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门冬汤加减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经验

2018-01-14彭明浩宋桂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伤肺桑白皮清肺

彭明浩, 宋桂华

小儿慢性咳嗽一般指小儿持续或反复咳嗽病程持续4周以上,咳嗽是唯一或最主要的症状,胸部X线检査无明显异常,其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感染后咳嗽、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1]。西医治疗常根据不同病因使用抗生素、抗过敏药、吸入激素等药物治疗,但部分患儿虽经正规治疗仍经久不愈。近年来,儿童慢性咳嗽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且其久治不愈能直接影响患儿的躯体状态、情绪、性格、学习及交往等,从而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2]。导师宋桂华从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30载,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善用古方,临床中多予麦门冬汤加减治疗小儿慢性咳嗽,辨证施治,随证化裁,疗效颇佳。笔者有幸跟师在侧,深受启迪,现将宋桂华教授运用麦门冬汤加减治疗本病经验介绍如下。

1 循理溯源,紧抓病机

咳嗽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3],并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肝咳、心咳、脾咳等,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历代中医文献资料中关于咳嗽的论述很多,但都缺乏与慢性咳嗽相对应的病名,因其具有反复发作及慢性迁延性的特点,结合其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当属于中医学“久咳”“久嗽”“顽固性咳嗽”范畴[4]。《诸病源候论·久咳嗽候》云:“肺感于寒,微者即成咳嗽,久咳嗽,是连滞岁月,经久不邊者也。”《医方集解》云:“久嗽有疲者,燥脾化疲,无疲者,清金降火。盖外感久则郁热,内伤久则火炎,俱要开郁润燥。”陈复正《幼幼集成卷之三·咳嗽证治》言:“咳而久不止,并无他证,乃肺虚也。”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咳嗽》中有“久嗽者,肺亡津液,阿胶散补之。”古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已有了系统的认识及总结。而近代医家在总结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对小儿慢性咳嗽有了进一步认识,临证多采用健脾润肺法、温肺化饮法、宣肺止咳法、滋阴益肺法、疏肝解郁法、疏肝祛风法、活血化淤法、清肝泻火法等治疗[5]。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肺脾肾三脏常不足,结合小儿体质特点及临床症状,宋桂华教授认为小儿慢性咳嗽当属本虚标实之证,肺脾不足为其本,风、瘀之患为其标。《幼科发挥·卷四》有云:“久嗽者,初得病时,因于风者,未得发散,以渐而入于里,肺气益虚,遂成虚咳。”宋桂华教授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小儿肺常不足,卫表不固,外感咳嗽多为风邪挟热、寒、燥等自皮毛或口鼻而入,肺卫受邪,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为咳嗽[6],加之风性主动,留伏于内,化燥伤肺,致咳嗽迁延难复。而脾为肺之母,肺之气生于脾胃,二者在生理上相互维系,病理上亦相互影响。《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肺外合皮毛,手太阴肺经又起于中焦,脾失健运,水液不化,聚湿生痰,上贮于肺,雍塞气道,故咳与肺脾关系密切,肺脾不足为致病之本。同时宋桂华教授认为小儿慢性咳嗽病程迁延,久病必瘀、久病入络,病证日久,迁延不愈,由气入血,由浅入深,而致痰瘀、血瘀。故风、瘀之患不除,咳嗽难愈。

2 善用古方,随证化裁

麦门冬汤出自汉·张仲景《金匮要略》[7]:“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原方由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组成,前人主要用于治疗虚火上炎之虚热肺痿证。方中重用麦门冬以滋养肺胃之阴,清热降逆而利咽喉、平喘咳;人参、甘草、大枣和粳米补脾胃,培土生金,益气生津而润肺燥;佐半夏既能协助麦门冬降逆平咳喘,又能防止其滋腻碍胃之弊,使之润燥得宜;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清肺益胃、降逆止咳利咽之功。现代医家则根据其组成、证治,将麦门冬汤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中肺胃气阴两虚、气火上逆诸证[8]。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门冬汤具有镇咳、改善呼吸道高敏状态、提高呼吸道净化、抗肺纤维化、调节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等作用[9-10]。

