逼近江西,是否还可以称“两广客家更具地域性”?)以地域为研究的路径,梳理这个地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从而通过这个区域的民族源流,早前的民族语言或方言,以及文化深层、外来者与原住民的文化互动、区域开发与地域社会演进的研究,重新探讨客家本身的历史由来。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句话,以此地域作为重新认识、解释客家的唯一标本,摆脱中原移民观对客家学的束缚,“突破”,其实是否定罗香林的“中原说”。
于是,就有房学嘉于1994年的“土著说”。土著说论定,南迁的中原汉人,与赣闽粤边地域的古越遗民混化后才形成新的共同体,这便是客家。所以客家的主体是土著,即古越人,而流落到此地的中原人是少数,末了,他更断言,所谓中原人南下是“空穴来风”。[2]他的依据是,粤东北考古,已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人类痕迹,而这便是当地客家人的先祖。对此,王东觉得“问题在于,秦以前生活在赣闽粤边的古越人,就一定是后来的‘客家共同体的主体吗?他们在血缘和文化上与‘客家共同体具有怎样内在的联系?”[3]他认为,房学嘉是不曾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是“不证自明”。而房学嘉的例证,则是南朝时的一位文化名人程旻作为土著先贤,已有了客家意识并用来排解纠纷。
至于程旻是否土著即古越人,而非永嘉之乱南下汉人,恐怕毋须考证。因为在之前粤东(今大埔及其周遭)被称之为“义招”县,其义是以“义”招徕众多已在当地形成的南下中原人的 “流人营”,这是有历史记载的。只是“客家共同体”可提前这么久么?
我们先放下“土著说”。
由于土著说显而易见的破绽,其追随者做了很大的修正,但却走得更远。
没有中原汉人的大规模南下,无论哪个时期都是如此,有的是当地的土著。畬、瑶等少数民族广布赣闽粤边,这有大量的“峒”“那”的古地名为证。而之所以会形成今日的客家文化,只是历朝历代,由中原来的官员,在当地力推儒家文化,教会刀耕火种的畬民使用农具,久而久之,这种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相结合,才有了“客家”的语言,才有了对中原文明的认同,换句话说,没有“中原迁徙说”,而只有“土著教化史”进而至“土著归化史”,所以,如今的畬族、瑶族,大都说的是客家话。早年的韩愈、刘禹锡是明证,后来到宋明,文化人或有文化的官员就更多了,他们“培养”了终于有相应文化品位的客家人。
因此,客家仅仅是一个文化族群,与中原没有一文钱的关系,更不用提什么血缘、宗族。至于谱牒上的记载,更一言以蔽之,宋之易朝,对文化的毁灭相当彻底,所以,凡是有宋及宋之前的记载,只能是假托与攀附的,“厓门之后无中国”,文化如此,语言如此,族谱也如此。语言学家也认为,客家话已是最后期的古汉语了。
就这样,客家被彻底地“去中原化”了。
可这似乎还不够,原先还力主罗香林中原说的王东,在他2007年的《那方山水那方要:客家源流新说》新著中,提出了“方言群”一说。
本来嘛,否定了客家人来自中原后,总得交代一下,客家人原本是哪里的,房学嘉称的“古越人”未免太久远了,不那么靠谱,直接说来自畬瑶,又似乎有点“霸王硬上弓”, 人们未必一下子接受得了。
然而,方言群的提法并不新鲜,三、四十年前,台湾学者麦留芳就有过一部《方言群认同》[4]的专著。只是,他并没有把海外的客家人视为同一个方言群,而分为闽西汀州、粤东嘉应,还有惠潮等等,至于广府人,也有三邑、四邑之分,闽南人更有漳泉人、潮汕人等。也可以说,王东与麦留芳的“方言群”不完全是一回事。
