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轴承轴套松动故障处理及优化探讨

2018-01-15毛中保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23期

毛中保

摘 要:通过风力发电机组轴承定位轴套松动的故障现象、设计结构分析,结合机组情况,设计锁紧螺母旋紧工装(一次装卡、多次旋紧,现场、车间通用)。使用工装在定位套轴向预紧固的情况下,轴向继续压紧0.3~0.4mm,给予轴套一定的预紧力,进一步加强轴承内圈的轴向定位,消除故障。同时依据风电机组常用轴承定位结构,提出优化轴承内圈定位的两种设计方案,并结合各机型,总结出目前风机设备中常用的、可靠的轴承轴向定位结构,便于设计沿用。

关键词:轴套松动;工装旋紧;预压;轴承定位

中图分类号:TV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3-0044-02

1 故障情况

某风电场巡检中发现风电机组出现轴承后轴套同主轴旋转不同步,轴套同主轴、锁紧螺母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磨损。具体情况见图1、图2。

2 原因分析

结合故障及设计结构分析,导致故障出现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轴套同主轴接触面积小且为间隙配合,在轴承内圈蠕动及锁紧螺母预压力不足或消失的情况下,机组旋转后轴套易出现相对滑动。

(2)装配过程中锁紧螺母未紧固,给予轴套的轴向预压力不足,加快后轴套松动、出现相对滑动。

(3)锁紧螺母防松装置未起到防松作用,机组运行后锁紧螺母松脱。

3 故障处理和优化改进

3.1 故障处理方案

将锁紧螺母旋紧,加强对轴承内圈的轴向定位,确保轴承内圈、后轴套、锁紧螺母间紧固。

故障处理时要将锁紧螺母旋紧,必须在机组上寻找合适的施力点。目前机组上没有强度足够的可以借用施力点。因此必须利用机组现有结构制作工装。在锁紧螺母同后轴套紧贴、初步旋紧后,再使用工装将锁紧螺母再次紧固,对轴套施加一定的轴向预压力。

3.1.1 工装设计思路及要求

(1)适合现场及车间装配使用;

(2)借助前轴承后端盖安装螺纹孔安装固定端,在锁紧螺母上安装移动端,在固定端和移动端之间放置施力装置,通过施力装置推动螺母旋转、紧固;

(3)采用薄型千斤作为施力装置推动锁紧螺母旋转。薄型千斤行程有限,在工装设计上要考虑一次装卡、多次推进,且多次推进仅需调整工装、无需操作风机设备。

3.1.2 工装及使用方法

工装分为固定板、座板、推板三个主要部分并附带调整垫板(详见图3)。座板上布置有3组推板安装螺纹孔,每组螺纹孔间距为4°,可确保在不旋转主轴的情况下往复推进3次,降低了现场操作、调整难度,省时、省力。

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相对静止的前轴承后端盖上。座板放置在锁紧螺母的弧面上,用螺栓固定。

主轴旋转,座板中间位置位于竖直位置时,将主轴刹车、锁定。试装推板,确保推板与固定板间的间距在70mm左右。位置合适后用螺栓将推板与座板连接。推板应使用座板上最右侧螺纹孔固定,目的是在薄型千斤在推动一个行程后,推板拆卸后可以向左侧移动、固定,再进行一次推动。最多可以往复推动3次。推动锁紧螺母旋转约12°,轴向推进行程约为7*12°/360°=0.233mm。锁紧螺母在初步锁紧的情况下,轴向在推进0.233mm,足以将后轴套同轴承内圈顶紧,加强轴承内圈定位。

现场处理完毕后需在锁紧螺母和主轴,后轴套和锁紧螺母间画防松标记线,便于后期定期检查是否相对移动;

3.2 针对故障在设计、工艺上改进的思考及建议

故障原因如前所述有三个方面,解决的焦点集中在主轴和轴套的配合、锁紧螺母的紧固及防松。针对这方面,后续优化改进方案有以下两种:

方案1:不改变目前轴承内圈的轴向定位结构,优化局部细节设计。调整轴套同轴的配合,加长后轴套同轴的有效接触长度。优化前、后比对见图4、图5。

(1)将后轴套同主轴的间隙配合调整为过渡配合(热装),同时增加轴套和主轴的有效接触长度(19mm调整到63mm),增强后轴套的轴向、径向定位,降低其轴向移动和在主轴上滑动的风险。

(2)对现有结构无大幅改动,涉及局部微调:1)调整后轴套内孔尺寸,2)优化T型螺纹退刀过渡圆弧。

存在的问题:主轴T型螺纹退刀槽圆角由R120调整到R50会对主轴的强度造成一定影响,需要重新校核。

方案2:优化前轴承内圈轴向定位设计,采用前轴套、鎖紧螺母的形式,取消后轴套(将后轴套和锁紧螺母做为一体)。优化前、后比对见图6、图7。

减少后轴套,降低了失效风险。此种轴承内圈的定位结构在轴承厂家也为推荐常用结构。

存在的问题:锁紧螺母结构尺寸发生变化,成本和制造工艺性相对提高。

两种结构上的优化改进在轴承定位方面均较为常用。第一种方案对主轴局部结构有一定改动,需从主轴结构强度进行评估。第二种方案对主轴无改动,锁紧螺母改动较大,需要考虑其生产成本和工艺性。综合考虑推荐采用方案2作为后续机组前轴承内圈定位优化改进的方案。

4 结语

此次故障的现象是后轴套松动磨损,但通过对故障分析,原因归结为轴承轴向定位设计问题。纵观各种风机轴系中轴承轴向定位设计,常用轴承轴向定位结构有以下两种(详见图8、图9):(1)在空间、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多采用法兰止口预压的结构(两边法兰止口或是一边档台、另一边法兰止口)对轴承进行轴向定位;(2)在无条件使用法兰止口预压的情况下,可采用轴肩或档台加锁紧螺母的结构形式。此时如果在轴肩、锁紧螺母和轴承间使用过渡轴套,此时过渡轴套要和同轴承配合的轴采用过渡或小过盈配合,同时保证有充足的接触面,加强其轴向的定位。这两种相对可靠、典型的轴承定位结构应在后续的机组设计中首先予以推广使用,同时需在确保稳定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必要的优化改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