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
2018-01-15谢代旭
谢代旭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高校中较为普遍的一个专业,在汉语言文学中,需要对文化进行品读,所以需要对语言的而应用和意境进行分析揣摩,这是一个增强人沟通交流能力的过程。在对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和意境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策略,这样才能促进汉语言文学得到快速发展。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语言;应用;意境
汉语言文学中所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其能增强学生的语言知识,并且能从流程中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并且培养其学生的理性思维,进而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鉴赏分析。当学生具备这些综合能力之后,会对汉语言的应用和语境的分析更加的深刻准确,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水平。本研究就对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进行探讨。
一、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应用和意境分析的意义
(一)对语言应用和意境分析,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学素养
因为语言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能对其加以灵活且准确的应用,使语言的生命力得到增强,而不是停留在静止的状态。比如,“冰清玉洁”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品格,若用来形容一个人长得“冰清玉洁”,难免有些别扭,所以语言词语的应用必须有正确的使用对象。或者可以用“艳丽”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但若用来修饰风景,就不恰当,风景更适合用“秀丽”来形容,而一般不用来修饰人,所以,意境就是分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找到最适合的语境,才能欣赏出词语发挥的独特作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逐渐养成习惯,在用词或者说话之前考虑它的恰当性,进行最准确的表达,以免产生歧义或者产生误会,而且精确的表达往往会使人印象深刻,便于更广泛的交流沟通。
(二)使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因为人们在现实社会中,除了要进行语言沟通,还要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文学品味,实现修身养性。例如,在学习诗歌《再别康桥》时,若不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可能最后只会记住“轻轻地走,悄悄地来”,这样就无法完全理解诗歌,更应该结合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经历,分析作者在其中蕴含的再见康桥时的眷恋与惆怅,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必须仔细欣赏才能在眼前浮现一副画面,才算真正理解这首诗。而且,在这个用心欣赏的过程中,学生的鉴赏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对其他作品的解读也将更有深度。所以在进行文学作品的品读时,需要对语言应用进行了解,并对语言意境进行全面的分析。
(三)语言应用和意境分析,能帮助学生的文笔书写能力得到提升
在汉语言文学中,其教学目标既涉及到对语言的应用和意境的分析,同时也涉及到培养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当学生具备一定文笔能力之后,就能使语言功底得到增强。文字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可以通过口述,也可以通过书写实现,所以要想对语言意境有真正的体会,就必须懂得语言的应用和意境的分析。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应用和意境分析能力的措施
(一)通过加强背诵练习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在汉语言文学中,有很多经典的篇章常常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还有的能对其倒背如流。所以,学生需要加强对经典篇章的背诵,实现对经典的传承。在对经典篇章进行背诵的时候,学生应该带着深厚的情感,避免使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背诵文章,因为经典的篇章其内容使丰富多彩的,组成名篇的文字更活跃与灵性兼备。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鲁迅在描写童年回忆片段的文字就非常的经典,学生在背诵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将孩童的心理特点以及说话叙事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对名篇的品读。孩子纯真的童年乐趣也会被更加形象的体现出来,学生也会对文章有更加到位的体会感悟。
(二)通过加强文章朗读提高学生文学基础
学生对文章进行反复的阅读,能逐渐的体会到文章中的主体、立体以及中心思想。在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和意境分析方面,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有着较为广阔的思想领域。在有效的朗读训练中,学生能在发声阅读的过程中,使文章用字、用词以及用句进行深刻的体会,并且根据自己体会到的文章大意去表达相关的意境。学生在朗读中就能将文章的基础格调进行了解和掌握,更加容易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使学生的意境分析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得到具体的加强。例如,在《春》这篇文章的阅读时,学生要对作者朱自清的写作格调进行了解,同时找到缓慢且轻柔的朗读文章的感觉,将春天带给人们的希望进行深刻的体会。这样一来,学生才会领会到文章的迷人之处,学生的语言应用和意境分析能力才能得到增强。
(三)在语言和意境分析中合理融入视频资料
为了能让学生对文章语言中的语言意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应用视频资料。通过视频资料的应用,能将一些诗歌以画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因为一些文字和诗歌就是一个故事,在视频资料中能对其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在文字描写和视频画面的互动中,学生能对文章的美有更加真切的感受。例如《背影》这篇文章,主要表达的是作者朱自清对父亲浓厚的敬爱,文章感情丰富,落笔之处均能体会到对父爱的珍惜。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视频资料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语言和意境进行理解和分析。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就能更容易将有关父爱的信息掌握,比如从“蹒跚”、“努力”等关键词语,都能体现出父亲年岁已高,但是仍然在竭尽所能给予作者慢慢的父爱。当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用意进行理解之后,整篇文章的主旨也就更加容易把握,进而对伟大的父爱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三、总结
在文学作品中应该对汉语言文学的语言应用以及意境分析意义给予正确的看待。在语言应用和意境分析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其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在老师的指引下,使自身的主管能动性得到激发,进而对语言应用和意境分析的意义有全面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潘家珍.解析语言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意境[J].文学教育(上),2015,(2):136-136.
[2]张蓝月.浅析语言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意境[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0):4.
[3]尚亚丹.基于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意境及其应用方法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0):119.
[4]劉丹柏.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解析[J].现代交际,2017,(15):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