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校中实施核心素养评价
2018-01-15李聪明
李聪明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涵盖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模块,并包含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有人文积淀、理性思维、技术运用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催化。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我们真正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确立回归教育本原的思维逻辑,为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引领性支撑。
在实践过程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通过三个紧密相关的途径,即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评价改革。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而是必须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在当下的教学中,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仍然是教学的基本方式,过度關注固定的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的现状非常普遍。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转变,而这些改变又必须与评价改革相配套。
“绿色指标”以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核心
因此在评价改革中,上海市推行了一套绿色指标评价体系。在该体系的1.0版本中,绿色指标以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核心,涵盖学业水平指数、学习动力指数、学习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跨年度进步指数、身心健康指数、品德行为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影响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十个方面。这对学校转变教育管理模式、教学研究方式、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态,以及转变社会价值观念等都有一定的实践成效。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展开总结反思,要在1.0的基础上提升绿色指标的专业性,更加提升绿色指标对实践的干预,因此对绿色指标1.0版本进行了“升级”。相比于绿色指标1.0,2.0有以下5点变化:绿色指标框架更完整;评价指标内容更丰富,对原有指标进行了内容的充实;评价指标结构更合理,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合理;数据采集方式更多样,出于为基层学校减负、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绿色指标2.0将打破“一次测试兼顾全部指数”的方式,探索与综合素质评价等相关工作共享数据的方式,避免重复性工作;基于结果的改进更明确,基于绿色指标评价结果的实践改进行动研究,对绿色指标指数本身的深化研究,运用绿色指标评价的思想方法技术开展区本化、校本化实践。
评价改革还应包括学校内部评价等
评价改革不仅包括高考和中考制度的改革,而且应当包括学校内部与教学过程紧密伴随的日常性评价,包括以日常性评价为基础、与学校课程体系相匹配的学校内部评价系统。学校内部评价系统的建设是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性工作,是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下,推动教育教化与涵养的完整功能,日积月累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保障性措施。
长期以来,学校往往过分关注终结性评价,特别是与升学相关的高利害考试评价。教学形成了一个以“结果制约过程”为特征,以高考和中考为龙头,层层相连、环环相扣的习惯机制和庞大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学生在一个真正有趣的课堂里表现出来的兴奋和对于知识的兴趣,都会被单调乏味、以答题为中心的训练给驱赶殆尽。
“教学评”交融,实现“评价亦是学习过程”
我们固然要推动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力求使其更多地从学校外部发挥对基础教育学校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但毕竟招生考试有它的功能定位和实施条件的时空限制,其改革的艰难也非一役之功。但是,即使是在目前的外部条件下,学校通过自身的改革,仍然可以有所作为。学校可从4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要以核心素养为纲,制订学校的课程规划。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应有完整的规划设计,从全校总课程规划方案到各学科的子项目方案都要有详尽的安排。规划应包括以评价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基于课程标准并且体现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一致性的教学目标体系,从而使评价镶嵌在教学中。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教、学、评”的交融,实现“评价亦是学习过程”。
第二,评价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落实为重点。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评价要以多种评价方式来实现,要学会选用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成果呈现形式进行评价。比如文科类课程可采用撰写评论、调查报告、口头讲演等方式。多样的形式更加符合各个学科的特点,也更能衡量学生各学科的“学习结果”。
第三,学校内部教、学、评融合的评价更多的功能是“改进”和“表现”。“改进”对教师而言,要依据评价结果反思日常教学、优化内容、调整策略、完善过程;就学生而言,则要针对其个性特点和具体问题提出建议,促进其改善。“表现”就是让学生在完成设计的学习任务中不仅表现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而且表现出各种能力和品格,比如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
第四,设置真实性的学习任务情景,培养和考察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要关注的是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在学生学习的领域中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情景和探究任务,它既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又是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场域。在这样的场域里,激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积累,激活学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不是让学生去寻找所谓标准答案,也没有得出结论的规定路径,而是让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高层次能力得以延伸,兴趣与动机、行为与态度、合作与宽容、自信心等都能得以拓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