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实现有效亲子阅读

2018-01-14方俊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建议

方俊

关键词: 儿童心理发展特征;有效亲子阅读;南京图书馆少儿馆;建议

摘 要: 文章阐述了亲子阅读的内涵和意义,着重探讨了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及特质,并结合南京图书馆少儿馆的亲子阅读工作,提出了实现有效亲子阅读的方法和建议。

1 背景

南京图书馆为做好少儿读者群体的服务工作,2016年在原少儿室的基础上,创建并开放了“馆中之馆”——少儿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少儿馆按照年龄段(3岁以下、4—6岁、7—15岁)设置了三个阅览室,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内设阅览座位500多个。截至2017年6月,南京图书馆少儿馆新增图书38,456种、约71,901册。2017年1月至10月,除接待入馆阅读的小读者约70万人次外,该少儿馆还开展了包括亲子阅读在内的各类少儿活动142场,约接待读者5,000人次。随着阅览面积的扩大、馆藏图书量的增长及各类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南京图书馆少儿馆不仅成为儿童阅读图书的最佳场所,还成为儿童获得良好教育和增长知识的乐园。

2017 年,为了了解南京图书馆少儿馆小读者及家长的亲子阅读情况,该少儿馆在4—6岁阅览室投放《南京图书馆亲子阅读调查问卷(2017)》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0份,问卷对象为少儿馆小读者的家长。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小读者的家长主要存在以下六个问题:①在参与调查的家长中仍然有49%的家长不清楚亲子阅读的概念。②家长对亲子阅读给孩子成长中带来的助益认识不足。③家长不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和阅读需求。④有40%的家长不知道如何选择图书。 ⑤有44.8%的家长认为亲子阅读的效果一般(见图1)。⑥有95.5%的家长认为,亲子阅读仅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见图2)。针对以上问题,图书馆员应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和阅读能力的发展规律,指导家长明确亲子阅读的概念,采用有效的亲子阅读方法,提高儿童的阅读素养。

2 亲子阅读的内涵

2.1 亲子阅读的概念和作用

20世纪60年代,新西兰教育家赫达维等人综合各种阅读的指导行为,首创了一种家长儿童互动式的早期阅读方法,并提出了“亲子阅读”的概念。亲 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是一种以阅读材料为媒介,孩子与家长互相沟通、分享和学习的阅读活动 [1]。亲子阅读能够为孩子的心灵打开一扇窗,让他们透过这扇窗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书写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文学修养,健全他们的人格,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父母在亲子阅读中的引领作用

父母是儿童阅读的第一引领人。在亲子阅读中,父母不只是陪伴,还必须具有阅读启蒙和引领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能够了解和掌握儿童每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并且针对各个阶段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其所能接受的阅读方式,为孩子制订连续性、阶段性的阅读计划,科学地引导孩子进行阅 读。儿童与父母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除能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外,还能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儿童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让他们尽快掌握阅读的技能,从依赖阅读过渡到独立阅读 [2]。

2.3 阅读环境对亲子阅读的影响

儿童心理学家让 · 皮亚杰认为,思维或智力的发展起源于儿童自身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3]。良好的阅读环境能激发儿童的阅读热情,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促进他们智力和大脑的发展。父母是孩子进行阅读的启蒙老师,父母自身是否喜好阅读,是否常去图书馆借阅图书,是否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阅读,家中是否拥有一定数量的藏书,这些因素都会对儿童的阅读习惯、阅读认知和阅读素养产生一定影响。

《南京图书馆亲子阅读调查问卷(2017)》的相关分析数据显示:①从家庭藏书量看,在藏书量超过100本的家庭中,有50%的儿童每月的阅读量超过12本。在藏书量低于50本的家庭中,仅有4%的儿童每月的阅读量超过12本。在藏书量超过50本的家庭中,有96%的儿童每月的阅读量超过12本。②从去图书馆的频率看,有82%的家长每月至少带孩子去一次图书馆,有34%的家长每周带孩子去一次图书馆。③从能够经常陪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家长学历看,硕士占81%,本科占75.5%,本科以下占60%。笔者从问卷分析中得出,家长学历越高,家庭藏书量越多,阅读图书的册数越多,前往图书馆阅读的频率越高,其孩子的图书阅读量就越多。由此可见,家庭藏书量及家长阅读次数都会直接影响儿童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