王东借用“方言群”这个词,恐怕自己也没有搞清楚,而且,他从来没研究过方言,甚至连方言的概念,以及语言学者考察的科学实证技术都不曾掌握。
以至为此书作序的两位学者朱政惠、胡逢祥也在序言中不客气地指出:
对于“方言群”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方言群划分的相关理论等问题,却并没有加以明确的厘定和系统的梳理。再如,作者把客家界定为方言群,但是全书有关客家方言的实证性研究,却稍显薄弱。[5]
全书的主要 “创新”主旨被这么一否定,连立足之处都没有了,
之后,朱、胡不得不安抚一下,扣上大帽子,称此书“资料丰富,结构严谨,视野开阔,结论缜密的学术成果”,“把客家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学术高度”,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这倒不算什么。
一位語言学教授只直接问了他本人一句::“畬族人大都讲客家话,依你的划分,畬族也应属于这样一个方言群了。”
没有回答,也没有解释。
但实际上已经有了回答。
这就是,畬族才是客家的真正族源,至少是主要族源,畬族人讲客家话是教化的结果,而这更可证明客家人是原住民,而非南下的中原人。没有迁徙史,只有归化史。笔者曾与持同一观点的学者做调查,发现他每每刻意地追问,这里基本没有外来人,有的是外来官员与私塾先生,是他们把官方文化或儒家文化灌输给原住民的,这才让他们有了文化,这文化,便是如今的客家文化。
的确,在粤北等地,一度有十万客家人要求恢复自身的少数民族身份——主要是畬族。当时不乏功利的动机,在计划生育的严控下,作为汉族一分子的客家人,只允许生一胎,而作为少数民族,是允许生二胎的。
在整个广东,无论珠三角及粤西的广府人,粤东的潮汕人及粤东北的客家人,都与畬族人关系密切,而潮汕人更甚,因凤凰山在那里,但是,不曾有过把潮汕人当作畬族的说法。而钟、蓝、雷三姓,在广府、客家、潮汕中都有。盘姓则罕见一些。
资深的民族学教授吴永章说过,畬族是散居分布的,这与他们的生活方式相关,一个村,一个乡还好,但要形成一个镇、一个县,则很罕见,所以,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治县,但畬族是没有的。因此,畬族除开他们内部有自己的语言,一旦外出,就得说围绕着他们村子的民族或族群的语言或方言,如周围是客家人,则必定得说客家话,如是潮汕人,当然得说潮汕话了,凭此,把畬族说成是客家人,或把客家人说成为畬族人,均不足为据。[6]
况且,畬族的生产方式落后,粮食每每匮乏,所居之处自然条件恶劣,且不断在迁移中,所以,人口的繁衍,比有相对安居的族群要少得多,加上历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采取的镇压方式——这在赣闽粤的史志上记载不少,所以,直到上次人口登记,也不过百万。请注意,这仍是计划生育期间,他们是不受计划生育一胎所限的。较之上8000万的客家人,仅1%略多点。无论如何,这都不成比例,非要把客家族源说成是畬族,而非经过大迁徙来到南方的中原人——其中相当部分形成客家人,简直不讲道理。
也请大家关注,在不少方志上,都记录有客家人有严格的族规,不与异族通婚,这现象一直持续到1949年共和国建立之前。这也是他们守护其文化边界的必然举措,也是客家人的自我保护。不少客家老人都有这样的遗嘱,我们也不难理解他们在历史上为何会这样恪守这样的规则。别说异族,甚至于对邻近的广府人等,也一样。
