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篮球运动在泉州市小学生大课间的价值

2018-01-13倪友强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大课间泉州市篮球运动

倪友强

摘 要:“少年强则国家强”,篮球运动有助于增强青少年体魄、技巧、协调能力,培养顽强、勇敢、机智、智慧的品质、团队精神及竞争意识。本文围绕篮球运动对泉州市小学生篮球运动开展情况,开展篮球特色大课间项目的价值,当前普及篮球运动存在的一些问题,结论与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普及篮球运动在我市小学生“大课间”活动的价值。

关键词:泉州市 小学生 篮球运动 大课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198-03

2007年5月7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关怀、支持下,我国青少年篮球事业蓬勃发展,中小学篮球事业取得了令人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7月29日,教育部发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1]。2011年8月2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强调“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2]。2011年7月教育部制定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规定:中小学生每天都有“大课间”。各地各小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凸显大课间篮球特色活动,促进阳光体育运动。

篮球运动作为青少年体育事业的一项重要项目之一,在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何在我市小学生大课间开展普及篮球运动,小学生健身素质,推动“大课间”活动,促进小学生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当前一项具有积极作用的课题。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普及篮球运动在在我市小学生“大课间”活动的价值。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研究:收集相关篮球和篮球运动书籍、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和知网相关文献。

访谈法。对我市 50 名小学生、教师体育局有关人员进行交谈、讨论,听取他们对本课题的相关问题的看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篮球基础设施条件

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不断地完善篮球基础设施。据了解,到2016年,泉州市区小学共35所,共有篮球场70个,篮球场配置率达100%。

2.2 篮球开展现状(竞技、学校)

泉州市各个小学充分认識到增强青少年体育事业,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上来,充分认识抓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开展、普及小学生篮球运动作为增强青少年体育事业重要项目之一。

2.2.1 竞技篮球

由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体育局主办,匹克体育冠名、匹克佳宾篮球训练营承办,一年一度的泉州市中小学生篮球联赛,分为高中男子甲组、中学女子组、初中男子组、小学男子组和小学女子组,推动我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然而,相对于中学在全省乃至全国取得的骄人成绩,我市小学竞技与中学无与媲美,篮球泉州七中,16次福建省冠军,曾获全国男子乙组第5名,2015年获第四届全国重点校篮球精英赛第3名,2010年获第七届CSBA全国高中男子篮球赛第8名,2014年丹麦国际篮球邀请赛获第4名,全国高中篮球强校。紫峰中学,参加2013年福建省篮球锦标赛获得男子组第二名;2016年7月参加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福建分会场高中组三对三篮球比赛获得女子组第一名、男子组一等奖。2015和2016年,连续两届闯进福建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其中女队连续两年夺得省赛冠军。紫峰中学篮球以后起之秀的形象令人刮目。

2.2.2 学校在大课间篮球开展情况

学校篮球在泉州市各小学开展火热,有多种形式的比赛,以泉州市晋光小学为例,泉州市晋光小学小学是福建省篮球特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始终坚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和竞赛,建立并发展体育特色项目,在泉州各小学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以“人人健康、快乐体育”为教学的理念,特别是中心市区各小学发挥了标杆示范作用。把开展篮球传统特色项目作为大课间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极大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3]、兴趣和爱好,每年举办四年级男子、女子篮球比赛,五、六年级男子篮球比赛,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走出了一条特色健康教学之路。

2.3 开展篮球在大课间的价值

小学生学习篮球与参加篮球活动,可以掌握基本竞技技能、简单配合、基本战术与比赛方法。同时,通过篮球运动,提高身体协调、体能、技能和智能等多方面的能力,以达到健身强体的目的。更主要的是通过篮球这个载体培养学生“能力+活力=成功的实力”的聚力教育,丰富大课间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思维的健康。

2.3.1 丰富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内容

大课间活动是创新学校体育的新模式。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时间长,练习强度适宜,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多样的特点,与篮球运动的特点相吻合,开展篮球特色项目教育活动,发挥大课间活动德育的魅力,丰富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内容,这也是泉州市各小学大课间活动在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在实践探索的重要部分。

