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课程应用于微课实践研究
2018-01-15凌端平
凌端平
摘要: 教育信息化将会是未来教育模式的主趋势,本文在阐述了国内学者对于微课的理论研究之后,并分析了目前微课应用于金融专业课程的特征及其教学的适用性。基于此,本文提出金融专业课程在微课开发上,应围绕教材主要知识点、对学生的实用性以及微课发挥作用等三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
Abstract: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will be the main trend of the future educational model. After elaborating the domestic scholars'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micro-cour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micro-course applied to the curriculum of finance and the applicability and its teaching adaptabilit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urse of financial specialty should focus on the main knowledge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role of the micro-colurse.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微课;金融专业
Key words: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micro-course;financial specialties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1-0254-02
0 引言
教育信息化一直是当前教育理念和形式在互联网时代变革的主题,也是“十三五”规划中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如今,微课如火如荼的发展正是适应了教育信息化的形势,它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并适用于学习者大脑最佳学习记忆的优势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学习模式之一。
随着网络化普及、社交媒体以及移动通讯发展,學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都将微课的开发与设计纳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微课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参与微课制作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制作能力,更好地适应21世纪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兴趣。
微课自2010年由广东佛山区教育局推出以来,从围绕对中小学课程知识点开发的微课作品再推广到高校,教材内容微课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由目前国内高校推广微课实践来看,微课制作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文史理工,但从具体课程来讲,理工科类涵盖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点用以微课开发的作品较多,而文史类中金融学相关课程则相对较少。
本文在回顾国内学者对微课这一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和总结微课在国内外应用实践不同的基础上,探讨金融学课程内容的微课开发设计。
1 国内学者对微课的理论研究
微课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学者们对相关微课课题的研究却颇多。刘静(2014)采用文献计量法统计了2011年到2014年关于高校微课的研究现状,总结出发表在核心期刊和CSSCI关于微课课题研究的主要集中在微课的概念和特征上,在指出目前微课研究存在的缺陷后,提出下一阶段微课的研究应注重在基础理论、实践方面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截止到2017年7月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微课”这一关键词,出现关于微课的研究论文数量达到一万多篇,其中研究微课应用在高校方面的数量达到一千余篇,微课研究的主题在除了微课研究初期阶段对微课概念和特征的辨析外,之后学者们开始将微课的研究重心转向微课竞赛作品的分析、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关系以及微课在教学的应用价值及微课在具体某一课程的应用探析。
本文仅对众多学者已有的研究结论做高校微课竞赛作品和微课在高等教育教学应用价值两方面做文献综述。
1.1 微课竞赛作品的分析研究
杨满福、桑新民(2013)基于首届高校微课大赛分析,认为微课的目标应定位于“助学”,并设计出为微课作品的评价重点。汪莹(2014)对2首届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作品及其作者反馈征文内容进行了分析,将参赛教师对微课内涵的认识归为微视频资源、微课程和微课教学三类,并说明这三类微课形式对应的特征和适应的人群。魏晓燕、杜荣(2016)将“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的获奖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总结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微课作品的展现形式和质量,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微课设计和评价建议。
1.2 微课的教学应用价值研究
陈子超等(2015)采用调查研究法分析佛山市微课应用情况,得出微课缺乏有效的教学应用模式。王来印(2014)对扬州大学的微课教学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认为微课的案例设计、微课中讲授的语言都会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苏小兵(2014)认为微课可以适用于翻转课堂、课内差异化教学和课外辅导,以此增强教学效果。
2 微课应用于金融专业学科实践分析
2.1 以高校微课竞赛平台提供的微课作品
以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官网提供的微课作品来看,其涉及到的金融专业的微课作品并不多,其主要展现形式主要有三类。
