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失眠患者睡眠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
2018-01-14张华
张 华
(新疆疏附县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100)
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充足的睡眠可以解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失眠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而住院期间的老年患者在疾病以及住院环境的影响和改变下会使其难以入眠,因此失眠率更高[1]。值得注意的是,住院患者属于特定的人群,他们更需要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帮助其疾病的康复[2]。因此了解内科住院患者的失眠现状,并分析出导致失眠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142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男女比例为78:64,年龄60岁~82岁,平均年龄为(67.5±4.5)岁。患者疾病类型:51例冠心病,40例高血压,21例心功能不全,18例心律失常,7例扩张性心肌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文化程度均在小学以上,无精神病史、意识障碍与言语障碍者。入选标准:患者晚上上床后1小时内无法入睡;入睡后多梦且易惊醒。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合作程度以及实际采用直接交谈、问卷调查以及观察评估等方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通过睡眠调查表分析患者发生失眠的原因,发现原因包括疾病影响、环境因素影响、心理压力大、经济原因影响、不良生活和睡眠习惯影响及其他。
1.2.2 护理方法:①患者入院时主动为其介绍医护人员情况、住院部环境等,了解并掌握患者病史、病情相关情况、生活习惯等去年高考,通过积极的沟通和耐心的解答消除患者的疑问、焦虑、紧张、抑郁等负性情绪,获得患者的信任,同时使其能够尽快适应住院生活,提高其安全感。让患者了解疾病治疗和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与其共同协商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目标以及护理对策。②可针对患者实际病情详细讲解相关的医学知,介绍其疾病的发病原因,相关的治疗措施,常规的用药方案,以及有效的护理方案等。耐心倾听患者主诉,积极为其解决治疗中遇到的困难,避免其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为患者创设处舒适、安静、温馨的住院环境,并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③将调查的患者失眠原因进行综合和整理,出具书面的结果报告,由医护人员针对患者情况进行逐条分析,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家庭状况、认知状况等因素,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对策,并要求逐项进行落实。④帮助患者纠正不健康的睡眠习惯,为了避免发生睡前兴奋,应嘱咐患者晚饭避免进食刺激辛辣的食物,保证饮食的清淡和易消化,睡前不喝酒、不吸烟、不喝咖啡或浓茶等。指导患者掌握促进睡眠质量的方法,比如饮热牛奶200 mL,用40℃热水泡脚约10分钟。⑤充分考虑患者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设置出具有个性化的病房,针对患者的心理需求,在不影响治疗开展的前提下调整病房中的设施,满足患者生活需要和日常需要。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应重视基础会措施的落实以及病房基础设施的完善,才能实现人性化护理,使患者能够放松心情,提高其睡眠质量,并促进其治疗效果。⑥做好心理疏导,做好平时的护理工作之外,护士和老年病人多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相应给于指导。
2 小 结
研究认为,人每日的正常睡眠时间应在5小时~9小时之间,且应在上床后30分内入睡。这样才能帮助人体有效的消除疲劳、回复精力和体力、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还能够起到保护大脑、振奋精神、调整心理等作用,对于健康人尤其是住院的老年患者而言十分重要[3-4]。因此在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重视睡眠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而防止其出现心身疾病,并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而护理人员通过睡眠护理,能够建立并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发挥出社会支持系统所具备的缓冲作用[5]。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改善病房环境使其更有助于患者睡眠,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并制定科学的作息制度,对患者不良的睡眠习惯进行纠正,指导患者掌握促进睡眠的方法,适量服用安眠药,能够使患者的睡眠状态得到显著改善,进而使其能够更加配合治疗,有助于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