2.3.2 进一步锻炼青少年坚强的意志与品德

篮球运动是一项双方都必须共同遵守公平、公正的规则的竞技运动,最大特点是竞争性强。篮球运动具有非常激强的对抗性,运动员通常在激烈的对抗中,煅就青少年健康的心理适应力和承受力。例如:在战术抢篮板球、投篮或进行补防等技术。是一项合理地运用各种技战术以争取胜利的竞争性的体育运动。在这种具有顽强勇猛的战斗作风中,能在激烈对抗的环境里,能使每一个队员的自信心、个性、进取心、意志力与约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磨炼意志,有助于锻炼青少年坚强的坚强毅力意志与品质。endprint

2.3.3 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的集中体现,是集体主义的升华和集体主义扩展的概念上发展起来的新概念。近年来体育团队精神已成为青少年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5]。我国有“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谚语,在篮球的训练、比赛等活动中,是以两队成员相互协同攻守对抗的形式进行的[6]。在训练、竞赛过程中,每个队员务必通过齐心合力,密切配合,团结一致,赢得了比赛。正因如此,篮球运动,通过个人与团队,迸发出其活力与激情,充分体现篮球运动的魅力,有助于培养青少年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2.3.4 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实施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篮球运动是一项具有紧张、激烈的对抗性的体育活动,青少年由于受到年龄、生理、心理的干扰,情绪变化大,影响其技竞技水平的发挥。所以,通过训练和比赛,培养青少年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克服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培养其成熟的个性特征和心里特征,增进其勇敢自制力、培养其兴趣、性格和改变有非常大的好处。

2.3.5 培养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交往能力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篮球,给了青少年一个展示自我、介绍自我的大舞台,通过篮球运动沟通交流,互相了解对方,互相认识对方,促进了交往,增进了解和认识,建立起了新的人际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孩子们学会如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真诚宽容、懂的分享等。这些,都为青少年长大后更好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3 当前小学篮球运动存在的问题

3.1 地区层面的问题

城市小学开展火热,农村小学异常冷清。农村小学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师资配置不足,校园篮球开展情况不佳。学生对于篮球的理解比较简单,没有系统的训练过。

3.1.1 开展不够均匀

篮球运动无论是在城市或者农村也存在的差异,泉州南安为例,每年为泉州市甚至福建省输送多少篮球人才。在南安,校园篮球得到极大的重视和关注。南安周厝、南安帽山、南安朴里等学校每年都参加泉州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同样的,有许多地区的小学对于篮球的重视程度较弱,学生都是自主学习。

3.1.2 篮球场地设施存在的的问题

目前,泉州市中小学篮球场地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不够高。存在着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县(市)开展的较为活跃,一些山区边远地区的学校受制财力、物力的限制,开展较为滞后,篮球器材的配备数量也不足,有的小学篮球教学场地仅仅是水泥地场地外加两个篮框。

3.1.3 篮球场地设施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当前,泉州市一些学校,例如:鲤城、丰泽、晋江、石狮等经济发达的县市,虽然建设标准化的篮球运动场,但在日常的管理中,缺乏定期进行维护,以鲤城区地面(含市直小学)29所的小学为例,虽然拥有标准化篮球场,并建立了相应管理制度,但监管维护落实到位的学校占比不足40%,缺乏有效的管理长效机制,导致篮球场地使用损耗严重。

3.2 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3.2.1 教学观念滞后

当前,在篮球课教学中,一些教师习惯性地沿用旧有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主要表现在:体育活动内容单一、游戏化过重,组织教学模式化倾向严重,内容单一、老套。个别老师没有充分考虑了学生兴趣的差异,片面的认为只要安排学生喜欢的项目,学生就会快乐的投入。于是在篮球教學中,没有因材施教,没有注重学生的兴趣,年复一年的面对同样的活动内容自然兴趣全无,热情尽退。

3.2.1 缺乏创新的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小学体育教学都是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导[7],特别是篮球运动这项竞技运动,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不少教师模式单一,缺乏兴趣导向,追求表面上的活跃、热闹,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学习动机并没有真正被激发。没有科学化和合理化创新的教学模式也难以适应小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和个体发展的需要。

3.2.3 教学的反馈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维度单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仍然执行统一化和标准化的评分办法,成绩的优劣往往大部分取决于个人的先天条件。“仅教学,不总结”,是当前小学篮球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积极参与、个人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被忽视。这种评价标准既缺乏激励机制,也有失公允,更达不到检验教学成果的目的。

3.3 师资力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3.3.1 教师队伍的篮球水平整体不够高

当前,泉州市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中,能够掌握扎实篮球技能的可谓屈指可数,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小学中,体育教师大多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其篮球教学水平、技能可想而知。即使在中心市区鲤城、丰泽等中心市区的小学中,能够掌握过硬篮球教学技能的教师也不充足,以鲤城区10所规模较大的小学为例,专职篮球教师,占比不足80%。

