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仙桃市近几年棉花产销情况及2018年植棉现状

2018-01-14刘杰刘长军韩文广刘伟张静华沈金权

中国棉花 2018年9期
关键词:减幅仙桃市植棉

刘杰,刘长军,韩文广,刘伟,张静华,沈金权

(湖北省仙桃市农技推广中心433000)

湖北省仙桃市是全国优质商品棉县(市)之一,棉花是该市的主要旱地作物之一,2015年种植面积 1.121 3万 hm2,总产 1.78万 t,平均单产 1 587.4 kg·hm-2。近两年来棉花单产持续大幅下滑。对此,笔者根据调查结果及有关资料,就湖北省仙桃市2016年、2017年棉花产销情况及2018年植棉现状简述如下:

1 棉花产销情况

1.1 棉花生产

1.1.1 2016年棉花生产。收获面积为0.851 3万hm2,比 2015 年减少 0.27 万 hm2,减幅 24.08%;皮棉总产1.0188万t, 比2015年减少0.7612万t,减幅 42.76%;平均单产 1 196.7 kg·hm-2,比 2015 年减产 390.7 kg·hm-2,减幅 24.61%。由于棉花生长期受强降水影响,总体品质较2015年差,收购棉花以白棉4级(颜色级)为主,较2015年下降一个级别;长度以28mm为主,与2015年基本持平;衣分37%左右,较2015年低1~2百分点。

1.1.2 2017年棉花生产。种植面积1.103 3万hm2,比2016年增加 0.252万 hm2,增幅 29.6%;皮棉总产1.178 2万t,比2016年增加0.159 4万t,增幅15.65%,平均单产 1 067.9 kg·hm-2,比 2016 年减产128.8 kg·hm-2,减幅10.76%。由于棉花生长期中期持续高温干旱、后期持续阴雨,全市棉花质量下降,颜色与纤维长度不如上年,淡点污3级占60%左右,淡点污2级占35%左右,少数出现淡黄染2级;纤维长度以26mm、27mm为主,衣分37%左右。

1.2 棉花购销

1.2.1 2016年购销。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市共收购籽棉2.7万t,比2015年的4.724 1万t减少 2.024 1万 t; 籽棉平均收购价 7.14元·kg-1,比2015年的5.8元·kg-1回升1.34元;加工皮棉0.97万 t,比 2015年的 1.753万 t减少 0.783万 t;销售皮棉0.667万t,比2015年的1.656万t减少0.989万 t;库存 0.303 万 t。

1.2.2 2017年购销。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市共收购籽棉3.46万t,比2016年的2.7万t增加0.76 万 t,;籽棉平均收购价 6.18 元·kg-1,比 2016年的7.14元·kg-1下降0.96元;加工皮棉1.29万t,比2016年的0.97万t增加 0.32万 t;销售皮棉0.74万 t,比 2016年的 0.667万 t增加 730 t;库存0.55 万 t。

2 2018年棉花生产现状

5月下旬,仙桃市棉花产业化办公室在全市选择14镇抽样调查203户,棉花种植面积为42.97 hm2,比 2017 年的 47.23 hm2减少 4.26 hm2,减幅达9%。以此推算:本年仙桃市植棉面积略高于1万hm2,比2017年减少近0.1万 hm2。

3 植棉面积减少的原因

3.1 植棉管理费工、风险大

棉花生长周期长,从播种到拔秆需7个月左右,不仅田间费工多、管理复杂、投入大,且潜伏的风险大。据仙桃市棉花产业化办公室2017年定点调查27户,共种植棉花10.1 hm2,平均每公顷产籽棉3 402 kg,产值19 867.68元。每公顷用工180个左右,比种植水稻多127.5个左右,比种植玉米、大豆多142.5个左右;因受灾导致物化投入减少,每公顷投入5 261.85元,折合每个劳力工日收入81元,而进城务工的日工价150~200元,故而导致棉区放弃了棉花种植。

3.2 棉花收购价格伤农

2017年籽棉收购价5.84元·kg-1,比2016年的6.64·kg-1元下降0.8元;加之棉花因灾减产,低产农户每公顷产籽棉2 250 kg左右,产值13 140元左右,除物化投入外,效益甚微。

3.3 农资价格上涨

2018年开春后,农药、化肥价格涨幅较大,农药比2017年上涨10%~20%。化肥中尿素涨幅最大,每袋(40 kg)由上年的70元上升到90元,涨幅28.6%左右;钾肥、复合肥、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涨幅分别为5%、8.3%、12.5%、17%左右。据仙桃市棉花产业化办公室2013年调查,棉花每公顷的物化投入为7 384.5元,比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的分别多259元、5 259.5元、6 414.5元。现农资价格上涨,棉农担心植棉投入后,年底无收益,故而改种大豆。

3.4 土地流转后非棉化现象明显

农村土地逐步流转,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为提高土地效益,必然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来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如杨林尾镇六合埠村26.7 hm2棉田2018年就流转20 hm2种植桃树,张沟镇夹街村将棉田流转后改为苗圃园。

4 建议

4.1 尽快实施“棉花生产保护区”惠棉政策,激励棉农植棉积极性

国家将主产棉县市划为“棉花生产保护区”,但应尽快实施惠棉政策,使内地棉农与新疆棉农享受同样补贴,以调动棉农的植棉积极性。

4.2 正确引导,因地制宜植棉

本着“宜粮则粮,宜棉则棉”的原则,在不影响水稻生产的前提下,宜棉旱地应提倡以棉为主,尽量减少低效作物种植面积,使棉花种植面积趋于稳定,减少本地棉纺企业对区外市场的依赖。

4.3 实行厂村对接,产加双赢

仙桃市现有棉纺企业4家,这些棉花纺织企业与植棉村直接对接,签订产销合同。植棉村根据加工企业需求量种植,加工企业保证收购,优质优价,这样既确保市内用棉企业对优质棉的需求,又解决本市棉农植棉的后顾之忧,从而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植棉村与棉纺企业效益双赢。

4.4 示范推广节本增效技术

一是科学植棉,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效益;二是试行麦(油)收后直播棉,减工、节本增效;三是探索棉花机械采收,解决繁琐的人工采摘。

猜你喜欢

减幅仙桃市植棉
榜样
仙桃市1958—2020年高温天气变化趋势分析
仙桃市生态农业发展初探
广州4月商业地产市场:公寓成交维稳,写字楼及商铺库存同比减幅明显
2019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下降2.7%
美国国家棉花总会预测美国棉农2019年植棉面积达585万hm2
典型县域硒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研究
全国植棉意向面积再降3.1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