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课堂干扰行为的干预研究

2018-01-13王一然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干预

王一然

摘 要:随班就读是我国智障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优先方式。受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的限制,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表现出的课堂干扰行为有:制造噪音行为、离座行为、赖地行为及其他行为。对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的课堂干扰行为进行干预,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教学的调整、物理环境的控制、同伴环境的塑造、后果的处理和行为训练。

关键词:智障儿童;随班就读;课堂干扰行为;干预

特殊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其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智力障碍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即智商分数为70分以下,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2017年7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这就意味着,许多智障儿童会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从而会产生与之相关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课堂干扰行为就是其中之一。

一、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课堂干扰行为的表现

智力障碍学生由于智力受限,再加上某些特殊经历,导致部分学生问题行为频发。其中,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违反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并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消极影响的课堂行为称为课堂干扰行为。

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的课堂干扰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制造噪音行为:主要指发出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声音,如敲击物品、大声喊叫、骂脏话、和同学吵架、自言自语、发出奇怪的声音等。

2.离座行为:指未经老师允许,课堂上擅自离开座位在地上玩、在教室里走动或跑出教室的行为。

3.赖地行为:指当被要求完成作业或相应任务时,就坐到地上、趴在地上或躺在地上耍赖不起来的行为。

4.其他行为:如拉扯老师或同学、踢同学桌子、扯同学头发、伸腿绊正在行走的同学、向其他同学身上扔砸东西等。

二、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课堂干扰行为的干预

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表现出课堂干扰行为,其根本原因当然是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低下造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在这个问题面前就束手无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干预,以期减少他们的课堂干扰行为,并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教学的调整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为了让特殊儿童通过与普通儿童的融合促进其在学业、心理等方面的发展,但是,仅仅“在一起”还不足以产生发展,如果把对普通儿童的教学目标简单机械地用在智障儿童身上,他们会因长期完不成目标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但同时,如果课程内容一味迁就智障儿童,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不给他们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也不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加强。因此,教学的调整应综合考量智障儿童学习能力现状和发展要求。

2.物理环境的控制

提供适合智障儿童学习的物理环境,如给他们安排合理的座位。如果智障学生同时伴有身体残疾的话,还需要考虑他们的身体状况,如给坐轮椅的学生提供适当高度的课桌等。实际的做法中,智障儿童常被安排在教室的后面甚至是最后一排,距离其他同学较远,这造成了智障儿童处于与其他同学脱离的状态,老师对他们的把控也相对变弱,不利于智障儿童融入集体,增加了他们的课堂干扰行为。

3.同伴环境的塑造

智障儿童如果生活在一个友好、支持的同伴环境中,无疑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老师应为智障学生选择有爱心、包容性强的同桌。同时,班上也可以组成“帮扶小组”,主动介入智障儿童的学习。另外,班主任也要教育普通学生,当智障儿童出现课堂干扰行为时,不起哄,不嘲笑;当智障儿童出现侵犯普通学生的情况时,不和他们发生正面冲突。

4.后果的处理

后果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代币法,实施的环节是:先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老师基于实际情况自行设置,也可以是老师和智障儿童一起商量完成),然后老师安排专门的值日生,将智障儿童的目标行为记录下来,一个周期内如果完成了目标,则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励,若干个小奖励可以换一个大奖励。

三、行为训练

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一般是轻度或中度智障,也就是说他们具有一定的认知和行为控制基础,这为对他们进行行为训练提供了可能性。

1.交往技能的训练。训练智障学生用正确的方式进行交往,如想吸引同学注意时可以喊他们的名字而不是拽人家头发。

2.等待训练。如果生气了想发作时,可以先通过深呼吸、数数等方式让自己平静下来,再思考应对方法。

3.责任训练。赋予智障学生力所能及的责任,如照顾班级植物、收拾讲桌等,完成得好可以得到奖励。

参考文獻:

朱楠,张英.基于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智力障碍儿童课堂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4(10):20.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

猜你喜欢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干预
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