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
2018-01-15陆红燕罗婧
陆红燕+罗婧
【摘 要】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存在复合型人才缺少、队伍结构不合理、创新精神不足、职业道德水准不高等问题。对造成上述现实困境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地方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提升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提升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各领域的发展,国家审计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职业化的背景下,地方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因此,加强对地方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地方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全覆盖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政府审计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这为我国打造一支业务水准高、职业素养强的审计队伍打下坚实基础。但地方审计人员在专业胜任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复合型人才有待补充
随着国家审计事业的发展对政府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要既会查账,同时还要能够看到现象后的本质,审计从业人员不仅要会审计数据,同时还要能够通过数据找到规律,不仅要对财务工作精通,还要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与制度谙熟于心。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应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来解决更多的审计问题。我国很多地方审计机关中的审计从业人员是非专业背景出身,虽然也有会计审计专业出身的审计人员,但是在总体上缺乏金融、投资以及财政等多个行业领域的知识。而且地方审计机关也比较缺乏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等技术进行审计分析的人才,具有比较好的文字功底的工作人员也很少。这会导致尽管地方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虽然能够勉强胜任审计工作,但面对要求较高的审计项目可能就无法获得满意的结果。究其原因,我国地方审计机关在人事管理上有浓重的行政色彩,在审计人员的选拔和培养阶段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会导致自身业务知识水平的局限性,无法对环境信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导致决策的失误。因此,知识结构的单一无疑成为了制约地方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水平的重要瓶颈。
(二)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我们都知道审计工作对脑力和体力劳动强度要求都比较高,它是一种很强的专业性工作。从目前来看,地方政府从事审计工作的执业人员中,30岁以下的屈指可数,很多审计工作人员都超过50岁。虽然在最近几年审计机关的很多部门都引进了新的审计人员,但是培养精尖人才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这就会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由于地方审计机关中能够胜任审计工作的人员缺少,缺乏业务能手,所以可能会造成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无法达到要求。为了保证审计工作效果,审计机关只能多个部门的骨干协同完成审计工作,然而这种现象是并不合理的。这是由于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任务和审计力量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在推进审计全覆盖的过程中,审计工作任务量不断增加,审计工作需要不断加班加点。但是在审计工作中思维敏捷,有一定的经验和强健体魄的审计人员缺乏,这就需要地方审计机关要不断融入和培养新生审计力量,优化队伍结构。
(三)创新精神有待强化
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社会对审计的期望也逐渐提高,政府对各地审计机关安排的审计工作任务量越来越大,然而很多审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没有清楚的认知,只求在年内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地方审计人员在全年中几乎是审计项目不断,他们没有时间对自己的过往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就按照既往的步伐和节奏来进行审计工作,严重缺乏创新精神,对于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善于进行积极分析,寻找解决办法,总是以往常的工作经验来应付处理,惯性思维难以打破,缺乏创新的思路,不能对问题的因果进行深入分析,缺乏审计思路和审计方法上的创新。在审计队伍中还有很多审计人员之前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然后在审计工作中沿用会计工作中细致、单一和缜密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在思维方式上无法形成转换。在审计队伍中还存在审计人员学习能力不足的现象,很多新进入审计行业的人员没有得到比较系统、完善的岗前培训,就在以后的工作中缺乏目的性和整体意识,而进入审计行业已久的审计人员可能习惯以经验说话,这都会严重影响审计质量,使审计工作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计算机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审计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会计电算化、软硬件情况都得到很大进步,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技术面临威胁。这就要求审计工作人员扎实掌握计算机技术,同时把这些技术应用到审计方法中,从而利用大数据来达到更好的审计效果。然而地方审计人员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总体较弱,很多地方审计人员甚至还不会使用计算机来协助审计工作的开展,对应用数据库技术完成对信息的分析更是难上加难,这也导致在地方审计机关中信息系统审计的开展效果并不理想。
(四)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有些审计人员把审计看成是一项普通的业务工作,但是在审计工作开展中仅仅掌握业务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审计人员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目前,我国地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还有待提高,在工作中不能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审计作为监督部门存在,处于被审计单位的对立面,与被审计单位是一对矛盾关系,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地方审计人员面临被审计单位不配合与干扰的情形时可能会违背职业道德,做出让步和妥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太愿意主动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浅尝辄止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对于被审计单位存在问题的处理处罚上,力度不够,尺度不一,也容易发生审计妥协,在问题处理处罚上,存在以息事宁人的方式进行审计处理处罚现象,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审计的职能。审计工作是服务公众的,审计工作的实施与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审计人员的素质會极大地影响审计作用发挥,我国审计的文化环境对从事审计工作人员的自身素养与素质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大行政观念,审计人员受这种观念的长期影响,他们在工作中就会出现“审与不审一个样”的错误想法。当在开展审计工作中,如果出现的问题中涉及到领导,审计工作人员就可能会以某种妥协的方式来处理。同时,在审计队伍中还有一部分人在工作中不惜违背法律规范,与被审计单位合伙作弊,对被审计单位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从而牟取自己的私利。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问题会对审计人员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有非常大影响,他们这种做法不仅使审计工作在社会上的公信力大打折扣,而且还会严重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endprint
