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压计袖带污染现状及消毒研究进展

2018-01-14徐萍萍邓平基

中国临床护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袖带血压计医护人员

谭 莉 徐萍萍 邓平基

血压计是医疗护理活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医疗器械之一,在患者生命体征测量和病情监测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血压计袖带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重复使用,成为医院内感染的潜在传播来源和载体。近年来,关于血压计袖带上有病原微生物定植的报道逐渐增多,血压计袖带作为医院内感染潜在传播媒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对于血压计袖带的消毒尚无统一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本文就血压计袖带污染现状及消毒方法进行综述,旨在增强医护人员消毒意识,为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制定血压计消毒技术规范提供参考。

1 血压计袖带污染现状

1.1 血压计袖带污染率

病毒可以存活于医院使用的纤维织物上,并且医院使用的纤维织物可能是医院内感染的传播媒介[1]。有研究[2]探讨了血压计袖带是医院内感染的潜在传播来源和载体。英国的一项研究[3]通过对病房和门诊的血压计袖带进行检测,发现85%的袖带被细菌污染,而门诊的污染率达到90%。法国的Gialluly等[4]则报道了91%(共203条血压计袖带)的袖带污染率,另外18条未被污染是因为消毒后尚未使用,血压计袖带内、外侧面菌落计数达到或超过100cfu/25cm2的分别占45%和46%,超过300cfu/25cm2的分别占14%和5%,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是ICU的血压计袖带,其次是放在治疗车上的血压计袖带。澳大利亚的学者通过对急诊科、加护病房、手术室使用后的血压计袖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血压计袖带内侧(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面)存在细菌定植的比率分别为100%、96%和76%,而外侧面分别为100%、98%和86%,并且这3个区域的血压计袖带均存在细菌生长[5]。

20世纪90年代国内首次有学者关注血压计袖带污染问题,发现血压计袖带污染严重。鞠建华等[6]的调查结果发现,血压计袖带污染严重,细菌超标率为100%;张金枝等[7]对传染科使用的血压计袖带进行细菌培养,发现使用10例后菌落计数超标;张惠萍[8]通过对呼吸内科、普外科、骨科使用1 d的血压计袖带进行细菌培养,发现其菌落计数均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Ⅳ类环境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10cfu/cm2)[9]。在实际工作中,1台血压计及其袖带反复使用,使用次数远远超过10次甚至20次,袖带上携带的细菌菌落数可随测量次数的增多、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呈递增趋势[10]。

1.2 血压计袖带污染的微生物种类

定植在血压计袖带上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其中大部分是皮肤菌群,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居多。致病菌所占比例较小,但均有出现,部分血压计袖带被两种及两种以上致病菌污染[3]。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还有艰难梭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雷氏菌、类白喉菌、芽孢杆菌、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进一步研究[11-12]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也均有出现,这两种细菌是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被称为超级细菌,已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的挑战[13]。

除了细菌污染,血压计袖带表面也检测出了病毒和真菌。有研究[14]发现,病毒和真菌能污染并存活于医院的物体表面和医疗器械上,并且有部分已经有证据证明会造成医院内感染。意大利的学者Froio等[15]在乙型肝炎患者专用的透析病床旁的血压监护仪袖带内侧面检测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法国的学者也在血压计袖带上检测出假丝酵母菌[4]。

2 血压计袖带的消毒措施

2.1 消毒方法

2.1.1 直接消毒袖带法

血压计袖带常用的消毒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法、甲醛或环氧乙烷熏蒸、紫外线照射、75%的乙醇棉球擦拭法。但以上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均有不足。压力蒸汽灭菌法对设备要求较高,在本科室大多无法完成,需要供应室下收下送,手续较多,需时较长,且需要将血压计袖带拔下,长期反复插、拔动作必然加速插头及插口部位的损坏,缩短了血压计的使用寿命;甲醛或环氧乙烷熏蒸法需要专业的消毒柜,消毒效果与温度、浓度、相对湿度及消毒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紫外线照射法因紫外线穿透力较弱[16],对血压计袖带的消毒效果较差[17];乙醇棉球擦拭法,操作繁琐,取放棉球不便,且消毒效果与擦拭时间的长短有关,时间太短效果较差,擦拭后还需等待袖带干燥后方可使用。以上方法均需进一步证实是否会对血压计袖带造成损害。

