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氏片治疗气虚血瘀型舒张性心力衰竭34例临床观察
2018-01-15,
,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是近20余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门的一类心力衰竭。据流行病学研究统计,DHF约占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40%~60%,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预后凶险程度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基本持平[1-2]。目前西医对本病缺乏针对性、特异性的治疗方案,而中医药治疗则日趋呈现其优势性。临床基于中医辨证论治思想采用养心氏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舒张性心力衰竭取得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我院心病二科门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女16例,男18例,年龄(55.69±9.62)岁;病程(5.99±3.28)年;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者11例,Ⅲ级者23例。对照组33例,女12例,男21例,年龄(54.05±9.62)岁;病程(6.08±3.23)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3例,Ⅲ级2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NYHA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与共识》[3]进行诊断:①有典型心衰症状和体征;②左室射血分数正常(>45%),左心室腔大小正常;③超声心动图有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证据;④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瓣膜疾病,并可排除心包疾病、肥厚型心肌病或限制型(浸润型)心肌病等。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主症:气短、乏力、胸痛。 兼症:浮肿、自汗、咳嗽、尿少、唇甲青紫。舌脉:舌质紫暗或有淤点、淤斑,脉涩或结代。
1.3 纳入标准 年龄18岁~75岁;符合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西医诊断标准且证属气虚血瘀证者;心功能为Ⅱ级~Ⅲ级者;病人均自愿接受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患有任何严重原发性病者;②急性心力衰竭及因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继发心力衰竭者;③患有精神类疾病及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④有严重心律失常、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心源性休克及血压控制不理想等能造成死亡率增加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6.25 mg,每日一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每日一次),复合制剂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50 mg+12.5 mg ,每日一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养心氏片,每次3片,每日3次,三餐后服用。两组均治疗8周。
1.6 观察项目 6 min步行试验步行距离变化。NYHA心功能疗效变化。中医临床症状疗效。
1.7 疗效标准
1.7.1 心功能疗效判定[5]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或2级以上,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稍有减轻。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恶化:心功能恶化1级或1级以上。
1.7.2 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评分标准 得分越高,症状越明显。主症评分最高为 6 分,最低为 0分,其中:无症状评分为 0 分,症状轻微评分为 2分,症状一般评分为 4分,症状明显评分为 6 分。 兼证评分最高为 3 分,最低为 0分,其中:无症状评分为 0 分,症状轻微评分为 1 分,症状一般评分为 2 分,症状明显评分为 3 分。 舌脉不计分。
2 结 果
2.1 6 min步行试验步行距离变化(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心功能疗效(NYHA)变化(见表2)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秩和检验,Z=-2.084,P=0.037。两组心功能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NYHA心功能疗效变化
2.3 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见表3) 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尿少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个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浮肿、咳嗽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舒张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现代医学于1984年正式命名,祖国传统医学之归属可将其划分入“心衰病”中,气虚血瘀型舒张性心力衰竭在临床极为常见,其病机以气虚为本、瘀滞为标,故用益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养心氏片加以治疗,效果极佳。
养心氏片是由名医周次清老先生基于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潜心研究总结而成的经验方。组方体现了“以补为养”“以通为养”“以安为养”的组方特色,是“养心理论”的代表中成药制剂[6]。方以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之人参、补气升阳、益气生血之黄芪共为君药,使气盛血行、静脉和调;党参益气生血,淫羊藿温肾阳以助心阳,灵芝益精气、保心神、治虚劳,三药合用助君以治其本;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安神之功,当归能养血活血以治其标,葛根升阳输津,使心体得润,其所含葛根总黄酮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共为臣药;元胡活血止痛,山楂行气散瘀为佐,并反佐以生地凉血,黄连泻心,使心火不亢、心神安宁;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功,使心衰得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中所含人参皂苷能起到抗氧化、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抑制心肌细胞肥大、抗心肌细胞凋亡等作用,对DHF的治疗十分有利[7]。黄芪甲苷对心肌有保护性作用,有研究证明其能缓解大鼠的心衰[8]。党参能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具补气强心、抗心肌缺血作用[9]。丹参广泛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研究证明其有效成分有抗心肌肥大、抗氧自由基、钙拮抗作用、抗氧化作用等[10]。
本观察显示,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后,气短、乏力、胸痛等中医症状均有明显改善,6 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的增长和心功能疗效变化亦优于对照组。
养心氏片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舒张性心力衰竭具备增效减毒作用,对长期受西药副作用影响的病人来说大有裨益,相较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有其明显优势性。
[1] Zile MR,Brutsaert DL. New concepts in diastoliedys function on and diastolic heart failure:part Ⅱ:causal mechani sms and treatment[J].Circulation,2002,105: 1503-1508.
[2] Zile MR,Brutsaert DL. New concepts in diastoliedys function on and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Part Ⅰ:diagnosis,prognosis,and measurements of diastolic function[J].Circulation,2002,105(11):1387-1393.
[3] 胡大一.心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与共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251-295.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5.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 1076-1095.
[6] 张德芹,高学敏,张聪,等.“养心理论”构建与养心氏片组方理论探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 (2):242-247.
[7] 王巍,苏光悦,胡婉琦,等.近10 年人参皂苷对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6,47(20):3736-3741.
[8] 张蔷,高文远,满淑丽.黄芪中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3203-3207.
[9] 樊长征,洪巧瑜.党参对人体各系统作用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0):39-43.
[10] 杨志霞,林谦,马利.丹参对心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文献研究[J].世界中西医杂志,2012,7(2):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