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跃进大别山:服从命令服从大局
2018-01-15须晨燕
须晨燕
1947年8月7日黄昏,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12万大军,在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部分兵力佯动掩护下,分左、右、中三路,从鲁西南的巨野、郓城地区出发,拉开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序幕。这是一次没有后方、没有根据地的远征,其艰难程度在整个解放战争中都是罕见的。
进行这次远征既是战略需要,也是形势所迫。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由全面进攻转为集中兵力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使得两地面临巨大压力。当时,刘伯承、鄧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鲁西南一带寻找战机,7月份取得羊山集大捷,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66师两个旅。在这种有利形势下,继续留在鲁西南地区,依托根据地相机再消灭国民党军队若干是可能的。
但就在这时,毛泽东同志发了个秘密电报给刘伯承、邓小平,其中写道:“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已面告陈赓),如陈谢(指陈赓、谢富治)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坚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将增加。”
此时,晋冀鲁豫解放军自身面临着很多问题,主力部队经过一个月的连续作战,伤亡较大,十分疲劳,弹药消耗殆尽,冬衣困难,急需休整补充。但接到毛泽东的密电后,刘伯承、邓小平深深意识到,挺进大别山,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关系战略全局和党中央在陕北的安危,这是大局,困难再大也要克服。邓小平同志回忆说:“当时我们二话没说,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直出大别山。实际上不到十天,就开始行动。”
跃进大别山,首先要渡黄河。当时正是雨季,连续几天的大雨,黄河水不断上涨,一旦黄河决堤,12万大军无法转移,后果不堪设想。
1947年8月6日,刘伯承、邓小平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前线指挥部作战室召集干部会议,对何时挺进大别山展开讨论。一部分人鉴于黄河随时有决堤的危险,主张部队应该缩短休整时间,提前出动;而多数人考虑到部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和准备,主张按原计划到8月15日再出动。邓小平在会上说:“毛主席对我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估计了三个前途,一是付了代价站不住脚准备回来;二是付出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坚持打游击;三是付出了代价站稳了脚。我们要从最困难方面着想,坚决勇敢地战胜一切困难,争取最好的前途。当然,我们马上行动会有很多困难,但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战略区特别是陈粟(指陈毅、粟裕——编者注)、陈谢大军的有力配合下,有广大指战员的艰苦奋斗,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邓小平的意见得到大家的认同,会议决定部队第二天就出发。
征程千难万险,特别是通过黄泛区的一段。黄泛区遍地积水和淤泥,人烟稀少,路途难辨,粮食给养无从补给,很多战士生病,只能靠意志坚持行军。
1947年8月26日,部队到达淮河北岸的息县、临河一线。这时,前面堵截的国民党整编第65师先头部队距刘邓部队仅15公里,后面还有国民党的19个旅紧紧跟着。如果不能迅速过河,将陷入敌人的夹击。8月27日凌晨,部队抢渡淮河。当刘邓大军主力徒步涉水过了淮河后不久,国民党军队就追到了,但淮河上游的洪峰却骤然奔涌而下,国民党军队只能望河兴叹。
过了淮河,就是大别山。晋冀鲁豫野战军胜利完成了党中央交付的任务,如一把尖刀插在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区域,迫使国民党军队从其他战场调集重兵前来围攻,全国战场的形势为之一变,人民军队从此开始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刘邓大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勇挑重担,体现的正是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服从命令、服从大局、不怕牺牲的严格的政治纪律,这也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杂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