在台湾,蕉岭人,即原镇平人,比现在的蕉岭的人数更多,著名的爱国民族志士、大诗人丘逢甲就是蕉岭人。有人找出若干范例,解释为何台湾的蕉岭人会比原址的多,说的是,当初入册,原住民因受排斥,所以依附上客家人,而被依附的客家人为帮他们,入册时把家中不曾来台的兄弟姓名写了上去,让他们去顶。这一来,蕉岭人在台湾的人口便超过了原蕉岭地方上的了。然而,仔细研析,就不难破解,在台湾,闽南人比客家人多五六倍,原住民是否依附闽南人更多呢?而台湾蕉岭人有几十万人,能依附上的有多少,比例多大?能超过一半么?其实,这暗含另一重意义,把客家人说成是非大陆人,从而达到“去中国化”。
希望那些在象牙塔中,摆出一付俨然是学术权威面孔的人,真正做到深入实际,做好田野调查,实证研究,实事求是,而不是煞费苦心去证明、附和某种脱离中国历史与国情的种种外来的“高深”理论。
笔者一直很钦佩从事方言调查工作的专家们,他们几乎一年到头都深入到田间地角,认真地、甚至是小心翼翼地捕捉每一个发音,从实证出发,从科学出发,将海量的录音加以累积、综合与辨析。为何方言学者如此坚定地主张“中原说”,恐怕,就如语言学家罗常培早年所说的:“如果有人把客家问题彻底地研究清楚,那么,关于中国民族迁徙的途径和语言演变的历程,我们就可以认识了多一半。”就已经揭示出来了。
把客家的一部“中原迁徙史”写成“土著教化史”或“驯化史”“归化史”,在很多人或许会以为是痴人說梦,可在象牙塔里却明明白白有人在这么做——当然,只是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而且自以为是在“超越”“突破”“标新立异”,并以主流自居而沾沾自喜。
而他们口口声声的“土著说”,自诩的“原生性”“在地化”与“草根精神”,到底有几许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方言学家们的努力,一脚水一脚泥,全神贯注的聆听、辨析,则反而无原生性、本土意义与草根精神吗?这实在是教人匪夷所思。
既然客家学的支干,汉民族认同与大迁徙的根本特性被抽掉,那么,客家学又何以立起来,还有什么“建构”的必要呢?
似乎,自徐旭曾、赖际熙、罗香林而来的客家学,该到此终结了。
三
于是,终结者来了。
轰然倒塌,只要再加一把力了。
先是陈支平的《客家源流新论》,“新”在于,他以铺陈比罗香林[7]更详尽得多的谱牒——这也是他涉猎客家研究之前见长的学术方向,以谱牒中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于闽南人以及广府人属地为记载依据,从而证明客家民系本就是包括广府、闽南人在内的“南方各民系相融合而成”,所以,客家源流与南方的闽、粤、赣各民系无本质上的差别。如果换个角度,也可以说,闽南人、广府人族谱中也有祖先来自客家地域的记载,所以,他们同样也是因与客家一样的迁移与融合而成。
笔者做了较深入的广府研究,不错,珠玑巷南下的广府人,以罗贵为首的36姓97家中,包括罗姓在内,也有不少后人迁入潮汕及客属地,成为潮人或客家人。更早一点,唐代迁入番禺的孔姓,在那里也建了个“阙里南宗”的大宗祠,后人分十一个房,向东南西北分进,如今,每年各房来拜祖先的,不仅有讲广府话,也有讲客家话、潮汕话的。36姓如此,罗、孔、单姓也如此,然而,凭此能得出陈支平这样的结论么?
照此结论,客、广、闽、赣各族群,均无本质区别,那么,独立的客家或广府什么的,事实上并不存在,可以一概而论了,从而把南方各大族群统统消解了。
只是陈支平还没说这么“透”。
与他同一所大学的刘镇发,索性推出了一部学术专著,书名就叫作《客家,误会的历史,历史的误会》最终取消了客家的存在。[8]
颇有意味的是,他也从广府方言、客家方言作为一方入手,也就是方言群切入,以此“庖丁解牛”,把客方言解构掉,最后否定了客家,认为这是一个“历史的误会”——本就没有这样一个族群!
