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小动物
2018-01-15潘宁
潘宁
你养过小动物吗?许多同学养过小狗、小猫、金鱼、乌龟、兔子、仓鼠……
养过小狗的同学,你会回想起和小狗相处时的哪些趣事呢?小狗会摇着尾巴跟主人讨吃的,睡觉时依偎着主人,陪着主人看电视……这些可爱的小宠物常常成为我们家中的重要成员,和我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大作家冯骥才养了一对珍珠鸟,这对珍珠鸟还生了雏儿,后来大作家还特地为珍珠鸟写了一篇文章,就是语文书上的课文《珍珠鸟》。我们跟大作家学习一下怎样描写小动物吧。
——写形象,抓特点
小珍珠鸟是这个样子的: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它很顽皮,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探出脑袋”打量着未知的世界。它很可爱,“肥”得可爱。这是小珍珠鸟第一次亮相时的样子。作家冯骥才抓住了它的动作和外形的特点,仅用了寥寥几笔就让小珍珠鸟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写活动,有目的
大作家是怎样记录自己和小珍珠鸟的日常生活的呢?我们先来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这一段一共有五句话。五句话分别写了小珍珠鸟在屋子里飞来飞去、落到小桌上、喝茶、啄笔尖、啄手指。
我们再看课文的五、六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
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
第五自然段写了小珍珠鸟舍不得离开作者,第六自然段写小珍珠鸟在作者的肩头睡熟了。
在屋子里飞来飞去、落到小桌上、喝茶、啄笔尖、啄手指、不离开、熟睡肩头,这些都是在写小珍珠鸟的什么呢?都是在写小珍珠鸟的活动。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活动呢?作者写这些都是为了传递自己内心的感触——“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了写小动物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是为了表达感情服务的。
——写活动,有顺序
大作家写了小珍珠鸟这么多的活动,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我们把这些活动用序号来排列一下:①飞来飞去,②落到小桌上,③喝茶,④啄笔尖,⑤啄手指,⑥舍不得离开,⑦熟睡肩头。
想想看,这个顺序能不能打乱?为什么呢?
这个顺序当然不能打乱。因为,小珍珠鸟与作者的接触是从疏远到慢慢亲近,对作者逐渐产生了信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得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活动,这叫有顺序。孩子们,大作家不仅有順序地写小珍珠鸟的活动,而且还用了一些表示顺序的连接词,所描写的内容就更加有条理了。快去文中找一找,你能发现这些连接词吗?
——有选择,不重复
小珍珠鸟与大作家生活了那么长的时间,是不是只发生了文中记录的这几件事呢?我们来想象一下,小珍珠鸟与作者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比如:小珍珠鸟可能会站着看作者写作,可能会啄作者的头发,可能会把稿子弄乱,等等。
那么作者为什么选了文中的几件事,没有把所有的事都一一写出来呢?
对了,这就告诉我们:对写作的内容要有选择,不能重复。
——动情处,写细腻
“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这个画面,大作家单独拿出来作为一段。如果把这个内容和第四自然段合并,可不可以呢?
当然不可以。小珍珠鸟“不停地咂嘴”让人觉得很可爱,很心动。大作家也很动情,“生怕惊跑它”。此刻的相伴,是如此动人,是信任的最高境界。这是大作家感受最深的时刻,因此写得最具体,而且还拿出来单独作为一段。
这就告诉我们,动情之处,要写细腻。
今天我们学习了大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我们知道了写一个小动物有这些小窍门:写形象,抓特点;写活动,有目的、有顺序;写作内容要有选择,不重复;感受最深的内容单独成段,写具体。那么回到我们前面的话题,如果让你也来写一写自己养的小动物,你会怎么写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