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探析

2018-01-13叶丽丽

南方农业·上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农耕文化四川省保护

叶丽丽

摘 要 从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提倡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来,农业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一些新的概念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2005年浙江省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首次入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随后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研究也与日俱增。四川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对其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可以丰富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对四川省农业文化遗产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培育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适度发展旅游业、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农耕文化;保护;现状;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2.023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农耕文化孕育出了璀璨的中华文明,这也是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所在。2017年农村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必须传承发展农耕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四川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耕文化的代代衍生和传承铸就了巴蜀文化。挖掘和保护川渝地区的农耕文化,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完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

一般学者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以物质或者非物质存在的各种技术与知识的集成。从狭义上讲,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各历史时期所创造并延续至今、人与自然协调的技术与知识体系在内的农业生态系统[1]。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发起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業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等。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遗产活态性、区域性、劳动密集性、价值差异性等特点。

2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农耕文化是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其他文化的源头。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充实了文化遗产内容。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不仅可以填补文化遗产在农业领域的空白,还能延长文化遗产的附加值。

农业文化遗产结合多种农业发展模式,打造“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康养”等新型模式,带动当地餐饮、住宿、商业等的发展,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2]。此外,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涉及的农产品具有绿色、安全、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吻合当今人们的消费需求。农业文化遗产的推广促进了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消费。加工产业链的发展能够吸收当地的富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3]。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都着重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美丽中国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促进五位一体协同发展。

3 四川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3.1 四川省已入围的农业文化遗产

2014年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四川省仅有江油辛夷花传统栽培系统。江油辛夷花传统栽培系统,树下种植百合、天麻等作物,林间养殖蜜蜂,放养牛羊、山鸡等动物。辛夷花以及林下的农产品是很好的生态食品,花也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辛夷花的现种植数量可达6万多株,各色花海60多处,林间一些树龄高达400多年。

2015年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四川省有苍溪雪梨栽培系统、美姑苦荞栽培系统。1)苍溪县位于四川北部的广元市,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以及气候优势孕育出了苍溪雪梨,个大、味美、肉白。每到季节,看梨花,吃雪梨,带动当地的餐饮、农家乐的发展。2)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的苦荞栽培系统间作套种模式对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作物养分的有效循环等有着极大的维护作用。

2017年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四川省有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统、名山蒙顶山茶文化系统。1)四川省盐亭县位于绵阳市,地处盆地中部偏北。盐亭县的桑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桑树的种类繁多,常和粮食作物轮作套种。桑树丰富的桑叶极大地促进了养蚕的集约化与多样化,在“一带一路”的新机遇下,其发展前景一片大好。2)蒙顶山茶文化系统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境内,其种植历史悠久。它的特色在于茶树与多种农作物复合种植,形成多种立体种植模式。以名山为起点的茶马古道文化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

3.2 四川省农业文化遗产的分布及种类

现已申请成功的以及入围全国名录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川西以及川北地区。在十大农业文化遗产的分类中,四川地区申请成功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多属于物种类文化遗产中的作物类物种。

3.3 四川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是同时进行的,对于地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政府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4]。但是,在其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重要的文化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工业化的发展导致许多生产技术渐渐失去了传人。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水资源的污染,土壤的板结等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此外,农业文化遗产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性质转变成以服务业为主,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就有所放缓。

4 四川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4.1 申请、审批进度缓慢

从联合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提倡到现在有十余载,起步较晚,农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已逐渐萎缩,农业文化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由于对于四川省内现存的农业文化遗产数量掌握不清楚,许多现存的农业文化遗产没有及时申报。另外,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审批过程较慢,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最后,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4.2 管理机制不协调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不完善,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度不够。很多地方管理存在交叉重复的地方。政府部门的管理投入更侧重于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的方面,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重视程度不高。

4.3 保护机制不完善

农业文化遗产本身的规模较小,在没有企业带动、政府引导的情况下,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缺乏市场竞争力。许多传统的农业文化遗产缺乏继承人。此外,依托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足,缺乏资金来支撑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5 四川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5.1 完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5.1.1 完善普查方案

由于普查力度方案不完善,导致许多农业文化遗产散落各地而无人问津。普查力度的完善有利于现存的农业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5.1.2 加大普查力度

政府部门加大普查力度,配之以普查方案的完善,去深度挖掘各地保存至今的农业文化遗产,同时地方政府也应鼓励上报已有的农业文化遗产。

5.1.3 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既可以将农业文化遗产带来的经济效益与自身的保护同时协调并举,又可以减轻职能部门之间逐利推责现象。

5.2 培育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同时也离不开其世世代代的传承人——农民。政府部门可以利用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返乡。此外,对于一些农耕农技传承人也应给予保护,给予一些优惠补贴。

5.3 适度发展旅游业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将文化遗产画圈保护,而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适度发展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吸纳富余劳动力,而且能促进对农业遗产的保护[5]。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发展模式。

5.4 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依托农业文化遗产带动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无疑是一条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特色农产品深度开发应用不仅能将地方的农耕文化延续下去,还能以产品的形式将它推向市场、推向国际。

参考文献:

[1] 闵庆文,张碧天.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8,8(1):221-228.

[2] 李聪.文化产业的立法界定及其管理模式探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4):9-15.

[3] 杨莹.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析[J].农村经济,2017(8):91-94.

[4] 施贵兴.打好文化牌抓实旅游文化产业 打好生态牌抓实现代生态农业[N].大理日报,2017-06-06(01).

[5] 杨琴.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9(2):52-60.

(責任编辑:敬廷桃)

猜你喜欢

农耕文化四川省保护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