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创造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8-01-14,
,
(1.浙江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2.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3.齐鲁师范学院 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3)
创造力可以理解为创新的能力。创造力源于创新,创新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是由约瑟夫·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理论界将“创新”一词引申到社会科学领域。从字面理解看,创新(innovation),出自于拉丁文,原意为“更新、变革与改变”,指对原来已有事物进行创造性更新和改造。能力(capacity),意指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对党的创造力内涵的界定,诸多学者都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如学者万光政曾把党的创造力理解为“党的创造力就是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在党的自身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创立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新理论、开辟前人没有走过的新道路、探索前人没有试过的新方法、解决前人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精神状态和能力”[1];也有学者将其内涵解读为:党的创造力主要是指党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阶段的品质和能力,是党的最高生命力[2]。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党的创造力内涵的具体表述不一样,但从本质来讲还是一致的,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党的创造力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二是党的创造力始终贯穿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领域;三是党的创造力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优秀精神状态或品质;四是党的创造力立足于现实世情、国情和党情,与时俱进,一以贯之。综上所述,笔者将党的创造力理解为:党领导人民坚持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能力。
一、党的创造力认识的历史发展考察
党的创造力是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同盟章程》《哥达纲领批判》等众多著作中,对党的性质、宗旨、纲领等进行了科学的阐释,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一般规律,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政党学说。如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3];有关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的论述,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3];还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历史使命的揭示,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3]。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一系列学说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理论创造,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及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处于为夺取政权,建立工人阶级专政的准备阶段,还没有执掌政权的实践,因此有关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就必须研究列宁的党建思想。列宁不仅科学理解和解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更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党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列宁提出要反对教条主义并创造性对待马克思主义,他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抽掉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会破坏它的根本理论基础——辩证法即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就会破坏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一定实际任务”[4],正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创造性对待,他在执政党建设方面提出要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并提出将实践检验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判定标准。列宁对党的理论创新及其实现途径的科学阐释,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具有强大创造力的鲜明体现,也为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党的创造力的认识及进行党的建设的伟大创新实践提供了经验借鉴。
在中国,回首党的创造力从提出到不断深化认识和实践的历程,应该说党的创造力是一篇不断续写的大文章。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近4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党的创造力的认识,并始终将其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中央文献考察来看,党的创造力作为一个概念明确提出是江泽民同志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我们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党同志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5]。虽然党的创造力作为一个明确概念由江泽民同志提出,但其背后蕴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其实早在毛泽东执政时期就已显现,特别是毛泽东在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中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力的表现。邓小平同志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运用这一思想路线创造性地实施改革开放、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分阶段理论等,无一不是党的创造力的鲜活证明。所以我们开展党的创造力研究时绝不能搞割裂主义,要全面看待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对创造力的生动阐释。
党的创造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加强自身建设的明确要求,并将其放在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等“三力”之首,体现了其重要地位。从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到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中央都曾对增强和提高党的创造力进行论述和强调。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强调:“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6]。江泽民同志把党的创造力与党的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总目标结合起来,突出了党的创造力的重要性。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7]。胡锦涛同志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宗旨和先进性等视角强调了党的创造力的重要性。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对党的创造力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8],并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8]。除了对近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增强党的创造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的肯定以外,习近平同志对党的创造力重要性的认识更全面。习近平同志是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双重高度,对党的创造力重要性的双重解读。一方面将党的创造力与国家事业发展衔接起来,充分肯定其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将党的创造力作为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着力点,融入到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的全过程。
从首提党的创造力到十九大报告中对党的创造力成效给予的充分肯定以及对新时代增强党的创造性的要求来看,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遵循着将创造力作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发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个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进行了最新阐释和拓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科学概括和解读。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作为中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其性质、宗旨、地位和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党的创造力作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体现在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
此外,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时,我们必须看到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毛泽东思想虽然不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内,但是它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的理论来源,他们是一脉相承的,这一历史渊源的关系是不能割断的。特别是毛泽东思想作为世界观、方法论,还有它若干重要的基本理论,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9]。
二、道路创造力:党的创造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道路创造力是中国共产党在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与精神品质。马克思曾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们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领导中国人民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这一时期的探索,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毛泽东重大的理论创造就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在实践方面,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也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0]。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和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更加详细、更加符合中国时代特色的解读。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8]。在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进行了深刻的阐释,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民价值取向,提出了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立足基本国情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源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则是由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演化而来,这三条道路是层层递进演化的因果链条关系。这三条道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并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奠定了基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虽然历经曲折,但中国共产党能够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完全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努力探索的伟大成果,自开创以来,“中国道路”创造的“中国奇迹”令世界惊叹,这既增加了我们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底气,又增强了我们的道路自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的创造力在中国道路选择上的鲜明体现,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党的创造力作为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指导,才有了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创新。党的创造力既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决条件,更是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障。
