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好的我们

2018-01-14叶小闹

传奇故事(上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文练习册数学老师

我再次想起你的时候,是上大学那年躺在宿舍看《最好的我们》,一口气看到大结局的我,在看到那句“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后来的我是最好的我。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只好伸出手道别”时,泪水喷涌而出。

像极了我们。当时的你是最好的你,后来的我是最好的我。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

你是我的同桌,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我却爱在不喜欢的课上看小说,比如数学课。

数学老师爱点人上黑板做题目,不是点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比如这次就是我们这一片的四个人被叫上去解题。

事实证明,上课不好好听讲是有报应的,比如此刻——我对着黑板上的那道题目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答案,眼看大家都轻松地拍拍手上的粉笔灰陆陆续续回座位,我却对着黑板窘迫得无以复加。

底下有小小的哄笑声,就连数学老师也一步步走向讲台。就在此刻,你拿着黑板擦走向我,一本正经地说:“你这样的算法太麻烦了,我这种可能更好。”

后来的我看过一部叫《大话西游》的电影,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说,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就像那一刻,你真的像个盖世英雄一样,在此起彼伏的哄笑声中擦去我的答案,洋洋洒洒地替我答完了那道题。

本来打算说点什么的数学老师宽容地摆摆手说:“下去吧。”我这才松了口气。回到座位我感激地向你道谢,没想到你的回答差点让我吐血。

你露出得意的笑容:“小事儿。”末了又补充道,“不过你这智商,数学课看来还不能不好好听。”

教室里灌满了15岁夏天的味道,数学老师仍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演讲。

你真是一个善良又臭屁的人,我想。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在上课时看过小说。而我们,也渐渐熟稔起来。

圣诞节那天,轮到我们一起值日。考虑到我总爱迟到的陋习,我们约好早上六点你载我去教室。

匆匆忙忙终于在半个小时内赶下楼,寒风中你手里攥着杯热豆浆瑟瑟发抖,你用一副“早就知道你会迟到”的表情把豆浆递给我:“快上来。”

我准备了很多的圣诞贺卡给玩得好的同学,刚好趁大家还没来,便一个一个塞进他们的座位里,待我小心翼翼地将所有小惊喜准备完畢的瞬间,才发现少了一张给一直在默默地扫地、擦黑板、倒垃圾的你的贺卡。

应该会生气吧?明明是两个人的值日我却什么也没做,给那么多人准备了贺卡却偏偏漏了你的。我站在座位上默默地谴责自己。

“喂?你现在想要什么圣诞礼物吗?只有一次机会哦!”待你打扫完毕回到座位,我谄媚地问。

“随便。只要不和他们一样就行。”

也不知是谁想到的,讨论了一会儿后最终的礼物是承诺书,我们俩一人一份——

无条件承诺书

甲方(叶小闹)无条件答应乙方(周胤迟)一个条件:

有效期限为2010年12月25日至   年   月   日

我的那一份至今还安静地躺在抽屉里,不完整的指纹依旧清晰可见。转眼竟已是这么多年。我也很想问问你,现在它还有没有效呢?

又一次迟到了。晚自习第一节课已经开始,突击检查的班主任正坐在讲台上等候迟到的人,我不敢往枪口上撞,正躲在门外来回踱步的时候,黑洞洞的楼梯上声音由远及近,身为物理课代表的你正抱着厚厚一叠物理练习册走过来。

发现我站在门口进退维谷,你疑惑道:“你是不是便秘?”

这种时刻我哪有心情和你开玩笑,指指讲台上沉着脸的班主任,示意你赶紧进去。原本急匆匆的你却在教室门口停住了,把怀里堆得高高的练习册分我一半,说:“一起进去。”

冬天的六点钟已是漆黑一片,黑黢黢的走廊上,我怔怔望了你好一会儿,轻轻握紧你的衣袖,接过练习册。

就这样,我跟在你身后,听见你气定神闲地喊了一声“报告”,班主任头也不抬地点点头,我们一起回到座位上。

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偷偷抬起头看见左手旁的你,你正在纠结于一道物理题,皱着眉埋着头不停地在草稿纸上画电路图,没有察觉。

窗外已经被漆黑湮没,教室里却很明亮,我想起方才我还在黑暗中的时候,你和练习册已经没入光明,你们的轮廓已经被白炽灯镀了一层毛绒绒的光,就像此刻的你,从我的角度看过去,你轮廓分明的侧脸显得异常好看。

一来二去,班里渐渐泛起了流言蜚语。大家都说,我们的关系似乎超出了正常同桌的范围,甚至连老师也把我叫去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原本是想让你坐在他旁边提高学习成绩,最近好多人反映你们太活跃了……”

我不再看你不再和你说话,甚至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也默默地跳过去不再寻求你的帮助,你却不避嫌,一如往常一样找我说话。

