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种次数对黑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2018-01-15董斌科武华玉彭先文
董斌科,武华玉,雷 彬,孙 华,彭先文
(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
为了生产出具有特色的地方黑猪肉,笔者利用梅山猪、通城猪和清平猪等地方黑猪品种通过杂交和横交固定,经过几个世代选育出了各项生产指标相对稳定的优质黑猪品系。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笔者发现其发情特征与其他品种的种猪不完全相同。为了掌握该品系合适的配种时间和次数设计了该试验,将经产母猪分为两个处理,处理一配种2次,处理二配种3次,比较其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为以后的优质黑猪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其排卵规律的研究提供参考。
1 试验材料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1.1 试验材料和方法
试验材料:湖北某猪场经产优质黑猪,记录分娩率、总产仔数、活仔数、死胎、初生窝重、2 0日龄仔猪数、20日龄窝重等繁殖性能数据。
母猪断奶后于群养栏配种后转至限位栏,分娩前一个星期左右上产床,1 d饲喂2次,根据母猪营养需要配制饲料,依据母猪肥瘦程度适量增减饲喂量。
配种方法:处理一配种2次,母猪断奶4 d后开始发情,待其出现外阴红肿且有黏液流出、完全静立反应后,输入经过检查的合格精液80 mL,10~12 h后再次输精;处理二配种3次,同上,第1次输精后8~10 h后第2次输精,1 6~2 0 h后第3次输精。为了准确把握配种的时间,对断奶后的母猪每天进行3次查情,均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配种。
1.2 统计分析
试验所得数据用Excel 2013进行整理,应用SAS 9.2软件进行t检验,其中P<0.05为差异显著,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试验结果
2.1 分娩率
表1表明,配种3次母猪的分娩率高于配种2次的,提高了大约2%,经过显著性检验未到达显著水平。
2.2 繁殖性能
从表2中我们得出,不同配种次数对母猪的总产仔数和活仔数没有形成显著地差异,配种3次母猪的总产仔数略高配种2次母猪的,配种3次的母猪的死胎数高于配种2次的母猪,达到显著水平。配种2次母猪的20日龄仔猪数和窝重高于配种3次母猪的,且都达到显著水平。
3 讨论与分析
3.1 试验效果分析
在本试验中笔者发现不同配种次数对母猪的分娩率影响不大,配种3次对其仅有轻微的提高。另外其提高了母猪的总产仔数大约0.50头,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对活仔数影响很小,但是对死胎数有了明显地影响,提高了0.50头,且达到了显著水平,我们分析对总产仔数的提高主要是对死胎数的提高,而对活仔数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配种2次可以满足母猪的繁殖性能表达的需要。配种3次母猪的20日龄仔猪数和窝重都显著低于配种2次的。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20日龄仔猪数和窝重受到人为、疾病和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大,由于该试验是不同时间段进行的,所以才会产生如此的差异,在以后的生产试验过程中需要尽量保持各项因素的一致。
3.2 影响配种效果的因素
做好母猪发情鉴定是适时配种的关键[1-2]。配种人员必须要了解母猪的习性和发情征兆才能够准确地配种。该猪场培育的优质黑猪通常在断奶后第4天开始发情,与外种猪相比,发情的时间略长,大约为2~3 d,发情开始后大约12 h接受配种。外阴通常有黏液但是表现不明显。用公猪查情,开始接触公猪时表现为静立,超过大约10 min后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甚至不接受爬跨。发情大约40 h后通常还有爬跨其他母猪的行为但是不接受输精或者爬跨。有些母猪发情时特征不是很典型,所以笔者采取每天多次查情的方法。
人工授精操作也是影响配种效果的重要因素[3]。人工授精包括采精、稀释、分装、保存和配种几部分。做好这几步操作可以减少母猪返情率,减小对母猪的伤害,提高生产效益。稀释液用稀释粉按照比例和蒸馏水兑好,现用现兑。做好稀释,可以减小精子死亡率,提高精子保存时间。精液稀释后,检查精液活力合格后,用一次性输精瓶分装,用毛巾包好后放置在17 ℃恒温箱中保存。输精瓶平放,每天要轻轻翻转输精瓶两次以防精子长时间沉淀死亡。输精前用消毒纸巾或者湿毛巾将母猪外阴部擦干净,如果外阴部污物太多,可用消毒液喷在外阴部滋润后,再擦干净,然后掰开外阴用消毒纸巾将内侧擦干净,即可输精。
表1 不同配种次数母猪的受胎率
表2 不同配种次数母猪的繁殖性能
母猪的发情与其健康状况和饲养状况也有紧密的联系。为了保持母猪最佳的生产状态,根据母猪的身体状态在其妊娠前、中、后以及哺乳阶段采取不同的饲料营养标准和饲养方法[4]。母猪在哺乳阶段时间过长造成的背膘严重消减会引起乏情和发情时间推后,特别是要保证后备母猪的背膘符合要求。母猪的管理也十分重要,体型差异过大的母猪,应该分开饲养,避免母猪之间的过度打斗和个别母猪吃不到饲料。
熟练母猪的发情鉴定、标准的人工授精操作和健康的母猪状态能够降低母猪的返情率,提高母猪的生产水平,从而有效地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
[1]武建中,田青.不同输精时间和次数对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研究[J].畜禽业 , 2011(11): 46 - 47.
[2]孟凡伟,傅金銮,叶健,等.输精时间,配种后转群时间和哺乳期长短对母猪年生产力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 ,2016,52(2):81-83.
[3]李香洲,王铁柱,荣柏庆,等.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主要原因[J].黑龙江动物繁殖,2010,18 (1):32-34.
[4]杨公社.猪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