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引领成长
2018-01-15荣卫东
荣卫东
北京教科院的专家们每个学期都要对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进行指导,为学校提供理念引领、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科项目研究等多项支持。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模式整合研究力量,全面推进学校发展。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张熙带领专家团队定期到校指导。从理念引领、教师培训、学校测评诊断到具体的课程,均提供专业的指导。A-S-K课程体系是由教科院研发的一套以核心素养能力结构为基础,注重使用工具、自主行动和社会异质群体中互动的,把发展学生的态度(Attitude)、技能(Skill)和知识(Knowledge)作为终极目标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对九年的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以学生自主构建为主要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采用情景故事、游戏化学习任务设计、模块式案例教学等方式实施。
如一年级在刚入学时开展的“我和爸爸的书”活动,活动中学生和家长一起制作爸爸和“我”的自画像,粘贴爸爸和“我”的照片,学生自己设计封面、封底,用图画或图片的形式描述爸爸和“我”的爱好以及和爸爸之间发生的快乐的事情。从准备到结束,学生全程参与活动,体验创造的快乐。这样的活动拉近了父亲和孩子的距离,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同时,让学生把制作的书本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一起分享,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又如,在制作“同学人物卡”活动中,通过观察前后同学的外貌特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有意识地了解他人。随后,请学生说一说、夸一夸,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与人交往。
在这样的课程中,成长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获得了快速成长。通过A-S-K课程,教师了解了更多学生的特长、性格,教育工作能更有针对性。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主任贾美华带领中小学各科教研员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并使教研指导常态化。教研指导涵盖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体育、劳技等所有学科。
教科院的专家对教师进行手把手的教学指导,让教师们快速成长。马雯老师谈到专家的指导时这样说道:“记得有一次我讲的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后教科院的专家建议可以将故事中杭州、台湾两个地方人物的心理活动穿插讲授,这样更能突出对比,从而引发学生的联想。我第一次知道还能这么讲!”专家的话让马雯老师豁然开朗,也为她的课堂带来更多的活力。
除了专家走进来,学校的教师还会走出去,与联盟校教师共同切磋。学习和交流為学校引入了其它教育支持性智力资源,加速了学校的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