一是录制短视频,一般是由教师选择金融专业课程的某一知识点,通过录制15分钟以内的微视频向学生讲解,其实质是将传统的课堂直接用短视频形式展示出来,使用的辅具工具较为简单即一般摄像设备即可。二是采用PPT录屏,由教师做好PPT后采用录屏软件或是抠像软件录制成一个短小视频。三是采用更丰富多彩的视频形式如各种动画的组合和视频编辑技术,将微小短视频显得富有生动性和感染力。endprint
通过这种比赛平台制作的金融专业的微课作品来看,其表现的特点是与教材内容更贴切,微课设计的教学环节较为完整,部分有学生参与彰显互动感更强。但是这类微课作品也有其缺点,即在具体的教学推广方面适用性不太强,教师登陆此网站更多是为微课竞赛做参考准备,忽视了将作品推送给学生,起到调动课堂的作用。
2.2 国内自媒体推出的财经微视频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国内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关注经济形势和投资理财,由此一些媒体客户端开始推广财经类微视频,以期为更多的投资者普及经济金融知识。这类微视频多数采用动漫或是个人陈述形式,将当前发生的某一金融或经济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受众客户解释,这类视频一般不超过10分钟,多是将视频控制在5分钟以内。
通过财经媒体推出的作品可以看出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二点。首先,视频感染力强,以解决受众日常遇到的经济生活问题为切入点比如信用卡、投资理财、房价或是比特币等。其次,承载的载体既有原媒体客户端同时有微信公众号,由微信进行推广,关注者更多。但这类微视频缺点是与学生作为这一受众主体并不多,脱离教材理论知识设计,不利于学生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复习。
2.3 国外金融学微课程开发
相對于国内专业微课网提供为学生知识点补充的微课堂,国外提供微视频平台有可汗学院、TED-Ed及Teachers TV等,国外微课程采用不同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其主要作用在于学生学习和教师的培训。在金融学专业微课程开发方面,以可汗学院提供的金融学课程最为著名。可汗学院的金融学课程多以10分钟左右的视频,从基本概念入手讲解金融基础知识,视为学生了解和学习金融学的有效补充通道。且可汗学院提供的金融学视频几乎覆盖了所有的金融知识点,呈现系统化,易于学生持续性的学习。
3 金融专业微课程开发建议
3.1 基于教材,适度拓展
金融专业包含了金融学基础知识、银行类、证券类和保险类等专业核心课程,在微课开发方面应以教材为基础,对教材的所有章节有熟悉的认知,并提炼出适于微课程开发的知识点。微课程的内容应包含教材内某一复杂概念的引申讲解和某一章节与之相关的案例,尤其要注重内容贴近实际经济生活。
具体而言,金融微课程在设计方面,对于金融学基础知识应多以复杂概念的讲解制作微视频例如利息的计算方式、存款货币的创造以及通货膨胀的衍生等这类难以快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对于银行学、证券学以及保险学等这类课程应以实务中的具体操作为微课程的开发点,便于学生提早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流程,增加对金融机构工作的认识。
3.2 以学生实用性为主
微课开发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教师在教学上得到使用,为学生增加提供课后加强专业学习的渠道,微课程能否得到欢迎关键在于微视频的制作内容和展现的形式。在金融专业微课程开发方面,知识内容的重组、制作教师团队和掌握学生特点是保障课程实用性的基础条件。
在知识内容重组方面,摒弃对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而是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逻辑编排,嵌入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中能够独立思考。在制作教师团队方面,应组建金融专业教师与视频编辑专业技术人员的金融专业微课程团队,不仅要保证微课程内容的充实性同时保证视频的高质量。在掌握学生特点方面,微课程的内容要与学生所达到的知识层面为出发点,避免过于复杂或是简单,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辅助课堂增加课堂互动气氛
微课程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成为目前教师调动课堂的一种主要教学方式。在金融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相关知识点微视频上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安排,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观看微视频后更多的参与课堂,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微课程可以提供为教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其前提是开发以微课程学习平台。在课前教师可以将金融相关微课程资源放置学习平台上,设计教学问题,供学生课前预习并在课堂上分享答案和学生见解,在课后教师可以建立讨论区解答学生课后的相关疑问。
参考文献:
[1]刘静.高校微课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探究[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4(06):97-101.
[2]杨满福,桑新民.对MOO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届高校微课大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23):3-5.
[3]汪莹.微课的内涵、特征与适用领域——基于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作品及其征文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07):22.
[4]魏晓燕,杜荣.我国高校教师微课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作品的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6(07):68-71.
[5]陈子超,王玉龙,蒋家傅.当前微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5(15):69.
[6]王来印.高校微课教学有效性调查研究——以扬州大学为例[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32-33.
[7]苏小兵,管钰琪,钱冬明,祝智庭.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7):94-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