3 儿童心理发展特征与有效亲子阅读的关系

阅读是从书面文字符号获取信息的复杂认知活动 [4],认知结构是指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的人的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儿童心理学家让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2岁以下)、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及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各不相同的,他们的认知、行为和人格等方面在各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发展。笔者将从3岁以下、4—6岁小读者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征及相关有效的亲子阅读方法等方面逐一展开阐述,并给出一些指导建议。

3.1 3岁以下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阅读建议

3岁以下是儿童人生发展极为重要也是变化非常迅速的三年,这一阶段不仅是幼儿大脑发育的活跃期,还是感知觉、思维、语言和记忆等形成的敏感期。科学研究表明,3岁以下婴幼儿阶段是儿童心理成长和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脑重量从出生时的300克至390克,增加到1,000克至1,500克,相当于成人的2/3,腦重量的增加意味着神经元结构的复杂化。神经元联结数目的不断递增构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婴幼儿的接收能力增强,很容易形成各种技能和能力。

3岁以下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有三个阶段:1岁以下是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期,1—2岁是婴幼儿动作和语言的发展期,2—3岁是婴幼儿思维可以受语言控制的调节期。3岁以下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认知。二是言语发展。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3岁以下儿童的思维主要属于直觉行动思维 [5]。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认知是外化的,认识世界主要通过自身的感知觉。人类运用语言的活动是言语,包括听话(言语理解)、说话(言语表达)及阅读。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征,他们的言语活动也分为三个阶段:言语发展的准备期(1岁以下)、单词句时期(1—1.5岁)和多词句时期(1.5—3岁)。3岁以下这一阶段的主要心理特质是言语发展。言语发展的基础是思维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言语的良好发展可以促进婴幼儿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同样,思维的发展也能促进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岁以下的婴幼儿对父母,尤其对母亲会产生很亲密的依恋情感,而这种情感能够让婴幼儿产生内在的温暖感和充分的安全感。因此,这个阶段是开展亲子阅读,促进婴幼儿言语发展,培养婴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由于这个阶段是婴幼儿的感知觉、思维、语言和记忆形成的最敏感时期,鉴于阶段性心理发展的特殊性,笔者将按照年龄段分别论述每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及阅读认知,并给出阅读建议。

3.1.1 1岁以下。1岁以下婴儿处于感知运动期,他们的言语发展处于准备期。这个时期感知觉是发展最早、最快的一种能力,由于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阅读只能通过视听与触摸的感知觉进行。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父母可为婴儿指读色彩对比鲜明的卡片或文字较少的图画书,也可用亲切的语调为他们朗读文字较少且押韵的童谣,还可为他们轻唱一些有韵律的儿歌。通过这种阅读体验,婴儿学会了识别简单的图形和基本色彩,并能在场景中用单音节和多音节的基本语音表达熟知的人或物,为语言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玩玩具也是一种阅读行为,一些异型图书可以引起婴儿的兴趣。父母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拉着孩子的手触摸卡片、拉拉书、布书、塑胶书或洞洞书等,让他们对“书”形成概念,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3.1.2 1—2岁。1—2岁幼儿的发音器官和大脑皮层进一步成熟,活动和社会交往的范围扩大,认知也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言语也相应地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6]。幼儿的思维认知进入直观行动性思维时期,言语也进入单词句时期和简单的多词句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已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有了自己的喜好。他们喜欢模仿父母说话,喜欢用语言指认各种事物,能够理解成年人的简单言语。他们的记忆力、认知能力和简单的逻辑关系理解力也与上个年龄段相比有所提高,他们除用肢体感知事物外,还能够对阅读过的图片和色彩进行简单分类。父母在为幼儿挑选图书时,除保留原有的语音节奏感强、韵脚平整的童谣和诗歌外,还应选择一些与生活体验接近、文字词句略微复杂、画面有美感、图片稍有增多的绘本图书。亲子阅读的场所可以是家中,也可以是图书馆、书店或户外。儿童心理学家让 ·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智力活动。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可以互扮角色,将书中的知识与生活场景结合起来,也可让孩子用画笔涂鸦重现场景,“画中学”的方式可以启蒙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玩中学”的方式可以使阅读更加生动,有趣的阅读可以增强孩子的阅读认知能力。

