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院校角度浅谈如何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2018-01-14张俊峰宋志飞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3期
关键词:竞争力高职院校

张俊峰 宋志飞

【摘要】本文借鉴前人相关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在系统研究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在开设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路和对策,为同类院校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毕业生就业  竞争力  提升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015-01

高职毕业生这一特殊人群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条件,人们越来越关注他们的就业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主要工作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即承受挫折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技术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等。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需把握先机,审时度势,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以改革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低是衡量高职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高职院校的教育能否培养出服务于社会,符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所需求的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永恒主题。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应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根据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适当地调整招生专业,切实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定位,适当地调整招生专业

面对新的就业形势,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科学定位,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优势,适当地调整招生专业,以迎合市场需求。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即培养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具备较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高职与本科院校在教育资源、培养目标存在差异,照搬本科院校教育模式不符合高职院校办学实际,因此高职院校需在清楚自身办学条件、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适合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须具备自身的特色。开设专业,课程设置,授课内容等方面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在培养模式和途径上,强调与社会发展和地区经济需要相结合,构建校企联合办学、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力争培养出一批职业道德高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优秀毕业生。

二、以能力本位,构建高职特色课程体系

(一)应用为主,够用为度

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有别于一般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在于它的职业性特征。它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能够适应现实社会岗位的需要,入职时无需前期培训即可胜任应聘岗位。

首先,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始终贯穿于教育过程中。在课程体系设计时就要统筹考虑传授知识学生能否接受,是否具有应用性,可操作性。其次,把握够用为度的原则。要求:①根据岗位特点,针对性地设置课程;②适当地调整学习年限,学习时间长短由学生发展情况与市场需要来定;③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合理地设置文化与专业课程,除了必须开设的课程,可适当推出一些选修课,让学生依据个人兴趣和专业要求选修相关课程。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廖克玲指出中国结构性失业问题非常严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专业建设首要考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例如,国土地质行业在经历了近10年的不景气时期后,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出台,为地质行业创造了新的机遇。它不仅为地勘单位的改革和发展,集中精力找大矿、拓宽服务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也吹响了缓解资源瓶颈制约、提高国内资源供给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地质灾害集结号。

(三)基础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帕尔格朗于1965年提出终身教育观点,并迅速成為人们讨论的话题。“这个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知识更新快速,每一个要使自己成为不被社会淘汰的人就必需终身学习。”然而,高职教育学生大量存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现象,不到三年的在校学习时间,加剧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难度。基础教育和能力培养并不冲突,基础知识是能力大厦的基石,很多时候,在特定条件下基础知识可转化为能力,能力又可促进知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关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2.

[2]王启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制冷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兰州大学,2011.

[3]刘兴阳.机会与挑战并存——2011-2012年度大学生就业分析与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01:31-33.

[4]孙飞.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5]吕鑫祥.终身教育思想与职业技术教育 [J].教育发展研究,2003.

作者简介:

张俊峰(1978-),男,本科硕士,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工商管理。

宋志飞(1985-),男, 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计算机应用技术。

猜你喜欢

竞争力高职院校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开拓进取 提升设计院核心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