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沿江植棉区发展机采棉的机遇、困难与对策
2018-01-15张翼华雾云齐苗叶泗洪
张翼,华雾云,齐苗,叶泗洪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合肥230031)
安徽省是棉花主产省之一,近10年来,安徽省棉花年平均种植面积为35.6万hm2,年均生产棉花 34万 t,植棉面积列全国的第5~6位,总产列第6~7位[1]。棉花产业链长、影响大。纺织工业是安徽省政府确定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中,安徽省棉纺织行业总产值占全省纺织业的近一半,远远超过服装产值及其他纺织品占总产值的比重,涉及近50多万职工和300万农民的利益,在出口创汇、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近年来,农业生产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棉花因其生产管理复杂、周期长、用工多、机械化程度低等原因,受冲击最大,棉农种棉积极性急剧降低,棉花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因此,棉花的生产方式急需变革,以棉花机械化采摘为标志的全程机械化,是棉花生产现代化的唯一方向和根本出路。本文立足于安徽省实际和棉花生产现状,试分析其发展机采棉将面临的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及对策。
1 安徽省及安徽沿江植棉区的植棉历史及棉花产业现状
安徽植棉历史久远,棉花主要分布在沿淮淮北植棉区、中部丘陵零星植棉区和沿江植棉区。约从2006年开始,由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比较效益的大幅上升以及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沿淮淮北植棉区种植面积开始急剧萎缩,目前已鲜有棉花种植;中部丘陵零星植棉区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棉花种植一直处于零星分散状态,近年来虽然还保留一定的面积,但基本上是处于房前屋后、田边地角和交通不便的岗地,种植用途上也以自用为主,兼作外销,棉田管理者也基本上是老人和妇女。安徽沿江植棉区过去一直是安徽省的优势区,也是优质棉产区,分布着无为、东至、望江、宿松、太湖、枞阳、铜陵等植棉大县。1990―1999年,该区平均植棉面积约为12.5万hm2,占安徽省棉花总面积的32.35%;年均皮棉总产11.72万t,占安徽省棉花年均产量的 43.1%,平均皮棉单产 936 kg·hm-2,是安徽省棉花平均产量的133.16%[2]。近年来该区也纷纷改种水稻、玉米、小麦、瓜蒌等,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了60%~70%[3],但仍约占安徽省植棉总面积的80%以上。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急剧萎缩,处在棉花产业链中游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也纷纷停产和倒闭,棉纺织企业的原棉多改从外省调入或直接从国外进口,导致原棉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
近年来,在品种筛选方面,安徽已开始探索推广早熟棉、优质常规棉和机采棉的种植,在栽培技术上加大推广包括单粒精播、简化整枝、轻简施肥、节水灌溉、水肥融合和群体调控在内的系列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4]。这一系列技术措施的实施虽然对稳定棉花面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总体效果还不够理想。
2 安徽省沿江植棉区发展机采棉的动力与机遇
安徽省乃至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棉花生产管理劳动力价格的快速上涨。由于棉花生育期较长,一般在100~130 d,全生育期在185~230 d,田间管理操作包括整地、播种、放苗、间苗、移栽、施肥、防虫、化控、中耕、除草、整枝、打顶、排灌、收花、晒花等十几道工序,有些工序要分期多次进行,与水稻、小麦、玉米等相比,用工特别多。如果人工完成全部工序,据估算需用工450~600个·hm-2。近年来,通过逐步推广包括单粒精播、简化整枝、轻简施肥、节水灌溉、水肥融合和群体调控在内的系列轻简化栽培技术,棉田管理总用工数逐年下降。但由于棉花采收绝大多数还是手工,仅采收用工数通常就占总用工数的50%以上,再加上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且逐年上涨,导致棉花生产投入人工总价值下降较少,且最近还有上涨的趋势。据何团结等调查,安徽省2011―2013年棉花生产管理平均用工396个·hm-2,投入人工价值 18 015 元·hm-2[5];据报道,安徽棉田管理用工2015年为261.3个·hm-2,2016年为250.8个·hm-2,每公顷用工减少了10.5个;投入人工价值 2015年为 15 863.7元·hm-2,2016年为19 242.5元·hm-2,每公顷反而增加了3 378.75元[6]。