三、理论创造力:党的创造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理论创造力是中国共产党在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进程中所彰显的能力与精神品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特色。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内容,包含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最新修订的党章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中。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重大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进程中,结合时代需要和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方面的重大创造在于提出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内涵丰富,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这些重大理论创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之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大创新在于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重大的理论创新在于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为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创新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的重大理论创新在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发展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在对世情党情国情社情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重大判断中所形成的,这一重大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凭借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革命阶段,还是在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都重视理论的指导和对理论的创新发展。根据实践发展和时代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再用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推进的宝贵经验。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国情不断创造性发展的历史。党的创造力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都是对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理论创造力的有力证明;反过来,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也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创新。在实践的创新的过程中,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也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制度创造力:党的创造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制度创造力是中国共产党在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精神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制定的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一系列规则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13]。邓小平曾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胡锦涛在2011年“七一”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概括来讲就是一个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等方面构成的制度体系。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开启、推动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开始对约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各项具体制度进行改革。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第四代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4]。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15]。无论是在理念认识还是在具体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角度协同推进所有领域的制度改革,致力于提供一套更加成熟、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发展道路的制度体系。
邓小平在改革之初就曾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0]。制度的生命力取决于制度的适应性和修复性。制度的适应性将决定着制度能否更好地服务于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创造力的制度性成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色之一,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较强的国家能力,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制度形态[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实现的,既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用法治的形式将符合人民意愿的改革措施不断落到实处,以创新的思维切实解决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方面制约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各个领域的制度更加科学、规范,确保党、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能够制度化、规范化运作。
五、文化创造力:党的创造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文化创造力是中国共产党在孕育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所彰显的能力与精神品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涵,并将这些内容以党章的形式确定下来。在报告中,习近平同志详细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他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8]。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文化发展的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毛泽东提出的采取“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原则来处理社会主义“应有的”文化同一切“已有的”文化的关系,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实践。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概念,并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列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到深入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更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
习近平同志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同等地位,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源于对传统优秀价值观的深厚情感,源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就的信心,源于在对外交流中的优势,源于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在梳理和分析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历程,我们能清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上与时俱进与改革创新的思想观念和行动举措贯穿始终。如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坚持有扬弃的继承、坚持创造性转化、坚持深度挖掘,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对待世界优秀文化上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容并蓄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性探索。文化自信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中国特色社会道路自信深层次蕴含着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中国共产党人的制度自信源于制度构建的文化传统[17]。此外,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又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开创了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通过对党的创造力的历史发展脉络考察以及党的创造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中的具体体现,可以看出:党的创造力之所以能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良性互动,其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根本原则,坚持了“立足于中国国情,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前提,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这三个坚持既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创造力的现实逻辑,也为下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原则指导,具有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双重意蕴。
参考文献:
[1] 万光政.关于增强党的创造力的几点思考[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4):11-13.
[2] 杨中平,高衡,张谨毓.论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兼谈江泽民的创新思想[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3,16(1):37-41.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40,286,585.
[4]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8.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50.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3.
[7]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12,14,15.
[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http://news.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9] 刘从德,杨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几个焦点问题[J].学术论坛,2009 (12):1-5.
[10]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218,333.
[11] 朱宗友,胡鹤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解析[J].学术论坛,2009 (12):9-12.
[12] 秦宣.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历史和现实依据[J].党建,2013 (1):25-27.
[13] 杨俊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创新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29.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12.
[1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17-10-27].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16] 高建明.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先进性的系统阐释[J].探索,2017 (1):11-16.
[17] 陈先达.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J].党建,2017 (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