2.1.2 消毒皮肤法

有研究[7,18]提出用乙醇或碘伏先进行测血压部位皮肤消毒后再测量血压,可有效减少污染。但因大部分消毒液对皮肤有局部刺激性,且消毒液待干导致耗时延长,寒冷季节患者也难以接受,以上原因导致测量血压之前先进行皮肤消毒的方法推广困难。

2.1.3 隔离袖带法

多项研究[6,19]提出使用一次性隔离袖带的方法,材质包括纯棉布、薄膜袋、无纺布、卷纸等,避免了血压计袖带与患者皮肤的直接接触,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但使用纯棉布需一用一消毒,会增加工作量和消毒成本;薄膜袋单人操作不便;一次性无纺布操作方便,但成本比卷纸和薄膜袋高,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对保护环境不利。而且,来自美国的Bhanot等[20]发现,使用隔离袖带的方法并没有使血压计袖带表面的细菌菌落计数降低,分析原因可能是:①医护人员对使用隔离袖带的依从性较差,有37.5%的医护人员称并没有在每次测血压时使用隔离袖带;②血压计通过另外的传播途径污染,如医护人员的手和血压计外盒被污染;③测血压时血压计被放置于患者的病床上也有可能造成污染[20]。因此,对使用隔离袖带的效果和可行性仍需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2.2 消毒频率

一日一消毒,但由于血压计使用频繁,在一天内反复交叉使用,部分血压计袖带污染仍然严重,仍然会成为医院感染的潜在感染源。

2.3 消毒部位的选择

血压计袖带是实际工作中的主要污染部位,但血压计外盒、存放血压计的地方,如抽屉,也应定期消毒。否则,已消毒的血压计袖带可能被再次污染。

3 血压计袖带消毒的必要性

医院血压计袖带细菌菌落数超标,污染情况十分严重,而且有部分血压计袖带上检测出条件致病菌甚至致病菌,其中大部分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21];类白喉菌感染会引起白喉和感染性心内膜炎[22];芽孢杆菌、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感染也会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23];大肠埃希菌是泌尿系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艰难梭菌是住院患者肠道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尽管被检测出的大多数病原菌致病性较弱,但对于抵抗力降低的患者来说其致病性相对地增强,而某些特殊患者如ICU、免疫缺陷等患者则抵抗力更差,被感染的可能性更高。据Gialluly等[4]报道在其研究期间就发生了5例院内感染(其中4例在ICU,1例在外科病房),而通过多种方式检测可以证明这5例院内感染与血压计袖带上的病原体在分子分型上有着遗传联系。另一项来自法国的研究[24]也报道了ICU 1位因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出院后,爆发了14例由同种病原体引起的医院感染,经过详细地调查研究,怀疑传播途径是被污染的血压计袖带尼龙粘扣,因为更换、消毒袖带后爆发的医院感染终止。另外,据笔者调查了解,国内部分医疗机构的血液透析室并没有如文献[15]中分的那么精细有特定传染病种如乙型肝炎患者专用的血压监测设备,对于那些对乙型肝炎病毒无抵抗力或抵抗力较低的透析患者而言其感染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由此可见,做好血压计袖带的消毒工作刻不容缓。然而由于医护人员对血压计袖带作为医院内感染潜在传播媒介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对血压计袖带的消毒意识淡薄,使得对血压计袖带消毒的依从性较差。有研究[25]发现,只有13.6%的医护人员在使用便携式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前后对其进行清洁,尤以清洁外侧面的占多数,而血压计袖带的主要污染在内侧面,接触不同患者之后没有进行设备的消毒,再加上手卫生不合格加速了病原体在医院内的传播;另一项研究[12]显示护理人员几乎没有时间对血压计袖带进行消毒。国内一项较早的研究[2]也显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临床医护人员对血压计及袖带的清洁、消毒工作并未引起重视,血压计袖带未进行清洁与消毒的比率较高。