由此可见,要想最大限度降低棉田管理用工成本,只有实现棉田管理中用工最多的采收环节机械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棉花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使我国的棉花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客观上说,棉花生产成本的快速上涨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下劳动力价格上涨的结果,但也为安徽省乃至全国发展以棉花机械化采摘为标志的棉花全程机械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机遇。
3 安徽省沿江植棉区发展机采棉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我国是棉花生产大国和纺织业大国,棉纺织品不仅大量用于出口创汇,而且是国内军工和民生重要的消费品。原棉的供应要以国内为主,国外进口为辅,切不可本末倒置。安徽省是传统的棉花生产大省,沿江植棉区又是本省最重要、最具发展潜力的植棉区,推广以棉花机械化采摘为标志的全程机械化,是当地棉花生产现代化的唯一方向和根本出路。根据最新发布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划定以沿江地区的安庆、芜湖、宣城、池州等市为重点,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6.667万hm2(100万亩),同时在行政、财政、信贷等多方面为安徽省棉花生产保护区的落实提供坚实的保证。但这些政策的支持只是阶段性和辅助性手段,最终还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棉花生产及棉花产业最终要通过产学研联合协作进行科技攻关,逐步实现棉花生产的全面机械化,切实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高机采棉的产量和质量,才能提高我国原棉的竞争力,抵御国外的竞争压力。但安徽省沿江棉区发展机采棉还面临品种、机械、气候、种植规模与耕作制度等方面的困难与挑战。
3.1 品种
以机械化采收为标志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对棉花品种有较为严格的要求。生产上习惯把适合机械化采收的棉花品种称为机采棉品种。机采棉品种的要求是:早熟,株型紧凑,果枝始节位较高,内围铃多,吐絮集中而顺畅,对脱落剂敏感且落叶干净,茎秆粗壮,植株抗倒伏,有较高的产量和较好品质[7]。
目前安徽省生产上种植的棉花品种以杂交种(包括杂交一代和杂交二代)为主,其次为常规品种,少数为短季棉品种。这些品种绝大多数不适应机械化采收的要求。近几年安徽省在沿江植棉区开展机采棉试验示范工作,在国内外征集了一些品种进行鉴定,筛选出了数个较为适宜的机采棉品种。但这些品种一方面只具备机采棉的一二个性状,还存在诸多欠缺;另一方面,它们没有作为机采棉品种参加安徽省区域试验和审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适合安徽省种植的机采棉品种。
3.2 机械
近年来,棉花机耕、机播、机械化育苗、中耕追肥、拔棉秆等环节的技术已经成熟,各地根据不同条件已研制出多种机型[1]。而目前影响机采棉原棉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设备就是采棉机械和轧花清理加工机械。其中地理、气候、种植耕作制度对采棉机适应性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我国早期的采棉机多为国外直接引进或简单仿制,因严重不适应我国的地理、气候、种植耕作制度等而失败。从21世纪初开始,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不同地区地理、气候、种植耕作制度的特点进行了创新研发,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实现了自走式采棉机的批量化生产[1]。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合作研制的5行自走式采棉机和中国贵州航空工业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3行棉花收获机 (型号:4MZ-3)。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成功对指杆式棉花收获机的配置形式进行了改进,具有可以不对行收获,结构简单、性能优越、造价低廉[1]等特点,适合我国国情。由于机采棉采取一次性收获,含杂率、回潮率较高,长度整齐度指数、成熟度较差,需要增加多级清理环节和烘干环节才能加工出含杂率合格的皮棉,所以清理加工机械的先进性和成熟度直接影响原棉的内在品质和外观品相。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棉花已全部实现机采,并且针对机采棉含杂较高(含杂率4%~10%[1])的情况,改进了轧花和清理设备,同时也进行了工艺调整,生产出的原棉具有较高品质和品相。目前我国各加工企业所使用的机采棉生产线大多是邯郸、山东的成套设备,以及少量国外引进设备[8]。由于我国棉花生产环境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别,目前机采棉含杂率在8%~15%,回潮率一般在12%左右[9];因此机采棉加工工艺中,配备了异性纤维清理机、4道籽棉清理机、3道皮棉清理机(包括1道气流皮棉清理、2道锯齿皮棉清理)、2道烘干,即4-3-2工艺[8]。由于机采棉清理加工需要配置的设备比手采棉加工多,所以在加工过程中棉纤维受打击的次数也大大增多,棉纤维很容易被打断,一般经过加工,棉花的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都会有3%~7%的损失[10]。