3.1.3 2—3岁。2—3岁是幼儿使用多词句和复合句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处于直观行动性思维时期,思维可以受语言的调节。这个时期幼儿的心理特质主要表现在言语的发展。他们在活动时喜欢喃喃自语,喜欢用自己掌握的结构简单但比较完整的句子与父母交流,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并且在交流中开始表达自己独立行动的意愿。在这一时段,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延长,记忆力有所增强,阅读认知水平较上一阶段有了一定的提高。2—3岁幼儿初步形成了自我意识,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由于这个阶段的幼儿拥有敏锐的感官能力,他们比较偏爱有故事情节、配图细节丰富、色彩艳丽及贴近生活的图书。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父母在尊重孩子喜好的前提下,应增加孩子每天的阅读量,对书中新出现的词汇要有意识地多说,对孩子喜欢的阅读内容要不厌其烦地多讲,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与分享,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2—3岁幼儿的运动能力发展迅速,从心理学上讲,幼儿的身体动作刺激可以促进脑神经系统的发展,特别是影响大脑皮层的发展。运动不仅可以成为思维发展的前提条件,还能促进他们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2—3岁幼儿已经能握笔画画,会捏橡皮泥,会玩简单的拼图,喜欢把图书当玩具搬运或撕扯。这个时期是父母为孩子布置家庭阅读区的最佳时期。父母应鼓励孩子在阅读区搬运图书、接触图书及翻阅图书,以玩耍的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同时,父母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满足孩子听故事的渴求,每天不定次数地抽出15至30分钟进行亲子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3.2 南京图书馆少儿馆3岁以下婴幼儿阅览室亲子阅读服务工作现状

从阅读行为看,3 岁以下是婴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亲子关系是最亲密、最美好的,也是亲子阅读最关键的时段。南京图书馆少儿馆3岁以下婴幼儿阅览室有适合幼儿身高的阅读书桌、书架及桌板式触摸屏、充满童趣的卡通绘画墙面、听故事的小小蘑菇屋、玩具及PAD电子设备等,阅读氛围非常适合低龄小读者。阅览区设有“童创童话”“亲子阅读”“DIY制作”和“森林故事会”四个主题活动区。该阅览室有婴幼儿读物3,000余册,包括中文绘本1,500种、原版英文绘本200种,以及3D立体书、洞洞书、玩具书等50余种。绘本图书有适合这个年龄段小读者喜欢的点读书、床围书、立体书等。“玩游戏+讲故事”模式是该阅览室开展亲子阅读的特色。七色彩虹点缀的优美环境,各种适龄的绘本图书,玩具体验、朗读、讲故事及其他动手制作等有趣活动的开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小读者和家长走进阅览室。该阅览室每日平均接待读者200~300人次,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每日平均接待讀者的人数是平时的2~3倍。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根据这个阶段小读者的心理发展特征及阅读认知能力,笔者认为“玩游戏+讲故事”是开展亲子阅读最有效的模式。

3.3 4—6岁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特征及阅读建议

4—6岁的儿童处于两个心理年龄阶段:一个是幼儿期。另一个是学龄初期。这个阶段是儿童开始接收系统教育的阶段(幼儿园和小学初期)。4—5岁和6岁两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略有不同,尽管其认知水平仍处于“前运算阶段”,该阶段的总体特点以具体形象性为主,但已经具有初步的抽象概括性 [7]。

