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智慧与魅力
2018-01-15高欣欣
高欣欣
摘要:阳明的思想王国如江海大河,从国王到平民都能从这条大河中取一瓢而饮之。阳明思想博大精深,人们已经说了千言万语,还有万语千言要说,笔者借以阅读阳明学大家冈田武彦大作《王阳明与明末儒学》的所思,再浮光掠影探讨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
关键词: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
一、阳明其人与其学
王阳明57岁驾鹤西去后,后世对他的评论如江海滔滔,一直到今。《明史》曾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有人认为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中的一个(另一个是孔子,半个是曾国藩)。清代著名学者王士慎说:“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个人认为要讲这三不朽的话,孔子也不及之,孔子仅仅是立德立言而没有立功。曾国藩高出我们常人的地方不是智而是韧,而王阳明高出常人的地方数不胜数,高度也无法丈量,唯有用高山仰止来表述。若要究其原因,简言之“阳明这个人一生建功立业,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明朝中叶,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所谓“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社会弊端日益凸显,宋代以后的正统朱子学说已不能调和封建社会下的通病。就在此时在外力推动和内力催化下,阳明心学应运而生,并告诉人们,当自由的大门打开时,应该朝哪个方向奔跑。
二、致良知
正德十六年(1521年),王阳明于江西南昌首次向世人提揭“致良知”说。阳明说,“良知真正足以忘却患难,超越生死”。何为“良知”?“良知”一词最早见《孟子·尽学》篇中:“于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阳明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智慧,世人皆有,一事当前,无论何人都应该能辨明善恶之非。而“致”者,至也。所以,“致良知”需要做到两处,其一是发明本心,去私欲,就像在大熔炉中放入雪一样,瞬间即化,从而向内光明良知;二是去实践,用良知改造世界。
根据冈田武彦先生在《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一书中对后世王门学派的划分,其中现成派和归寂派对“致良知”的两点,各自偏重,分别取了一个极端。现成派认为良知天生就有,向外发扬即可,在这个思路引导下,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让底层人民觉得哪怕是目不识丁的人,天眼一开也能立地成圣人。因为良知是天成的,人只需凭内心的真实好恶去活就好了,感应神速的良知会引导你走上正确的道路。颜山农曾在公开讲会中就地打滚,说“试看我之良知”,而被时人传为笑谈。而归寂派,则一味强调“以理制欲”,去私欲,做一个纯粹的好人,来改造世界。
虽是如此,但“致良知”的思想绵延不息,至今仍有不可忽略的意义。“致良知”的魅力到底何在?我想《传习录》中的四句话给了很好的解释,“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常说人之初,性本无善无恶。然人一旦意念一动,就产生了欲望和好恶,于是贪痴嗔怠妒溢出,人世间热闹纷争不已。在物质、名利面前,一个人很难做到不为所动。而意一动则偏离了良知,所思所行皆不得中。
三、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先是悟出了“万物之理皆在悟性之中”,即“心即理”。然后才首倡“知行合一”说,但是如何修行“知行合一”却没有很好的办法,王阳明到晚年后,认识到“知行”的本体就是“良知”,这样一来知行合一就变得更加具体了。何为“知行合一”,阳明认为,《大学》中“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揭示了真正的知行关系。因为“见好色时业已好之,闻恶臭时亦已恶之,并非见了、闻了后而别立一个心去好之、恶之,所以知行本体本来就是一个”。一般来说,人们普遍认为“知”便是“學问”,“行”便是“实践”,而且将两者区别对待。阳明的“知行合一”给当时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王阳明明确阐述了“知行合一”的理由。阳明言,“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原来只是一个工夫”。也就是说,如果实践没有良知的监察,那么实践可能只是盲目的,如果对“知”的追求,没有笃行的态度,那么最后也只是个妄想。所以,知与行便是要同时进行的功夫。
为何要“知行合一”?人生在世,其所学所作无非一个“知”字和“行”字,所学为所作,所作亦为学。“知”和“行”相符,则为生所喜,反之则时时为生所役,不得善终。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现代人刻刻为欲所诱而难以成之。
阳明思想博大精深,人们已经说了千言万语,还有万语千言要说,笔者所言仅仅是浮光掠影中的掠影,故不敢过多赘述。心学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如周月亮先生所言,心学教会你人生的态度。人生在世,苦乐、幸与不幸,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内心的态度。当人理清了生命的意义,把全部的意念都放在实践生命意义的斗志里,这就是心学的魅力。心学强调的尊崇内心修为,恰恰是现代人所缺少的,修心不仅仅为了养性,更是为了提升一个人的品质。社会之发展,在于人心之进步,在于人性之真善美的发挥。在这一点上看来,王阳明的心学做了一件裨益后人的启蒙。冈田先生,多次来华考察,形成两万余里,为赞助修复阳明故居和阳明墓在日本发起了广泛的募捐活动,用坚持不懈的努力,诠释了知行合一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周月亮.心学大师王阳明[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2]冈田武彦[日].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王阳明大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
[3](明)王守仁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4]冈田武彦[日].王阳明与明末儒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5](明)王守仁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