3.3 气候
安徽省沿江植棉区位于北纬30°附近,主要分布在芜湖市、铜陵市、池州市和安庆市等,光、热资源丰富,适合棉花生长发育。棉花生长期内雨量丰沛,但在棉花主要收获期的9―10月份雨量显著减少,呈现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但由于安徽沿江植棉区有些年份进入秋季以后仍然受到台风的影响,9―10月份降水量偏多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沿江植棉区9―10月份降水量的不稳定性也是影响机采棉发展的困难和挑战之一。
3.4 种植规模与耕作制度
安徽沿江植棉区棉花种植多以分散的棉农为主,种植规模小,种植品种多而杂。区域内几个大型国营农场由于实行承包制,分而散的状况也不例外。这种规模小、分而散的情况是无法适应机采棉推广的。在耕作制度上,沿江植棉区多以棉花-油菜、棉花-小麦等两熟套种或移栽为主,城市周边则以瓜-棉、菜-棉套种为主。这种耕作制度虽然用工较多,但经济收益比较高。机采棉在种植模式和耕作制度上与传统模式有很大不同;因此,要推广机采棉种植还有很多困难,有一系列的问题要去研究和探索。
4 安徽省沿江植棉区发展机采棉的对策与措施
在棉花种植面积萎缩、植棉比较效益下降、棉花产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困中求变,在安徽省沿江植棉区发展机采棉及相关产业,提升安徽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改革和探索。
4.1 出台专项政策,在规划、科研、财政和税收上进行大力扶持
第一,在规划上不仅要在沿江植棉区划出棉花生产保护区,还要把在棉花生产保护区内推广机采棉作为1项主推政策落实下来,要制订棉花保护区发展机采棉的实施细则。第二,安徽省科技厅要安排专项科研经费,对机采棉育种、栽培技术和配套机械进行立项研究。第三,鼓励棉花生产保护区内的棉花种植大户联合、兼并,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规模。安徽省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对棉花种植规模超过666.7 hm2(1万亩)的种植大户进行奖补。第四,鼓励有规模的棉花种植大户与专业科研单位和棉纺织企业组建农、科、企机采棉联合体,减少流通环节、共同承担风险、保证优质优价,提高原棉及纺织制品质量,增强我国棉纺织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4.2 把发展专用棉、特色棉的种植与机械化采收相接合,将棉花生产与消费市场紧密联系起来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原棉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色专用化、高端化的趋势。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棉纺织企业对高品质棉、短绒棉、彩色棉、有机棉等需求不断稳定增长、价格坚挺。只有把发展专用棉、特色棉的种植与机械化采收相接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棉花产业才能复兴和繁荣。
4.3 改革棉花流通渠道,实行订单式生产
传统的棉花产供销模式是种子企业卖什么棉花种子,农业部门就生产什么样的棉花,与棉纺织服装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原棉完全脱节,以致市场上适销对路的原棉紧缺,而附加值不高、企业不感兴趣的原棉供过于求。另一方面,在棉花收购环节,收购企业(轧花厂)把收购业务委托给小商小贩,导致棉花收购不能优质优价。这些商贩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加上本身素质良莠不齐,收购棉花时不能做到优质优价,导致收购的棉花水分高、杂质多、品质参差不齐。 结果是加工生产的原棉档次较低,纺织企业不愿用,产品大量积压。原棉的大量积压反过来又打压了棉花收购价格及棉农与棉企的积极性,棉花种植面积进一步萎缩,棉花产业萧条,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建议组建农、科、企机采棉联合体,由联合体牵头,根据轧花厂或棉纺企业需求向科研部门和种子企业订购相应类型的棉种发放给棉花种植大户或农场种植,种植规模、品种和价格由供求双方在棉花播种前进行签订,真正实行订单式生产和销售,实现供销两旺、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