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

2018-01-15钱香花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德育

钱香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高校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使命与历史责任,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及文学等多种理论形态,散发出迷人的思想文化光辉,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底蕴,启发着立德树人的伦理智慧,为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范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方面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特性,使在高职院校学生德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补偏救弊”的作用,不仅彰显出人文关怀的德育取向,而且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提供丰富的伦理文化资源,对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优秀品格及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职院校德育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高职德育的必要性

(一)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 高等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同样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使命与历史责任。高校的核心任务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正是传承创新人类优秀文化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其在文化建设上的功能具有特殊意义和不可替代性。加强高职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增强文化自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的重要抓手

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学生的素养不仅关乎个体未来的发展,更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着全球化日益向纵深发展,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向更广范围覆盖,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碰撞更为强烈和频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受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传统价值观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亟需培养学生形成蕴含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和中华传统美德为核心的素养,在防控多元思想文化冲击中牢固大学生共同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抵御社会不良信息和负面现象的影响。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应当成为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精神根基与动力之源。高职德育应迎难而上,让大学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的摇篮、社会引领的重要动力,更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三)提高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全面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客观要求。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不僅要有过硬的技术技能,更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而后者对于人发展的影响则更加深沉持久。高职学生普遍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其相对薄弱的文化素养会直接影响到通过学习能力开发潜能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深厚学养,是最丰厚的文化精神土壤,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在大学期间补齐文化素养层次,将中华文化精神作为人生底蕴和成长底色,扎下深厚的人生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满对于“人”的终极关怀,对于如何立身修德、如何与人相处、与自然相处等有着大智慧。例如,在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态度上倡导贵“和”持“中”,团结和谐的理念,在对待人生态度的问题上倡导“内圣外王之道”。因此,在高职德育中幵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找到修身养性的路径,提高自我认知和适应社会的水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敬畏感,引导学生树立“以德为先,以技立身”的发展理念,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在契合

(一)以“育人”为核心的价值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的价值目标是相一致的,二者均以“育人”为不懈的追求,即注重个体的品德修养和人格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道德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有德行的人才能称之为君子。“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儒家君子圣人的理想人格在某种意义上即表现为仁与智的统一。“就其深层内涵而言,‘仁表现为一种完美的德性,‘知则是指在德性制约下的伦理理想或道德理性,二者从不同方面展示了‘善的品格。”而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一价值追求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目标相契合的,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现实可能。

(二)资源共享性的教育内容

高校德育的内容主要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创新创造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蕴含着这些方面丰富的德育资源,这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基础。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欧洲学院谈中华文明时指出:“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正心笃志及崇德弘毅的道德修为方法,促进大学生自身人格修养的完善和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爱共济,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价值观。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命题,高校德育在教育方式上都同样注重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及实践,从孔子提出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到陆游提出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要把“知”和“行”统一起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在当今高校德育工作中,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已成为德育工作者的共识:道德实践和道德认知同样重要,学校德育不能知而不行、先知后行,学生的道德发展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德育必须回归社会生活。通过知行并用、行困求知、以行证知、以知领行、以行探知的方式促进“知”与“行”的融合,以此促进高校德育实践有效开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与高职德育具体结合

(一)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既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传统,也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中,蕴含着丰厚的爱国主义素材。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倡導“家国同构”的价值观念,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体成长经历,崇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増强大学生对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认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国家的富强发展是每个人自强自立自尊的重要保障和依托,自觉将个人奋斗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导大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以理性的态度、高尚的品德和奉献的精神,自觉承担起当代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所要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二)将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怀与和谐处世的人际关系教育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主张用道德伦常来调节人际关系,如儒家的仁爱、墨家主张的兼爱等思想,倡导仁者爱人、民胞物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信条,蕴含的就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包容心态、相互扶持的友善心理。仁爱思想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资源,对高职学生认识和践行仁者爱人、宽恕之道,营造和谐互爱的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要通过对传统道德文化中关于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的提炼与研究,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引导学生认识到古代仁爱思想的现代价值与现实局限性,讲清楚在现代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历史借鉴如何进行,逐步培养学生守望相助、乐群友善、大度宽容的人文精神,促进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将崇德弘毅、刚健进取的人格修养与学生个人品格教育相结合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是指导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导向。自强不息精神,不仅体现为孔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积极进取精神,而且体现为毛泽东同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勇于担当品质;不仅体现为荀子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持不懈精神,而且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强不屈品质。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了民族向心力,这与当代高职学生个人品格教育内在契合,对学生积极进取,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仍有激励熏陶的作用。高校德育工作者应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中人格修养思想的提炼和研究,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的精髓和方法,引导大学生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在挫折和磨难中培育他们坚韧不拔、不懈进取的优秀品质,为将来自己所要担负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复兴中华民族中国梦的任务而储备力量。

责任编辑 魏家坚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德育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季札挂剑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