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指导
2018-01-15朱敏
朱敏
一、引言
就业是全社会近年来的一个持续热点问题。我校作为一所综合类的高职院校,2018年高职毕业生达3375人,比2013年增加536人,增幅达18.9%。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机。究其原因,除受高校扩招、我国经济发展等的影响外,高职院校对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明显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面对这些新情况,高职院校如何针对目前就业现状有效地开展毕业生职业指导?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如何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我校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更好地落实这些政策,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这对我们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更高质量职业指导的必要性
1.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需要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相匹配
大学毕业生作为社会就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关注的热点,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就业局面。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由此可见,就业问题作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否,包括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和民生的改善。因此,作为高职院校也必须高度重视高职生的就业问题,为高职生的就业提供更优质的职业指导。
2.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需要创新职业指导
据麦可思发布的“2018年就业蓝皮书”,2017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2.1%。由此可见,高职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招生、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基本上仍然按本科院校的模式运作,没有从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致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不仅有总量压力,还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以我院为例,我院2017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1%,与全国高职院校2017届(62%)基本持平,毕业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51%)。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中部分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尚需进一步解决,这种结构性矛盾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可能还会更加突出。因此,针对日渐严峻的高职生就业形势,职业指导的内容模式必须创新,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3.高职毕业生对职业指导需求迫切,需要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根据近几年我院与麦可思对毕业生做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我院高职毕业生对职业指导服务知晓度差, 整体参与度较低,满意度不高。但与此同时,从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看,高职毕业生对职业指导的需求非常迫切, 期望值高,而且关注的焦点也从“找工作”逐步演变为“职业发展”。大部分的毕业生希望得到各种形式、有效的职业指导,并且希望职业指导能起到“授之以渔”的作用,以便在以后的求职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以预计,就业市场呼唤专业而有效的职业指导,面对这种强烈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应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高职毕业生提供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三、高职院校对高职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的现状
1.高职院校对毕业生职业指导定位不够准确,缺乏长远规划
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各高职院从自身的生存出发,为了应对就业制度的转变,适应高职生就业的需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普遍成立了人才市场、就业服务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机构,但主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当下的就业问题,而不是从学生的职业生涯定位的,其目标很难走出应急和短视的行为选择。
许多高职院校只重视就业率,而不重视就业质量,一般在学生临近毕业时才开始就业指导工作,忽视了对在校高职生的“全程化、全面化职业指导”,缺乏长远的职业指导的目标定位。
2.职业指导体系尚未健全,对毕业生的职业指导专业化较低
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处于起步的阶段,因而全面的职业指导体系尚未健全。根据我院调查,我院2016届毕业生获得第一份工作的主要渠道是“通过专业求职网站”(33%)和“通過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31%),2016届毕业生中接受“职业发展规划”求职服务的比例为39%,接受“辅导面试技巧”求职服务的比例仅为12%,另外,我院2016届毕业生表示“没有接受任何求职辅导服务”的比例达35%。结果显示,很多高职生还是将宣传媒介作为他们获取职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接受学校求职职业指导服务的覆盖面较窄。这说明,当前社会化的职业指导体系(包括各级政府、有关社会组织和高等学校)还没有形成起相互支撑的格局,高职院校内部的职业指导工作资源相对匮乏,缺乏系统的、完整的职业指导体系,专业化程度较低,难以保证职业指导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3.职业指导个性化服务不足,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就业实质上是个人实现自身与职业的匹配,最终要解决的是每个个体的职业需要。麦可思调查表明,全国高职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为40%,我院2017届毕业生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为48%,与2016届(48%)持平;认为目前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的毕业生中,有44%的人是因为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有29%的人是因为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由此可见,对每一个就业者来说,除了具有普遍的问题需要解决外,更多的是解决每个人特殊的问题,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还处在仅仅针对普遍学生的普遍问题的初级阶段,职业指导的粗放型导致了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差。
四、如何对高职毕业生进行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1.改变传统的职业指导理念,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指导不仅仅包括就业指导,还包括学业发展的指导、个性完善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以及创业指导等内容。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指导也应转变理念,由过去仅仅帮助学生面对一个工作、一次面试或一条特定的职业道路的做法,转而培养他们在未来一生中具有可持续生涯所需的认知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使他们能够开发和扩展自己的综合能力。我院这几年对高职生就业的职业指导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已从传统的追求高就业率过渡到现在追求质量就业、兴趣爱好就业的职业指导工作理念,工作方向也调整为保障高专业对口率、高企业满意度、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业吻合度、低离职率等。
同时注重从入校开始,引导大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让学生亲身参与生涯规划,发挥主动性,根据自身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换句话说,我们要从源头上培养他们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进一步完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改进职业指导课程内容
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进传统的职业指导课程内容和方法;课程建设要把握全面、全程的原则,不能仅关注毕业阶段,要结合学生的需求从学生进校开始到毕业求职期间全程分阶段实施。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院目前已形成了“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就业指导为主线,以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为补充”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3.加强创业指导,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面对激烈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更是社会职位的创造者。通过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给别人提供更多的职位。因此创业指导在促进就业中也非常重要。
近几年,我院开设了创业类选修课程、创业培训讲座、创业论坛、创业诊断、创业大赛等多种形式的创业辅导活动,让学生学习创业知识,指导毕业生认识创业所必备的素质和条件。其次,在每年毕业前期,可以举办毕业生创业指导现场咨询会,请有经验的创业成功者到校为毕业生作创业报告,帮助大学生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信息、市场、管理和经验等方面的困难。
为鼓励和扶持学生自主创业,高职院校应成立大学生创业基地,这是高职毕業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实践平台。2014年,我院开始创建就业创业型文化校园,让学生们在就业创业式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习,对学生实施滴水穿石、耳濡目染的就业创业指导工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就业创业教育及实践平台,为真正实现高质量就业打下基础。
4.建立全面高效的职业指导服务系统,提供个性化服务
高职院校应建立全面高效的职业指导服务系统,给学生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使职业指导在帮助高职毕业生获取职业信息、就业能力和促成学生直接就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我院已建成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和国家级职业指导工作室,完善了国家级职业指导工作室的软件服务项目建设,同时开放了个体指导室、开放就业招聘区、就业心理咨询室、职业体验室、团体指导室、招聘宣讲厅、音乐减压室等就业专用场所,为在校高职生提供全面高效的职业指导服务,满足学生期盼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需要。
5.提高职业指导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建立职业指导服务工作评价系统
高质量的职业指导与职业指导教师的的自身素质、知识水平、信息掌握、实战经验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职业指导教师可通过自身提高和学校组织培养的方式,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和强化自我角色训练;在提高专业知识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方面,职业指导教师应以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为目标,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和交流。
五、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高职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许多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我院为例,分析了对高职毕业生进行更高质量职业指导的必要性,提出一些思考建议,希望通过深入开展职业指导实践,不断探讨和摸索高校职业指导的最有效方法,让高职毕业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指导教育,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