“老师说再看见我们上课说话就不让我们坐同桌了!”我终于忍不住,向你抱怨。你原本吊儿郎当的脸霎时间严肃起来,原来你也不想换同桌——我的心里突然有些欣慰。

于是你交给老师一份我们一起拟定的协议——

甲方(叶小闹)和乙方(周胤迟)约定,上课再也不说话(除去“老师好”和回答问题,以及无法避免的与学习有关的内容),如若违反,将赔偿一瓶可乐。

后来呢?结局有些悲惨,某节政治课我们在一起说说笑笑,一扭头发现班主任在门缝里探出来的脸,狡黠的笑容仿佛在说“终于被我抓到了”。

最后你买了两瓶可乐作为惩罚交给班主任,并以“中考第一”的承诺来央求我们最后的同桌机会。

这些,都是我后来才知道的。昔日严厉的班主任说起当年那些趣事,欣慰地望着已经升入大学的我,感慨道:“都是当初那小子死活不愿让我把你们两同桌分开……”

也有过不愉快,但我已经记不清它究竟有多鸡毛蒜皮了,总之,我们罕有地一天都没有说话。

那天放学,教室里的人差不多已经走光,我却由于生理期突然到来在座位上如坐针毡,小心翼翼地隐藏住裤子上鲜红的那部分。刚刚打完篮球回来的你看见了别扭的我,想说点什么却还是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把外套的拉链一拉,篮球往桌子下面一放,就走出了教室。

傍晚的教室笼罩在一片橘红色里,你透过窗户望着里面那个坐立不安的身影,又折了回去,像是明白了一切,把外套扔给我:“走吧,我送你回去。”

我一脸意外,“好呀”几乎要脱口而出却碍于面子硬生生地被吞了回去。你露出个特别欠揍的表情,狡黠地说:“知道我有多好了吧!”

我尴尬地把外套套在屁股后面,然后坐上你的自行车后座。那时离中考还有两个多月,春天和煦的春风挠得人痒痒的,你在自行车前座,一边卖力地踩脚踏,一边哼起了歌。是你最喜欢的周杰伦。

大二那年我一个人去听了他的演唱会,一万人的体育馆里大家一起合唱这首歌的时候,我却突然想起很多年前,自行车前座的少年,轻轻地为我哼了一首最好听的歌。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但偏偏风渐渐把距离吹得好远/好不容易又能再多爱一天/但故事的最后你好像还是说了拜拜……”

“要不我以后和你一起读文科吧。”某节历史课,你忽然说。正在做试卷的我惊讶地抬起头,怔怔地望着你。

一般的学校要等高二才文理分科,可在我们这座小城里一旦结束中考,就要决定自己高一读文还是读理。谁都知道数理化是你的强项,所以我着实被吓了一跳,半天才回过神:“你脑子进水了?”

“学文多好呀,背书我又不是不行,数学又是强项,肯定能轻松拿第一。”你得意洋洋地说道,“而且,学文我就可以继续和你在一个班,然后我們又是同桌了呀。”说这话的时候你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还故意把头偏向窗外的天空。

“可是我们又不一定还在一个班,而且我肯定考不上A中……”我有些犹豫。

“在我的帮助下你还是有希望的!”你又兀自说道,“你要有信心,反正我还想继续和你坐同桌……”

六月的蝉鸣有节奏地响起,骄阳似火的午后,教室里的电风扇发出“嗡嗡嗡”的声响,你一字一顿地对我宣布。

“就这么定了。”

后来我们没能如愿再次坐同桌。你读文科的念头终究没能抵抗过父母和老师的联合抵抗,那年中考你没出现在榜首,但依然去了那所重点高中的理科班。而我,得益于你每天的谆谆教导,启程去异乡的高中学文。

现在想想,虽然最后没能继续在高中坐同桌很遗憾,但“一起学文”的念头在中考冲刺的最后几个月里成为我们共同的目标,为我原本黑暗的世界点了一盏灯,让原本被动的我,第一次想要为了谁去拼命努力。

疏远的原因也很简单。我在异乡待了三年,起初还会在节日互寄明信片,后来随着彼此学业的加重和新朋友的出现,我们也渐渐失去了联系。

其实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谁喜欢谁,但回想起我们相处的细节,还是会让人脸红心跳,连空气里都蕴含着十几岁爱恋的分子。

像你这样的少年,存在于世上任何一座学校都永远不老,你们仿佛生来就带着光芒,轻易就会被人揪出来丢在舞台中央,享受也好厌恶也罢,一举一动都会被人津津乐道。

而像我这样的少女,丢进任何一座学校都会普通得让人难以记住,所以我无比感激可以在那样的时光里认识你,即使我们从未在一起,但得益于你,我才想要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中考结束的那天,骑车跑去我家楼下的你,看起来很失落,说话也带着哭腔。

“我们以后还会是同桌吗?”黑暗中的楼梯口,少年撑着单车,第一次在我面前红了眼眶。

“会,永远是。”我的声音第一次那样坚定。

站在母校的教室门口,又一次想起了你。

教室还是那个教室,操场还是那个操场,怀着时过境迁的心情,云淡风轻地想起你干净的短发,轮廓分明的侧脸,经常被汗水浸湿十五岁的脸庞,想起你信誓旦旦地和我说“我要和你一起读文科”的表情,想起你得知被强制读理科时愤怒的样子。

想起你红着眼眶问我:“我们以后还会是同桌吗?”

那真是最好的我们。

猜你喜欢

学文练习册数学老师
包学文
练习册
包学文
练习册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奔跑的月光
迟到
我的数学老师
Application of Ionic Liquid in Upgrading 6# Solvent O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