4 展望

保证医院提供的血压计清洁无致病菌污染,有利于降低患者医院内感染的风险,提升患者安全,同时可以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然而,对于血压计袖带的消毒方法尚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及明确的消毒技术规范。提升医护人员血压计袖带消毒的依从性,需要多方努力。医院管理部门应制定血压计袖带消毒规范及标准、提供消毒相关物品的配备、进行污染情况及消毒效果的监测、对医护人员进行血压计袖带污染危险性及消毒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医护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主学习并积极参加医院培训,从思想上重视医院感染,努力从自身做起,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血压计袖带消毒制度。国内外关于医护人员对血压计袖带消毒的认知和行为等相关研究较少,对血压计袖带的消毒方法尚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论证。

[1]李晔,陆龙喜,胡国庆,等.抗菌织物在医院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9):897-900.

[2]叶永如,周会祥,杨江波,等.医院血压计及其袖带清洁消毒状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6,20(3):682-683.

[3]Zargaran D,Hardwick S,Adel R,et al.Sphygmomanometer cuffs:a potential source of infection![J].Angiology,2015,66(2):118-121.

[4]de Gialluly C,Morange V,de Gialluly E,et al.Blood pressure cuff as a potential vector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a prospective study in a teaching hospital[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06,27(9):940-943.

[5]Grewal H,Varshney K,Thomas LC,et al.Blood pressure cuffs as a vector for transmission of multi-resistant organisms:colonisation rates and effects of disinfection[J].Emerg Med Australas,2013,25(3):222-226.

[6]鞠建华,苗尔平,于桂兰.血压计袖带的卫生学监测及消毒方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4):327.

[7]张金枝,艾爱英.碘伏消毒液对血压计袖带细菌污染的控制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24.

[8]张惠萍.两种预防血压计袖带污染方法的比较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55-56.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S].北京:GB15982-2012.

[10]聂玉玲,何黎影.血压计袖带细菌污染调查及消毒方法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4,18(8):1483.

[11]Matsuo M,Oie S,Furukawa H.Contamination of blood pressure cuffs by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J].Ir J Med Sci,2013,182(4):707-709.

[12]Walker N,Gupta R,Cheesbrough J.Blood pressure cuffs:friend or foe?[J].J Hosp Infect,2006,63(2):167-169.

[13]黄勋,邓子德,倪语星,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1):1-9.

[14]Hota B.Contamination,disinfection,and cross-colonization:are hospital surfaces reservoirs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J].Clin Infect Dis,2004,39(8):1182-1189.

[15]Froio N,Nicastri E,Comandini UV,et al.Contamination by hepatitis B and C viruses in the dialysis setting[J].Am J Kidney Dis,2003,42(3):546-550.

[16]张岩平,康珍,吴强.血压计袖带细菌检测及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6,41(4):479-480.

[17]Moore G,Ali S,Cloutman-Green EA,et al.Use of UV-C radiation to disinfect non-critical patient care items:a laboratory assessment of the Nanoclave Cabinet[J].BMC Infectious Diseases,2012,12(1):174.

[18]崔丽华,刁连英,金媛,等.75%酒精喷雾消毒血压计袖带控制细菌污染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58-59.

[19]叶晓燕,于翠香,刘长香.薄膜袋作为一次性血压计袖带套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10):788-789.

[20]Bhanot N,Rao S,Sharma S,et al.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using a physical barrier device in reducing rates of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of sphygmomanometer cuffs[J].Journal of Infection Prevention,2011,12(6):241-245.

[21]张慧芳,王瑞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5,14(3):307-309.

[22]Hadfield TL,McEvoy P,Polotsky Y,et al.The pathology of diphtheria[J].J Infect Dis,2000,181(Suppl 1):S116-S120.

[23]Hoen B,Duval X.Clinical practice.Infective endocarditis[J].N Engl J Med,2013,368(15):1425-1433.

[24]Alfandari S,Gois J,Delannoy PY,et al.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outbreak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J].Med Mal Infect,2014,44(5):229-231.

[25]Attia F,Whitener CJ,Hnatuck P,et al.Monitoring of cleaning practices for portable,multiuse medical equipment[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13,34(12):1331-1333.

猜你喜欢

袖带血压计医护人员
介绍一种防止股部止血袖带下滑的新方法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心电监护袖带反向缚扎法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血压计的测压原理
五步量出准确的血压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