3.3.2 学校不注重教师篮球教学技能的栽培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篮球更多是传统教学,一些小学不注重对体育教师篮球教学技能的培养,不重视教师致力于篮球教学模式的创新,造成小学篮球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制约小学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

3.4 学生层面的问题

3.4.1 场地的制约

篮球运动的场地器材简单又复杂,一个篮筐一个篮球就可以进行篮球投篮甚至是篮球比赛。但是,校园篮球不仅仅是一个篮球一个篮筐这么简单。场地必须要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地板保障安全,篮球为6号球等等。因此,很多学校并没有及时更换场地器材等,导致学生在课余时间没有场地可以进行篮球活动。

3.4.2 小学生的篮球运动时间的限制endprint

当前,学校功课较多,学生学习的任务较重,极大部分学生忙于学业,平时只有在体育课、活动课能接触一下篮球,大部分时间基本不会去碰篮球,这也导致了小学篮球水平的发展得不到提高。而且,篮球是一项力量型、速度型、技术型等综合的运动项目,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训炼,才能熟练掌握篮球的技术动作、正确运用比赛战术。所以篮球运动很难被教师、家长接受,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精力时间投入到篮球运动中,影响了学生对篮球学习的积极性。

3.5 “大课间”层面的问题

3.5.1 过于注重安全因素,制约篮球运动全面发展

体育运动中,难免会出现摔伤、碰上、跌伤等事故,尤其是篮球运动,更容易出事故。所以教师乃至学校都将安全放在首位,在篮球运动中,大部分教师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本着“少动少危险,多动多危险,不动不危险”的想法,时时提高警惕,处处警钟长鸣,压缩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或在“大课间”活动时限制对学生篮球运动。

4 结论与建议

4.1 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篮球教学的科学性

球类运动的教学应紧紧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通过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笔者在篮球教学中,就特别注意做到难易适度、繁简适量、重难点突出、区别对待。同时,也尽可能对日常教学的目标进行具体量化,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效果测评。

4.2 注重筹集资金,逐步完善篮球基础设施建设

篮球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是开展篮球运动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要把学校篮球设施建设列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拓展学校篮球场地设施建设资金渠道,统筹篮球项目资金,加大对学校篮球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好学校篮球场地及设施、配好篮球器材。学校的篮球场地、设施和器材要符合国家配备、安全和质量标准,同时完善配备、管理、使用等规章制度,以满足学生参加篮球锻炼的需求[9]。

4.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篮球教学质量

目前,我市教师工资待遇不高,个别有经验的篮球教师或离职或调离。尤其是农村小学,专职篮球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为此,各地、各学校要要利用现有政策和渠道,按标准配齐篮球体育教师。要加强篮球体育师资培训和教学教研活动,定期举行体育课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同时学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培养特色,努力培养合格的篮球体育教师。真正实现教学与教研相结合,全面提高大课间篮球运动的质量[4]。

4.4 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兴趣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这一点对篮球教学同样契合。要让学生爱上篮球,让他们把篮球运动看成是一项有趣的游戏。比如,笔者在教学生们上第一堂篮球课时,先给孩子讲述一些与篮球有关的历史和名人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們慢慢对篮球有了了解。在这样的状态下,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篮球的兴趣。

4.5 建立多样化教学评价体系

在对小学生进行篮球教学的时候,不应该仅以动作完成度和实际运用效果作为评判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的标准,而应引入更多的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基础、年龄和理解能力等一系列情况来制定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比如笔者在设计评价体系时,就特别着重于发挥不同学生的长处和优势,让学生在学习中注重于发挥其特长。这样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心和对篮球的热爱程度。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7.

[2] 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1.8.2.

[3] 王维美.“1+1>2”花样篮球大课间特色活动探究[J/OL].山东体卫艺教育网,2014.12.

[4] 孙民治.现代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5] 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2005.7.

[6] 刘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团队精神培养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期 2.

[7] 李锦维.提升小学篮球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N].南方教育时报,2016.07.01.

[8] 陈忠.小学篮球运球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2010年06期.

[9]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EB/OL].2016.5.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课间泉州市篮球运动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幼儿园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解析初中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策略
让老百姓看病不难不贵 泉州市医改确定四个主攻方向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