他倒是不似王东那样一知半解,而且能依照方言研究的技术路线一步步证实:“客家话跟广州话最像——所选的基本词中有79%相同,而单音节中,则有40%相同;嘉应方言在声、韵、调、词汇、语法各方面都较接近广州话或台山话”……由于“客家民系的共同特征只有客家话”,而客家话作为方言被他归入了广府话,那客家区别于广府或其他族群的特质也就荡然无存了。
不能不说刘镇发引证了很多的材料包括遗传、体态特征等,作为历史、人类学的证据,但是,他最后的结论,是客家完全是一部误会的历史,是学者用想象构建出来的,最后也只会似泡沫一样被消解,从而消失。顽固坚持客家理论,等同于食古不化的保守人士,最终阻挡不住客家在一两个世纪内的消亡。
刘镇发是惠州客家人,又在香港教过书,如今,香港的客家人,四五十岁以下的,不少只会说广府话了,因为香港的官方语言,在回归前除英语外,只认可广府话。在强势文化的压力下,对自身文化产生怀疑,对弱势文化身份产生恐惧,亦不难理解。而惠州与广府区域相邻甚至交错,惠州客家话中受影响或嵌入的广府词汇,有几百个也不足为奇。
但是,整个的理论,则是建立在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之上,这如同“土著说”建立在早期人类学的“愈原始愈正宗”一样,“误会说”其实与“土著说”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把客家归于广府人的一部分,这才可能最终消除掉“历史的误会”,毕竟,“整个客家认同的过程是一个误会的历史”。
所以,他与陈支平的“新论”并无二致,也许说得更彻底。只是他作为客家人的无奈,与陈支平“他者的眼光”,在心理上有巨大的落差。
这里不想太多阐述文化人类学的理论。
笔者以为,如果我们脱离了一个族群心理上、情感上的基本特征,尤其是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上的异同,只作形而下的考察,势必会走入歧途,无法达到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这些,我在众多的论文――把客家与广府与潮汕人的比较,以及与湖南人、畬族人的比较,乃至与犹太人的比较等等,已经说得很明白。把“历史地形成”置换为“想象的共同体”。把罗香林的历史追溯置换为想象的“历史的误会”,这不是什么新思考或新发现,而只是走向死胡同罢了。
其实,要反驳客家=广府这一荒谬的观点,有太多的根据。“客人开埠,广人旺埠”就是一大差异,“广府人散沙一团,客家人山头一堆”,亦是。广府人“顶硬上,鬼叫你穷”,客家人却“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便是。……还可以列举沉淀久远的客家与广府的民谚与格言。
而广府方言与客方言的差异,只要一听就明白了,北方来的,相对而言,会觉得客家话接近些,易懂,但广府话或白话,就不那么容易听懂,那么好学了。至于两种方言交界之处,互有影响,彼此借用,从中挑出几十个、几百个词汇互通,实在是太寻常了,可这能作为两种方言就是一种的依据么?至少在统计学上是不成立的。
总之,客家这样一个族群,是历史地形成的,今天,更是建立在“已然”与“实然”的认识基础上,也就是说,客家并非由学者的理论、作家的创作而构建起来的,不是西方民族理论中的“想象的共同体”。这个族群有其形成的历史动因与发展过程。族群认同,并非类似于民族神话的信念,更非虚幻,而是实实在在的文化自信與自尊。
四
学术界深知,早年人类学“其重点系在史前时代与野蛮民族”,故有“历史的历史”之谓,中国一度也被放在文化上较落后的区域与民族上。因此,把客家说成土著,古越人或畬族等不能不说是深受其影响,以批驳早期客家学称客家人乃“中原贵胄”为由,以“草根”、原生态、本土化来否定,排斥作为阳春白雪的文化艺术、历史哲学,也就顺理成章,更理直气壮了。
殊不知,当今人类学,已经有了城市人类学、文学人类学乃至哲学人类学的高点,这种排斥,才是真正的食古不化了。而大迁徙引起的文化变异、互动、融洽、调节等等,同样是文化人类学的重中之重,唯西方理论马首是瞻者,对此是否心有戚戚?
阉割了一个族群的精神,也就可以任其摆布了,当然,这是“去中原化”的必然结果,更是反“汉民族认同”的最终归宿。
当客家人不再是从中原万里长旋迁徙而来,其汉民族身份受到怀疑直至否定,那古老的、一度先进的并仍在更新、进步的中原文化,那历几千年形成高素质、优品格的龙的传人,炎黄子孙之汉族身份,还能剩下什么?客还是客吗?
我们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也绝不会认为自己血统就比他人要高贵,我们坚守“中原说”,不仅仅为的学术底线,为的实事求是,尊重历史。
还客家学一片净土!
让客家学守住自己的根基与灵魂!
[1]赖际熙《崇正同人谱 源流》香港,香港崇正总会1995年影印版
[2]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
[3]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麦留芳.《方言群认同》,[台]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乙种第14号,1985年
[5]见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序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吴永章《客家传统文化概说》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7]陈支平《客家源流新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8]刘镇发,《客家,误会的历史,历史的误会》,广州,学术研究杂志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