4—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速度开始减缓,注意力逐渐稳定。与3岁以下婴幼儿相比,他们的无意记忆和形象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逐渐得到发展,记忆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已经形成自我意识,从最初完全依赖成年人逐步发展到能够独立地做一些事情。他们有了解自己的愿望、需要和感受,对观察或感知到(如看到、听到)的事物,如外貌、玩具、自己的姓名、别人的批评和表扬等,会有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会有自尊和羞愧等自我情绪。

由于4—6岁儿童受心理认知能力和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4—5岁处于稚嫩阅读期,6岁进入初级阅读期。4—5岁的儿童非常喜欢听父母、教师讲故事,喜欢扮演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喜欢绘画,喜欢阅读色彩鲜艳、构图精美且能启发想象的书刊。由于他们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喜欢在亲子阅读中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而6岁的儿童由于已接受小学初级教育,学会了拼音,认识了一些结构简单的文字,对阅读内容有了更多要求。他们喜欢阅读故事性强、图片少、文字多、拼音配文字和图片绘画感强的图书。在亲子阅读中,他们会反复阅读喜爱的图书,会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惑,对阅读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这些要求展现了6岁儿童的思维特点,即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4—6岁阶段的亲子阅读主要是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和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

心理学认为,能力是一种本领,是指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综合。阅读能力是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顺利地进行阅读的一种能力,是完成复杂阅读任务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8]。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兢提出:“3—6岁是儿童掌握基本阅读能力的阶段。6岁后,儿童就可以通过这些基本阅读能力进一步形成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从而达到学习各种许可知识的目的。” [9]

4—6岁是培养儿童基础阅读能力的关键期,提高4—6岁儿童的阅读能力,图书馆和家长须做到以下几点:①父母应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父母的阅读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阅读行为,父母的阅读能力强,儿童的阅读能力也会强。②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能为儿童提供真实、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促使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建构新的知识结构。③尊重儿童对阅读图书的选择权。兴趣是刺激儿童探知未来的动力,只有儿童对图书感兴趣,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有好的情绪进行阅读,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④耐心回答儿童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4—6岁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强烈,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对书中的故事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后来呢?”等,要求父母解答。父母一定要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能以粗暴的方式推诿,不及时回答就可能会失去一次教育孩子的机会。⑤采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社会环境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有一定作用,成人和技能较高的同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儿童完成学习和阅读任务。

儿童元认知能力发展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儿童基础阅读能力的强弱,元认知能力包括阅读中的反思能力、预测能力、质疑能力和假设能力等 [10]。提高元认知能力最有效的阅读方法是互动式阅读。互动式阅读是一种合作、平等的引导式阅读,这种阅读需要父母和教师的参与。互动式阅读的主要特点有:尊重儿童对图书的选择,重视孩子的阅读兴趣,能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指导策略,最关键的是可以促使儿童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父母应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的水平,挑选孩子喜爱又适合阅读的图书,对阅读内容以开放、多角度、引导的方式提出问题,如“故事讲的是这个意思吗?”“这个人是先做了这件事,还是后来做的?”等,引导孩子积极思考、不断反思,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加强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父母可以让孩子对后面将要发生的故事内容和情节做出预测,根据孩子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提出一些问题测试孩子的阅读情况,如“你猜猜以后会发生什么?”等。父母在参与书中内容的讨论和提问时,还要多引导孩子对书中的内容提出质疑和假设,如“你认为故事的结局怎么样?”“会有其他的结局吗?”等。互动式阅读能让孩子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复述、改编和创作故事,为将来的书面语言学习和写作打下基础。在互动式阅读中,父母还可以通过背诵诗歌、欣赏音乐和绘画等方式,全方位地提高儿童的元认知能力。丰富的阅读形式不仅能提高儿童的基础阅读能力,还培养了儿童对语言的崇敬和对美的欣 赏能力。互动式阅读是训练儿童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合适的阅读方式,是提高儿童基础阅读能力最佳的亲子阅读方式。儿童的基础阅读能力提高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也会提高。父母在互动式阅读中要经常表扬和鼓励孩子,让孩子的内心充满成就感,促进孩子自我阅读意识的形成,使他们逐步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3.4 南京图书馆少儿馆4—6岁儿童阅览室亲子阅读工作现状

