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国际教育认证标准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8-01-15卢士华叶雯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毕业生实训课程体系

卢士华 叶雯

目前,高职教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阶段,高校将提高办学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IEET推动的教育认证主旨是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确保专业的教育质量,亦即培育学生的成果。2017年,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与IEET(中华工程教育学会)达成合作意向,广东12所高职院校的13个专业参与工程及科技教育(TAC-AD)认证工作,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其中之一。希望对接国际认证标准,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持续提升专业的办学质量。

根据TEET认证要求,专业教师研讨,确定专业建设思路(图1):根据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用人单位及毕业3年以上的校友建议、兄弟院校调研结果及学校、学院教育目标,初步确定本专业的教育目标与毕业生核心能力,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指导、修订,最终确定专业教育目标与毕业生核心能力。根据专业核心能力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完善实训教学条件与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教学实施。制定持续改善的评量机制,对教育目标、核心能力、课程及教学实施进行定期审视与改进,保障毕业生核心能力达成。

一、确定专业教育目标、毕业生核心能力

IEET认证规范要求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专业教育目标及毕业生核心能力。专业教育目标与原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含义不同,专业教育目标是本专业毕业生毕业五年左右时能够达到的能力。毕业生核心能力是学生在毕业时应该具备的,帮助其未来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能力。

走访兄弟院校,学习其教育目标、毕业生核心能力制定经验;专业教师走访企业,了解建筑产业发展方向及企业人才需求;结合学校、学院教育目标初步确定专业定位、教育目标及毕业生核心能力;对雇主、毕业3年以上的校友、应届毕业生进行专业教育目标、核心能力重要性、达成度调查;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再召开专业教研室会议,调整专业教育目标及毕业生核心能力。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进行修订,经过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上报教务处审核备案,最终确定了专业教育目标与毕业生核心能力。并确定专业教育目标与毕业生核心能力关联性,如表1所示。

专业教育目标:学生毕业后成为具备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知识与技能、具有团队合作与工程伦理认知能力、具备国际视野与持续学习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核心能力:

a.具备工程识图、施工技术应用知识与技能。

b.具备工程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使用工具处理工程相关信息。

c.能按照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实施实验,并分析、解释及应用成果。

d.具备发现、分析及解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问题的能力。

e.具备沟通协调与团队合作能力。

f.具有持续学习能力。

g.具备良好的人文和身心素养,理解及遵守工程伦理及职业操守,具备绿色节能意识和创新意识,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观点。

如表1所示,本专业所制定的毕业生核心能力能支撑专业教育目标的达成。

二、达成毕业生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修订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毕业生核心能力达成的关建。通过专业教师调研、研讨,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确定了由通识课程、数学和基础课程及专业实务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如图2 所示。通识课程即基本素质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及课外综合素质训练课。数学及基础科学课程包含微积分、工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相关实验等课程,本专业根据需要,仅开设高等数学。专业实务课程是指与专业直接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通过专业教研室会议及学院教学委员会确定每门课程教学目标,并确定其与核心能力关联性,每一项核心能力设置10门以上课程予以培养,以确保核心能力的达成。

三、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IEET认证要求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专业实务课程均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实务)结合的考核方式。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为例:此课程设计一系列实训任务,以任务分配—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模式展开教学,培养学生测量放线技能、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四、完善教学条件,保障学生核心能力达成

1.师资队伍建设

IEET认证要求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必须与本专业相关,有一定企业工作经验及相关职业资格证,并参与业界交流。本专业重新审视专业教师数量、结构、专业背景、工程背景等。对企业实践经验少的教师,让其参加校内工作室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或赴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取得行业资格证书,参与工程等系列高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另外,专业面向行业企业聘请一批高技能人才为专业兼职教师,担任课程教学或顶岗实习指导工作。

2.实训室建设

IEET认证要求实训室必须有相关专业设备与环境,提供足够的信息设备供师生进行与教育目标相符的教学活动,能营造一个有利于每名学生发展专业技术能力的环境,还必须有相应的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本专业加大了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不断根据专业教育目标及核心能力培养需求规划实训基地,确定校内实训场所与设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确保实训设备贴近企业设备、实训环境贴近工作环境。目前,校内实训基地占地面积约4000余平米,实训室18间,设备总价值1300余万元。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均能满足教学需要。但是根据建筑业装配式发展趋势,在未来的3年内,拟建装配式实训室。目前,实训室有较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但是仍在不断的完善中,以期促成良性的师生互动环境。

五、定期评量,形成持续改进的质量改进机制

1.教育目标达成审视机制

专业定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估。具体实施:针对毕业3年以上的校友、用人单位(雇主)发放电子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教育目标设置的重要性与校友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如图3。校友、雇主对专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性认同较高,但是,达成度平均得分毕业校友为3.88,用人单位是4.17,校友、雇主对教育目标的达成度评分比重要性评分要低,说明校友毕业3~5年后还是不能完全达成教育目标,专业还需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实训、实习条件,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达成度,从而促成教育目标达成。

2.核心能力达成审视机制

专业定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毕业生核心能力进行评估。具体实施:针对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雇主)发放电子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毕业生核心能力重要性与达成度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如图4。雇主与毕业生对核心能力重要性认同度较高,毕业生对核心能力2、3达成度评分较低,雇主对核心能力3、4达成度评分较低。针对达成度评分较低的核心能力,专业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對策。

3.课程与教学实施审视机制

(1)课程体系审视机制

专业教师通过企业调研、研讨,自我审视课程体系合理性,课程体系设置是否支持毕业生核心能力达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指导、修订。

(2)课程评量机制

课程采用多种测评方式,保障课程教学目标达成。专业设置了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负责人定期组织授课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研讨,并安排作业、实训报告、作品、期中考、期末考等各种评量方式,以验收其课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在每次作业、实训报告、作品、期中考实施后须进行学习成效分析及检讨,对于学习成效不佳的学生则进行辅导。一般,若学习成效不佳的学生为少数时,则由教师个别辅导;当学习成效不佳的学生属多数时,则授课教师会在课堂上针对基本观念加以讲解。同时,在课程结束后针对课程进行关于课程教学目标达成问卷调查,期末考试结束之后,授课教师填写课程分析与评估表,检讨课程支撑学生核心能力达成度。根据调查问卷及课程分析对以后的课程教学提出改进意见。

(3)教学过程实施监控机制

专业采取了学生评教、学生期中座谈会、教师互听课及督导评课措施,对教学实施的过程进行评量,促使授课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授课,保障毕业生核心能力的达成。

参考文献:

[1] 郭绍英,吴芳芳.基于IEET工程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以武夷学院为例[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7(06):213-216.

[2] 曾鹏.IEET工程认证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J].广东化工,2017(18):218-220.

[3] 王倩.基于IEET工程认证的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资讯,2016(12):91-92.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毕业生实训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