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习惯培养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2018-01-13张妍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家庭作业学习习惯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教学取得了重大突破。数学在小学阶段属于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学生初次建立理科思维的关键法宝,但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且忽视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家庭作业;逻辑思维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更是其确定性格、思维方式以及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将直接影响其未来发展。数学属于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难免会出现作业完成情况差、知识点掌握不精、审题不全面等问题,为此,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现状

首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在课上不注意听讲、交头接耳、打瞌睡、肆意打闹的问题屡见不鲜,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教师的角度讲,主要是教学方法上出现偏差,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角度讲,主要是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且自控能力比较差,因而难以在课上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解,需要教师时刻进行监督和提醒。

其次,由于很多小学生在课上不能认真听讲,进而导致其课下学习效率较低,且无法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应付了事。该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故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最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效果不佳的问题,也是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若学生未能在课上认真听讲,便无法在课下灵活地应用相关知识解题,致使其课下学习效率极低。为此,教师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或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二、基于学习习惯培养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1.认真听讲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课堂教学模式,故其自制力一般较弱,极易被室外的事物所吸引,很难在课上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进而导致其无法全面掌握和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且缺乏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上认真听讲,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一步。课程开展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解“初级加法”的相关内容时,便一改平时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将学生比较喜欢和熟悉的玩具和食物等作为教学用具,并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穿插其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玩耍的过程中能学到数学知识,逐渐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2.认真审题

小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时,常由于粗心而导致解答错误,进而导致课后作业完成效果差。学生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一般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急于求成,在未能读完题目的情况下进行解答,使答案和实际题目相差甚远;学生虽已读完全部题目,却不能抓住其中的关键点,一字之差也可能使学生给出错误的答案。例如,要求列出个位数是8,十位数大于等于2的两位数,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由于审题不仔细,常将十位数和个位数颠倒顺序,最终给出完全错误的答案,或是忽略了题目中的关键字“小于等于”中的“等于”,导致解题答案缺乏全面性。

为解决该问题并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可重点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第一,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故理解水平有限,針对该情况,教师可帮助其理解题干含义,并让学生在读完题目后明确考查的知识点,并迅速理清解题思路。第二,教师需认真、严格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根据每个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因材施教,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3.勇于发言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的不适应以及学习环境比较陌生,导致学生出现自卑心理,不仅不敢在课上勇于发言,且在遇到难题时也没有勇气向教师请求帮助,长此以往,便会导致学生出现语言交流障碍的问题,同时也不利于教师营造欢乐、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即便学生答案错误也不要一味地加以指责,而要耐心地对答案中的合理之处予以肯定,用另一种方式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如“刚刚这位同学给大家做了一个错误的示范,提醒同学们今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既能化解学生的尴尬,也能间接指出其答案的缺陷所在。

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课上提出不懂的问题,如,在学习“长度单位”厘米、米、分米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这一类知识,难免会产生疑问,如一厘米到底有多长?一厘米和一分米到底哪个长?等,这时教师便可拿出刻度尺为学生演示,从而让学生对各种长度单位都能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同时也间接地培养了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言的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在中学、大学乃至更高层次知识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可在此阶段中确定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该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塑造性,为此,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红霞.基于学习习惯培养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研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6):24.

[2]张丽云.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方式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7(1):232-233.

作者简介:张妍(1982—),女,江苏丹阳人,本科,小学一级,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研究。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家庭作业学习习惯
特殊的家庭作业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