宋桂华教授认为,麦门冬汤虽为治疗虚火上炎肺痿证之经典名方,然该方集润、清、降、补于一体,既可清肺益胃养阴,又可补气降逆止咳;而小儿久咳易耗气伤津,化燥伤肺,加之其“肺脾不足”“阴常不足”之体质特点,故麦门冬汤实为治疗小儿慢性咳嗽之良方,针对其风、瘀之患,临床常在原方中加用防风、僵蚕、蝉蜕、全蝎、地龙、桃仁、红花、当归等疏风通络、活血化瘀之药。并随证化裁,如咳嗽甚者加桑白皮、地骨皮、紫菀、款冬花等以清肺止咳;痰多者合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以化痰止咳;喘者加麻黄、杏仁、厚朴等以宣肺平喘;阳虚者佐以菟丝子、淫羊藿等以温阳扶正。

3 典型病例

患儿男,5岁,主因“反复咳嗽2月余”于2016年10月15日就诊。患儿近2月余反复咳嗽,晨起、夜间咳嗽明显,少痰,间断至当地医院予抗生素治疗为主,时有好转,极易反复,期间查胸部DR未见明显异常。现症见:阵发性咳嗽,早晚及运动后咳嗽明显,无喘,少痰,无发热、鼻塞、流涕等不适,纳一般,夜眠不安,盗汗,大便偏干,1~2日1次,小便偏黄。查体: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咽略充血,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中医诊断:咳嗽,阴虚肺热证;西医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治则:润肺养阴,清热止咳,方用麦门冬汤合桑白皮汤加减:麦冬12 g,半夏、炙甘草、蝉蜕各6 g,党参、白术、炙桑白皮、地骨皮、炒僵蚕、炙紫菀、炙冬花、白屈菜、紫苏子、葶苈子、桃仁、红花各10 g,7付,水煎服,日1付。2016年10月22日二诊。患儿咳嗽明显减轻,夜间已基本不咳,晨起稍咳,仍有盗汗,纳眠改善,二便调,上方去紫苏子、葶苈子,加南沙参、北沙参各10 g,7付,水煎服,日1付。2016年10月29日三诊。患儿基本无咳嗽,纳眠可,二便调,予麦门冬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调理,以滋阴清肺、益气健脾固表以防咳嗽反复,7付,水煎服,隔日1付。后电话随访,诸症皆安。

按:根据该患儿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其反复咳嗽2月余,加之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乃初期失于表散,风邪被遏,肺气失宣,久病耗气伤肺,损伤脾胃,机体虚弱,易感外邪,周而复始,致咳嗽迁延难愈;外邪入内化燥伤肺,久咳耗液伤阴,故可见干咳、少痰、盗汗、便干等一派阴虚内热之象。初诊时予麦门冬汤以益气养阴,清肺益胃,达治病求本,同时加桑白皮汤以增强其清肺止咳之效,《普济方》有云:“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疗治不痊,须当为之调血”,故佐以桃仁、红花以通络化瘀;二诊时患儿咳嗽明显减轻,便干好转,仍有夜间盗汗,知久咳伤及肺阴,阴虚内热,蒸液外出而见夜间汗出多,故于上方中去紫苏子、葶苈子,加南沙参、北沙参以加强养阴清肺之效;三诊时患儿基本无咳嗽,故予麦门冬汤合玉屏风散以养阴清肺、益气固表,达固本防变之效。

俗语云:“诸病易治,咳嗽难医。”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复杂,西医诊断流程繁琐,加之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临床易失治误治,致使病程迁延,咳嗽反复难愈。《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云:“盖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宋桂华教授亦认为肺脾不足为小儿慢性咳嗽致病之本,同时风邪外袭,走窜入里,留伏于内,化燥伤肺;久病入络致瘀,肺络瘀阻,则肺之宣发肃降之权失司,故使咳嗽迁延不愈。宋桂华教授抓住疾病的本质,审证万变不离其宗,随证变法,方随法立,予麦门冬汤加减治疗小儿慢性咳嗽,随证化裁,义理精妙,值得临床借鉴学习。

猜你喜欢

伤肺桑白皮清肺
桑白皮炒制前后HPLC 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吃梨润肺能止咳吗
兔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桑白皮清肺化痰又美发
Network Pharmacology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Mechanism of Hunan Expert Group Recommended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on No.2 Prescription Against COVID-19
清肺茶
形寒饮冷则伤肺
港大破解H5N1禽流感伤肺之谜
“清肺食物”真能清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