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合作让体育课堂更精彩

2018-01-15石凯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合作体育能力

石凯

摘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是为了完成个人不能完成的工作,在我们体育里,合作是娄见不鲜,大到奥运会集体夺金牌,小到校运会班级争名次。大的体育合作项目有各种球类,比如:篮球、排球、足球等等,小的体育合作项目如体育课中二人配合跳绳数数,仰卧起坐中的一人压腿一人做练习的配合,长绳中的摇绳配合,技巧中的保护帮助等,可以说合作在体育课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关键词:合作;体育;能力

肖伯纳曾说:“你是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肖伯纳的话对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课堂交流和合作”有很大的啟示。那么什么是合作学习呢?但是,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接纳。

合作方式有很多种,合作手段也有许多,但这些方法与手段,都是为合作的意义存在,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的技能技巧,偏离了这一点,合作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这里有三个鲜活的课堂实录,分别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一、“引导”学生合作,加强“技能技巧”。

例如《前滚翻》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在第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前滚翻的练习。有的学生当然从小就会,有的是在课堂练习中通过模仿他人独立摸索会的,属于悟性很强的学生,但有绝大部分的学生是不会的,他们当中又分为两种人,一种是自己主动跟别人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在第一课时就基本做会了;另外一种属于自己不主动跟别人请教,别人又不主动帮助,这一部分学生在这次课中收获不大。那么,在第二次课时,我开始引导学生合作,即要求练习好的同学当小老师主动找学生,不会练习的同学主动找小老师,在课中激发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很快课中有许多学生师徒结对,这种师徒结对的练习方法激发了他们练习的兴趣,许多小老师把自身经历作为经验不了其烦地交流给了其他孩子,其他孩子也非常虚心地学习和练习,一堂课下来,效果很不错。当然,还有孩子在老师的激发下还是不会合作,总是找不到同伴,怎么办呢?这时你就要教授他一点技能技巧。首先要告诉他主动一点,不要老是等别人来找你。其次是告诉他在语言上要诚恳,比如说:王磊同学,你除了帮李红之外,能不能也教教我呀!”我想这个王磊同学会很高兴地多收一个徒弟,因为很有面子呀。又比如:“刘强原同学,你不会做,我能不能来教教你。”我想这个刘强原同学可能正愁没有找到老师,会很爽快地答应,但如果她已经找到老师,我们也可以勇敢地再试问一个同学,所以说引导孩子们合作,要给他激励,增强他的勇气,从而激发出他的合作意识。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合作技能技巧的培养,使学生与同伴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此来教育学生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并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看看能为他人做些什么?让他们体会到爱他人和被人爱的快乐,品尝到做人有价值。

二、“引导”学生认知,培养“合作精神”。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在体育教学中,特别讲求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学低年级里面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自控力差,这种合作意识的培养就尤为重要。做过这样的一个跳绳游戏叫做《快快跳起来》,每次游戏的结果很有趣,每个班上基本都是女生胜出,这让我很纳闷,后来我让男生总结原因,他们说:“××同学注意力不集中,绳到他的脚下来了他不跳,绊了绳”,“××同学故意踩绳”,“××同学在里面推人、打架”,“××同学故意把绳子拉很高,跳不过”等等,虽然这是反映男生调皮的共性,也不是他们游戏中还缺乏技能技巧,但总结起来也说明了一条,做游戏不团结,不合作,没有个人责任感。如果这时在课中抓紧时机对他们进行合作精神的思想教育,无疑会使学生收益非浅。因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合作学习的价值所在,如果学生能从游戏中领悟到这个精神和意识,那么这个游戏即使失败了,也可以说是成功的游戏。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慨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三、“引导”学生自省,纠正“不良行为”。

众所周知,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但也要防备教学中因为没有即时正确地引导学生而产生的不良思想倾向。例如接力比赛游戏中,因为没有事先考虑周全,比赛结束后,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学生一对和二队吵成一片,甚至动手打架,原因是一对因为赢了就沾粘自喜,自吹自擂,把二队说得一无事处,二队因为伤了自尊心,有理说不出,很不服气,就眼红脖子粗,有的动手动脚,有的粗口骂人,有的恶语相加,全然不顾同窗友谊,可以说这次课的团队合作教育是失败的。课后,我针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暴露出的不良品质和他们进行探讨,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决心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那么,我在第二次课中,在比赛前,我先作了深入的思想工作,然后给学生提出了三条要求,第一条是友谊第一,第二条是合作第一,第三条是尽责第一。结果,比赛结束后,学生不论输赢都高高兴兴的,也不相互议论,也不相互指责,都感觉到自己为本队尽了力,并有为下一次比赛而奋斗的决心。这不仅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同时也培养了他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自我认知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群体活动、业余训练、运动竞赛中注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等的合作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可以说体育教学将学生群体集中在一起进行学习和锻炼,比起其他学科更具有合作和交往的可能,体育项目中的团队精神的培养对于矫正独生子女自私、不合作等不良品质,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融洽协调、互帮互学、共同生活,学会理解和关心,增强团队意识,促进人的社会化,在协作中履行各自的责任,体悟人的交往所产生的效能,进而理解人在集体中的角色,以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独特个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体育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