根据4—6岁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特征,南京图书馆少儿馆布置的4—6岁儿童阅览室与3岁以下婴幼儿阅览室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儿童阅览室有舒适的沙发座、适合儿童身高的阅读桌椅和书架及种类繁多的图书,为小读者和家长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见图3)。为了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该阅览室在以图书阅览区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阅读区和活动培训区。儿童可以利用PAD、触摸屏等先进的电子设备,欣赏视频、音频、多媒体动画等数字资源。室内共有阅览座位182个,外借阅览区设有绘本、拼音、幼儿教育、国学、原版英文绘本等五个主题书架。目前,该阅览室有图书20,000余册,其中绘本图书约15,000册,拼音图书约5,000册,图书种类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文学艺术等。该阅览室日均接待读者约500人次,节假日期间日均接待读者约1,600人次。该阅览室还设置了造型可爱的图书自助借还机,兒童可凭借阅证自助借阅图书。虽然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已接受幼儿园和小学初级的系统教育,但他们的识字量还不足以支持他们进行完全自主阅读,因此该阅览室仍以亲子阅读为主。

为了培养小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提高亲子阅读的有效性,南京图书馆少儿馆除做好传统的阅读服务工作外,还在每年暑期和寒假推出系列少儿活动,如“七彩的夏日”“缤纷的冬日”等主题活动,同时在节假日或周末也会举办内容丰富的亲子阅读活动,这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适合4—6岁儿童。针对4—6岁小读者开展的活动有“畅游书海,沐浴书香”、中英文绘本阅读、南图姐姐讲故事、“童话童创”“走进孩子的‘视界与‘绘读书”等。其中“走进孩子的‘视界与‘绘读书”活动首次尝试将儿童的心理发展知识运用到亲子阅读的指导中,活动对象为4—6岁小读者及其家长,活动内容是引导家长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特征,指导家长以绘本阅读为主进行有效亲子阅读,深受小读者和家长的欢迎。为了引导小读者和家长挑选适合阅读的图书,南京图书馆少儿馆的工作人员每年都会推出《少儿书目推介》。“请进来,走出去”是南京图书馆少儿馆的工作理念,近年来该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优势,积极与周边的幼儿园和小学联合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积极打造“书香课堂”阅读品牌。

4 结语

实现有效亲子阅读,必须依赖很多条件。首先,阅读对儿童的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有一定要求,这是阅读的基础; 其次,阅读内容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及知识信息获取能力。少儿图书馆只有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展现的一般、典型及本质的特征,按照儿童的成长规律,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才能促成有效的亲子阅读,真正发挥亲子阅读的作用。因此,少儿图书馆工作者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以馆藏文献为基础,以多种活动方式,大力推广亲子阅读的理念,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更多的家长带领孩子走进图書馆,共享阅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曹桂平.试论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服务 [J].图书馆杂志,2014(7):47-52.

[2] [8] 张筱叶.亲子分享阅读与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关系研究 [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3] [6] [7] 谷传华.儿童心理学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67,140,144.

[4] 张厚粲,李文玲,舒华.儿童阅读的世界Ⅰ:早期阅读的心理机制研究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65.

[5] 马金娇.0-3岁低幼儿童绘本的分级创作与研究 [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9] [10] 张晓怡.不同亲子阅读策略对3—6岁儿童图画书阅读能力的影响 [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建议
别人打你一拳,为什么不建议你还手
为什么点外卖建议你点湘菜?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Making Suggestions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