二、地方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提升策略
基于上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结合审计职业化改革的现实需求,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政府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推进审计职业化发展,提出以下对策性建议。
(一)优化职前教育体系
推进审计人员职业化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前教育,以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培养计划,使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掌握职业必须的技能、道德、态度和职业价值观等。在进行职前教育过程中不但要使他们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职业价值观以及从业态度的培养。从未来职业化建设的发展趋向看,通过专门院校和普通高校开设审计专业为审计机关提供人才来源,也是最经济的办法,是破解审计机关复合型人才匮乏难题和强化审计人员职业化建设基础的最佳选择。
(二)实行岗位分类设置
在政府审计机关中可以推行并完善分类招录制度,对于那些专业技能需要比较强的岗位可以采用聘任制。根据目前审计工作需要,政府审计机关的人员职业岗位大致可按三类设置:一是综合服务类岗位,主要负责办公后勤、政策法规、人事监察、党务宣传、装备保障等行政管理和保障事务等工作。二是审计技术岗位,是指具体从事审计业务、实际行使审计业务监督权、并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任职资格、工作年限和业务能力的人员。三是辅助性岗位,既可以协助审计技术人员从事部分内部事务性审计工作,如一般性审计文书编写和审计文书档案整理的审计书记员、审计文书送达、下达审计处理决定、跟踪审计整改成效等,又可以处理一些行政管理事宜。审计机关科学合理确定上述三类人员的编配方案,按照“注重急需,优化结构”的要求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吸纳优秀人才,分类招录、分类培养,不仅有利于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破解基层审计任务重与人员少的矛盾,达到调整审计队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效果。
(三)完善职业培训制度
政府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培训体系,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从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各个方面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政府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实际审计工作需要开展对人员培训,一般包括为即将从事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提供的以介绍基本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岗前职业培训和为在职地方审计人员提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应对审计工作新业务、新要求和新挑战的后续职业培训等两种类型。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质,对审计工作人员必须建立终身培训体制,提高他们的专业胜任能力,从而为审计工作做出更好的服务。
(四)培养良好职业价值观
政府审计的特点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要能够抵挡诱惑,秉持公正的态度来进行审计活动。因此,审计人员要长期坚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熟悉并遵守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审计机关应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审计从业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市场经济中能够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在审计活动中能够以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把职业道德标准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地方审计机关应培养员工的公众利益意识,倡导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以保护公众利益为前提,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社会公信度。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目光长远,不能为了被审计单位或者自身利益,抛弃自己的职业道德观和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要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地方审计人员的社会责任观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意识。对于中高层审计人员更要加强其对职业价值观的重视,因为他们更能调配審计资源,从事的工作更有含金量也更有影响性。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 南京 211815)
参考文献:
[1]刘家义.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与实践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5(9).
[2]陈太辉,张龙.如何提高审计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J].审计研究,2011(4).
[3]宋夏云.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人员的能力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2013(4).
[4]王士红,顾远东.国家审计人员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知识共享行为[J].审计研究,2012(01).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及审计监管研究”(B-a/2015/01/048);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国家治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及治理指数研究”(2014ZDAXM004)。
作者简介:
陆红燕(1973—),女,安徽马鞍山人,硕士,南京审计大学财务处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会计与政府审计。
罗婧(1993—),女,河南信阳人,硕士,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审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