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式

2018-01-13王丹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习氛围教学情境师生互动

王丹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注重的是教学之中师生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要求数学教师给小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进行教学活动的时机,为学生创设全体动员、全体互动的教学机会,有效地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真真正正地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教学情境;师生互动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要知道,我们是教育者,而学生是受教育者。但是不要错误地把学生当做是装填数学知识的容器,学生不是接受我们教师训斥、指责的奴隶,而是有着自主观念、独立思维、鲜活生命的人,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师者教学行为的体现必须有学生积极配合参与才能够完成。所以,要求我们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给學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有利时机,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己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根基

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中都有它的身影,小组合作互动、生生互动、全班互动、师生互动比比皆是,师生互动方式的呈现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课堂学习能力提高明显。

课前准备环节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努力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好互动内容,安排好互动小组,指导好互动方式是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互动内容要依据数学授课内容进行合理准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好互动方式,全力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互动小组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合理安排,一般4人为一小组合适,在小组之中推举一名负责任、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职务,组织好本小组的互动。互动方式要依据数学教学内容及班级学生年龄的特点进行正确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数学教材中有不少的几何知识,指导时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实物、图片、学具等,使孩子们在思维、对比、操作中进行互动学习,全面提升师生互动的效率。

二、创建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关键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班级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程学习与活动中,学生是否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数学教学活动而充分交流学生各自的观点,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积极交流与思维,构建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数学的教学过程真正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我改变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方式,采取激励方式鼓励小学生,让学生来当小老师,给我做的折线统计图做出合理的评价。当我的折现统计图画完之后,学生的意见层出不穷,指出我的折现统计图怎么的不美观,少了单位名称,分格不匀称,折线的连接不正确等。我听了这些意见之后,表示愿意接受,请小老师们对我的折现统计图进行修正,在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下,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一次次合作,身处同一平台去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认可,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教学中创设有利条件,为师生互动提供有效时机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课堂教学中应该去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热切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引导学生正确去理解、感悟和实践。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必须通过孩子们自主参与操作、认真实践才是有效的。所以,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有效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有足够的参与时间与空间。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相应的材料和测量工具,有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还有三角尺、直尺、卷尺。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准备一张硬纸板,上面画有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和工具,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求出它们的面积。

老师为学生布置了任务之后,学生就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实践。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投入的程度很高,教师应该把握住机遇,做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动手进行操作实践,学生操作之时教师进行巡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等学生操作完成之后,以小组合作的交流方式,先小组进行交流汇报,选取本组中组员认为最有效、最优秀的作业进行全班交流汇报。交流的内容有:选择哪些图形,采用什么测量计算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全班交流后,大家注意观察交流汇报的数据,认真观察,看看从中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到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致。

参考文献:

[1]程晓樵.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策略[J].教育评论,2001(4).

[2]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4).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氛围教学情境师生互动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