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自由”的言说

2018-01-15谢舒

中国慈善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张军局限缅甸

谢舒

张军的身上有太多让我好奇的点。

上世纪80年代名校毕业分配到卫生部,7年之后辞职前往缅甸,在贫瘠穷困、疾病丛生、战乱频仍的缅北地区做卫生救助项目至今。

如何在缅甸中央政府、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政权、夹缝中生存的老百姓这个三角关系中同时赢得信任,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协调国际社会资源进入最需要的地方,如何在回到北京时面对与曾经的同僚之间在物质与身份上的落差—对于这些故事我很想知道。

在近3个小时的采访中,张军有问必答,我能感受到他对我的信任。成文之后,应他的要求我把稿子发给了他。他看得很仔细,删掉了一些内容,对一些表达作了调整,隐去了一些关于缅甸当地局势和卫生救助状况的描述。

“你们的刊物面向公众,我说的有些信息私下里说说可以,正式说会对外涉及很多部门,就不合适写出来。”他说:“做事的总是不如不做的,我只希望我能安静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希望节外生枝。”

我觉得很可惜。我相信他删掉的那些东西如果能够得以呈现,会让我的报道更完整,更有力度。但我能够理解他的做法。

在采访中,时常会遇到采访对象有所顾虑的情况:虽然都是实话,但这么说有关部门会不会不高兴?以后卡我的项目怎么办?这么说,支持我的人会不会误解?以后不支持我了怎么办?……

从报道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揭示行业内真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哪怕是细枝末节,才有利于推动现状的改变。但是,在当前并不成熟的行业环境下,一些公益人处境艰难,“还是不能给人把后路断了吧”,面对采访对象的要求,有时候会这么想。主编说过一句话:“我一般会考虑会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一些麻烦。”我理解她的意思是,在不影响报道根本的真实性的同时,记者也需要为采访对象有所考虑,学会保护采访对象。

作为一个记者,最大的幸运是什么?是能够遇到有故事的人,遇到勇于自由表达的人。他们的自由表达把你带进一个更宽广深邃的空间,让你更靠近他们,看到更多变化中的人与事,看到自己,并通过你的笔让更多的人获得和你或相同或迥异的感受。

只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碰不到这样的幸运。我们是那么难以抵达对方的内心,或许困于想要塑造的形象,或许困于身份,或许困于欲望,或許困于忧惧,能够放开自己、自由表达的人何其少矣。他们的局限决定了我们的局限,难以突破,令人遗憾,却是我们需要接受的,必然的现实。

猜你喜欢

张军局限缅甸
The regulation of memory effect and its influence on discharge properties of a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riven by bipolar pulse at atmospheric-pressure nitrogen
缅甸总统吴廷觉访华
缅甸非常之旅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我国破产法的适用局限与完善建议
庄一强看医改走出行业小局限
CO2 Capture by Vacuum Swing Adsorption Using F200 and Sorbead WS as Protective Pre-layers*
回忆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